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昨天,我的高中同学刘博士给我发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忆双抢》,这篇文字是安徽无为县的一个人写的,估计这个人真的是一点名气都没有,这篇文字在网络上转着转着,最后读者都不知道作者是谁。

这篇文字如果从文学上衡量,最多只能算是一个高中生写的一篇长记叙文,之所以在安徽的朋友圈里面疯转,那是因为这篇文字记录双抢的场景特别的细致、精准,读过的人,仿佛又置身于那个紧张、劳累、忙碌的时代。

 “双抢”就是抢种抢收的简称,每年盛夏的时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民,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先将成熟的早稻收割回家,接着在同一块地里耕田、抽水、插秧,将晚稻秧苗播种上,时间持续大概半个多月。

双抢之所以被人记忆深刻,一是因为天热,这个时候几乎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加上水稻田周围没有阴凉的地方,上面晒、下面熏蒸,那样的气候条件,一般人难以忍受;二是因为劳动强度大,先是割稻、接着要将湿稻子从秸秆上“打”下来,最后要把湿稻子扛回家晾晒,这只完成了抢收的工作。随后就是抢种,要将带着稻茬的田耕一遍,通常情况下,这时候田里都非常干,必须要人工“车”水,才能保证田里有足够的水分可以插秧。

不干的年份,很多人家可以拿水车从河沟里往田里“车”水,要是干旱年份,或者不适合用水车的田地,只能用盆往田里舀水,那个工作量真的是无法想象的。田里泡透了,就开始插秧,这是一个非常累腰的活,插一会儿,感觉腰都不是自己的。这是双抢让人记住的第三个特征,各种劳累在很短的时间里集中到一起。

以前经常听说,某某地方某人双抢的时候,一头栽倒在田里就再也没有起来。为了让家里人有饭吃,为了家里人的收入能多一点,那时候明知双抢可能会死人,但是,家家户户每年都在坚持。后来农民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家都只种一季稻,双抢渐渐地被人淡忘了。

刘博士非常忙,平时忙着在医院看病、做手术(他是安徽非常著名的肝肾移植专家),周末的时候不是忙于参加学术研讨,就是忙于专家会诊。就算工作上什么事都没有的时候,他也闲不下来,因为家乡的人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热情善良加真诚的他,只有乡亲们有事找他,他一定在省城尽心尽力。

他跟我说,很少有时间看文学方面的书,我绝对相信,因为他实在是忙得分身乏术。他给我转了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几乎什么都没做,就直接在手机上看了起来,因为他给我转过来的文字,一定有特别的意义。

我认真地看完了全文,并告诉他我的读后感。刘博士给我回复的话,让我再次受感动,他说,通过这篇文章让他重新回忆起那不堪的岁月,因为心里有这么沉重的记忆,现在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读了刘博士的回复内容,我顿时感觉全身热血沸腾。以前我们老说“苦难是财富”、“失败是成功之母”之类的励志话,这些话跟刘博士的感悟比较起来,这些话都是口号,刘博士的感悟非常具象,有他这样的感悟,我觉得当年他受的苦难的双抢经历,都转化为他今天成功的财富之源了。

我认识到了刘博士的高度!

随即,我将这篇文字转给了我的很多安徽籍同事、朋友,以及现在还在家乡挣扎的个别人,希望这篇文字也能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

我很幸运,绝大部分人(接近100%)都在第一时间回复了我感想,感想的绝大部分都是带着感谢和感恩的心态回复我的转发的,因为我的转发,让他们认知了自己的成绩和努力的成效,我很庆幸,刘博士交给我的正能量,我转赠出去了。

原本是很完美的一件事,最后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有个依然在家乡奋斗的朋友,他说他还在水深火热之中,他说我们有正面和积极的感想,那是因为我们成功了,他每天还要辛苦地劳作。

我就问他,那你现在的生活还有以前双抢时那么苦累吗?他说没有。我说既然比当年轻松,那我们就不该对现在的生活进行抱怨啊,毕竟我们都是在往高走,尽管你比别人往高少走了一步。

一直觉得自己在道理方面思考是清楚的,可惜,我到最后也没有改变这个人对当今生活的愁苦心。我原本还想继续规劝他,看他越来越坚决的态度,我知道,我劝的越多,只会让他的心里更加愁苦。

每个人的起点不同,经历的道路不同,最后,人生的高度不同,这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事。原本以为高度不同仅仅因为努力和机遇不同的结果,现在看来还要加一项,那就是认知,认知是努力和机遇的源动力,认知上不去,努力会没有方向,机遇自然也不会垂青的。


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朱晔,男,安徽望江人,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2010年开始文学创作,已经出版了五本文学专著:《理说明朝》(2012)、《理说宋朝(北宋篇)》(2013)、《理说宋朝(南宋篇)》(2013)《一车一世界》(2014)《最后一个磨盘州人》(2015),并在期刊上发表文学累计出版的字数近200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