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伦敦的马粪危机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很多人都知道“伦敦雾”,而不知道伦敦街头的马粪。

殊不知,一百多年前,伦敦人第一恨的不是成天弥漫的大雾,而是出门就见到的马粪和满街马尿的骚味。

当时的伦敦号称有500万人,马车是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私人出门用马,警察巡逻用马,女王视察用马,货物的运输也是用马。英国人对马是又爱又恨,没有马就没有英国的工业文明,当时在伦敦街头的马据说有30万匹,按照马每天排10公斤粪便和1升尿计算,每天伦敦街头就会有3000吨马粪,30万升马尿。我无法推算具体的数据了,感觉伦敦就是一个露天的动物公厕。

没有人知道伦敦的马粪危机如何解决?让伦敦人想不到的是,马拉出来的工业革命生产的电车、汽车、火车,让马退出了城市运输的舞台,伦敦人不用马了,自然也就不用遭受马粪带来的灾难。

伦敦的马粪危机离我们很远,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危机,原本以为这样的危机都是无法克服的,殊不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举个身边的例子,我大学刚毕业的90年代初,一张CD光盘要400多元,当时很多国人的工资不过几十元,记得当年有个很“时尚”的电影,男主人公“卖肾”给女主人公一张国外音乐家的专辑,当时感觉那个东西精贵得让一般人碰都不敢碰。

大学毕业到广州后,单位门口就有一家电器城,电器城里大量地卖盗版光盘,摆在架子上带盒子的,价格在20元左右,要是摆在地上的,大多10元以下,还有那种海关罚没而锯口的,只要5元一张。

我一直不忌讳说自己是盗版光盘的支持者,因为,相对于保护知识产权,我更憎恨那些通过所谓的新技术而获暴利的人。当年一个工人的月工资不到100元,一张CD400元,你知道中间有多大利差吗?

我曾经看见过广东的新闻报道,一间十几平米的出租房里放一台机器,机器一边往机器里面填装原料,另一边出来成品的歌曲CD,一秒钟能生产好几张,这张CD 的成本价5毛钱都不到。那些生产CD的产家全国接单,10万张以上全国三天到货。

就是说,当年制作盗版光盘的利润比贩毒都高,难怪我到北京后,北京中关村地区,只要看见街上闲逛的人,他们都是卖盗版光盘的。有骑车在路口等或者从你身边经过,问你要不要光盘的?有抱着孩子站在路边的妇女,问你需要不需要软件的?

假如你应允了,他们就会带着你走进一条胡同,七拐八拐地进一间破落的出租房,房子里面有好多个卖光盘的人,他们一人摆一张桌子,你可以在桌上随便挑,挑好付钱,10块钱一张。当年那张摆光盘的桌子一天的租金是100元,拿一间房子里摆6张桌子计算,房主一天租金可收获600元,那可是当时上班族三至六倍的月工资啊!

当时全国第一“牛村”,表面上看是南街村、大邱庄,事实上,最牛的还是中关村,你要是当时的中关村村民,你要是家里有个院子,你就是北京先富起来的第一代人。

直到现在,我都不认为,当年支持盗版有什么不好,反而觉得盗版促进了科技发展。假如不是因为盗版,VCD机、DVD机哪有那么普及?没有VCD机、DVD机的发展,哪有后来的视频、视听、手机等高科技的发展?

微软在一统天下之后,他们开始控告中国的盗版软件伤害了他们正版软件的利益。殊不知,不是因为盗版视窗软件安装在家用电脑中,微软如何拓展家庭用户?他们哪有那么多免费测试软件的工程师?要不是盗版软件,中国家庭电脑怎么会那么普及?估计很多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试问,盗版有错吗?

从盗版光盘诞生的第一天起,街上到处卖盗版软件的,几乎成为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笑料,国家采取了很多打击措施,打击一次,就会暴露一次卖光盘的窝点,风声过去,一切依旧,因为盗版的利润太大了。有些地方甚至通过处罚购买者来达到打击盗版的目的,最后,盗版还是屡禁不止。

估计是有关部门也麻痹了,都没有人再说盗版的事了,突然某一天大家发现,盗版没有了,因为网络已经将盗版灭绝了,这是很多执法者做梦都没有想到的答案。

可口可乐跟百事可乐打架,干掉了非常可乐;苹果和三星打官司,干掉了诺基亚。科技发展就是以这么不可思议的形式出现了这么奇异的结果!就像当年,伦敦人还在发愁马粪问题如何解决的时候,马粪突然就消失了,这是自然规律还是相生相克呢?估计没有几个人说得清。

伦敦的马粪消失了,我家还有上千张光盘,假如哪天不生产DVD机器了,我家里这些光盘就变成了“马粪”,你说我该如何处理?

曾经有人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VCD 的盒子是横向的,而DVD的盒子是纵向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因为,答案远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因为音像店里的货架只有横向和纵向的两种,DVD是代替以前录像带的,因此,它的包装必须要适应以前录像带的尺寸,不然所有的音像店都有重新修订货架,假如不让经销商的货架能摆放DVD ,经销商会抵制新品而导致DVD推广困难。

我相信这个结果,就像我相信,马粪不用处理,伦敦也会告别马粪的困扰一样。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我们还是顺其自然、静观其变吧。


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朱晔,男,安徽望江人,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2010年开始文学创作,已经出版了五本文学专著:《理说明朝》(2012)、《理说宋朝(北宋篇)》(2013)、《理说宋朝(南宋篇)》(2013)《一车一世界》(2014)《最后一个磨盘州人》(2015),并在期刊上发表文学累计出版的字数近200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