分享

天开花海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五一原本去房山访金陵遗址,后因计划改变,我们相约去看油菜花。

开始听说去看油菜花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朋友说错了,都什么时候了,还有油菜花看?

记得清明回家祭祖,家乡的油菜花都已经接近尾声了,现在又过去一个月了,怎么还有油菜花?当然,也有地方比现在晚还能看见油菜花,去年夏天去漠河的时候,在额尔古纳路边,我看见了油菜花。还有一年暑假去青海,在去青海湖的路上,我看见了成片的油菜花。因为这两个地方比北京的节气晚很多,暑期的时候,正是当地油菜长角的季节。

(家乡的油菜花。)

一早驱车到达房山,跟朋友会合后直奔花海。

不错,我们真的看到油菜花了。不过,这里的油菜花跟我们平时见到的油菜花不同,这里的油菜花是用来观赏的,不是用来榨油的。当地人选择这个季节让油菜开花,因为这时候,才有游客去乡下。

油菜比较低矮,油菜杆非常瘦弱,在油菜的顶端开了不大的黄花,给我感觉像看到发育不良的大人,瘦嶙嶙、病恹恹地杵在地里,非常不精神,我不忍心给油菜照特写,只能远远地取一抹黄色,让黄色真的变成一片海洋。

我不是爱花的人,我早已被花海边一座古塔所吸引。在花海简单转了一圈后,我引领着伙伴们来到这座古塔前。

古塔的名字叫“应公长老寿塔”,当地人叫和尚塔,这样叫也是准确的,因为塔里安葬的是应公禅师,这个大和尚是附近天开寺的住持。塔建于元代大德五年(1301年),塔身五层,坐落在三层莲花须弥座上。塔身和塔基由青砖制成,由于年代久远,塔身与基座经风雨侵蚀,已经显得非常沧桑。

(岁月侵蚀的痕迹太重了,看看那些新修的地方,不如不修。)

    古塔保持了元代北方地区的特色,没有太多雕饰,塔身是密实结构,一层正面有假窗,侧面有铭文,估计铭文上镌刻着应公的生平。

也许是古塔增加了花海的看点,古塔近期得到了一些修缮,由于修缮的非常潦草,感觉对古塔是另一类损坏。由于古塔边没有太多的介绍,我立即联想到附近的天开寺,估计应公跟天开寺有关系。

天开寺离花海有5公里的距离,导航选择天开寺,是挂名在某生态园名下,参观天开寺要买生态园的参观券,感觉真的很商业,据说,天开寺已经被这家生态园的老板承包,天开寺都是他们出资修缮的。

(太新了,新的没有一点底蕴。仅仅有钱真的是不够的。)

天开寺始建于东汉,距今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隋朝时,天开寺获得释迦牟尼佛舍利15枚,1990年,在天开寺天开塔下地宫挖掘佛骨舍利3枚,现在这三枚佛骨舍利供奉在云居寺展出。顺便说明一下,云居寺石经山发掘的佛祖舍利,现在保存在首都博物馆。

天开寺建成后几度兴废,在花海中矗立的应公塔的主人,他来自于天开寺。元朝至元十年(1273年)应公禅师任天开寺住持,应公禅师奉旨率众兴废起颓,重建天开寺及所属诸多寺庙,佛门圣地重放光芒。

明代之后,天开寺逐渐没落。现在看到的四进寺庙建筑都是新修的,据说投资方就是这个生态园的股东,因为生态园要走文化路线搞商业开发。寺庙修得很新,但是看不出庄严气息,佛门净土真的不能沾染太多商业的东西。

(祖师殿里供奉这么个牌位,有点对禅宗的祖师不恭敬啊。)

天开寺是一座禅宗和净土宗双修的寺庙,所谓禅宗与净土宗的区别,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其实,就是修行依据的佛教典籍不同而已,或者说修行的途径不同而已,我目前还真的说不出太多的区别。

假如不是天开寺出土了佛祖舍利,假如天开寺不是保存了天开塔,这个寺庙现在基本上没有一点价值了,寺庙不像寺庙,古迹不像古迹,好在,这里还有懂佛法的僧人。

(“剪一片白云补衲,留半窗明月看经”能写这么好对联的人,一点是有禅心的人。)

天开塔只有三层,我感觉非常奇怪,按理来说,储存佛祖舍利的宝塔,起码应该是七层以上,不知道这是什么讲究?好在开天塔周身装饰得非常精美,感觉它就是一个巨大的“宝涵”,以这个层面去理解,这个塔不是镇宝之塔,而是盛宝之塔,不知道谁能证明我的答案呢?

(天开塔真的很精美,感觉是个宝涵。)

原本想细细地品味一下天开寺及周边的景致,无奈时点不好,女儿说早已饥肠辘辘,只得将遗憾留给下次。


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朱晔,男,1970年8月生于安徽望江县,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中国工商银行。2010年开始文学创作,2012年起先后出版了《理说明朝》(2012)、《理说宋朝(北宋篇)》(2013)、《理说宋朝(南宋篇)》(2013)三本历史评论类专著,及散文集《一车一世界》(2014),2015年出版了类自传体小说《最后一个磨盘州人》,累计出版的字数近200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