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照妖镜下的赵孟頫(中)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33岁的赵孟頫遇到一个机会,元朝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元世祖忽必烈之诏,让他寻访南朝名士到朝廷为官。程钜夫访到赵孟頫的时候,他拒绝了2次,第三次的时候,他没有拒绝,元世祖忽必烈单独召见了他,看见赵孟頫才气豪迈,神采焕发,如同神仙中人,忽必烈非常高兴,当即让他位列右丞叶李之上。

于是,赵孟頫就正式入元朝为官了。

初入仕途的赵孟頫,因为元世祖的器重,他似乎有点忘乎所以,元世祖称呼他为神仙中人,元仁宗则说:“文学之士,世所难得,如唐李白、宋苏軾,姓名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赵子昂,与古人何异?”

赵孟頫知道自己不是李白和苏轼,他不过是元朝统治者拿来当着装点门面的幌子,很快他就开始郁闷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元朝统治者心目中真正的形象。

当时,元朝统治者将人分四类:一是蒙古人,二是色目人,即西夏人、回回人和畏兀儿人等;三是汉人,原金统治区的汉人、契丹人和女真人等;四是南人,原南宋统治区的汉人和其他各族人。南人社会地位最低,生活最穷苦受到多重压迫和歧视。

赵孟頫作为南宋的子民去伺候蒙古人的朝廷,这样的行为让很多宋朝遗民感觉很“可耻”,甚至有赵孟頫的本家跟他断交,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赵孟頫是宋皇室成员,他竟然给仇人效力,这是辱没祖先的事。

话说到这儿,估计读者已经知道我先前说了那么一大段议论的目的了,我们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群人,喜欢擎着道德的大棒把自己放在制高点上,对自己羡慕的人进行挥斥。政治攻击不倒的,开始思想攻击;思想攻击不倒的,开始人身攻击;人身攻击不倒的,开始学术攻击。赵孟頫的字被称为“奴书”,赵孟頫的书法被称为“媚而无骨”。

最先开始攻击赵孟頫的是傅山,他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家、医学家和思想家,很多人可能忘记这个名字了,假如当初读过梁羽生的小说,里面有个最大的教派“明教”的头子就是傅山(傅青主)。傅青主有理由鄙视赵孟頫,因为清朝的康熙皇帝请他入朝为官,他拒不接受,人家拿轿子将他抬到京城,他以身体有病而不入朝,就这样康熙皇帝还给他封了一个官职,他不谢恩就回去了。

从傅山之后,赵孟頫就是恶评不断,以致清末的康有为还在《广艺舟双楫》里面骂赵孟頫为“奴书”,殊不知,他自己也是在仰仗着满族统治者的鼻息过日子。再说傅山,你不归顺清朝,不等于赵孟頫不能归顺?就算赵孟頫“气节”上比你低一等,气节跟艺术有关系吗?有句话叫“倒脏水不要连同孩子一起倒掉”。

其实,在朝里做官的时候,赵孟頫的心是落寞的,他写过一首《罪出》的小诗: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古语已云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

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

谁令坠尘网,宛转受缠绕。

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话说到这个份上,你还好意思说赵孟頫什么呢?不仅从赵孟頫的诗中,而且从他的画中,也能知道他的“不自由”的心境。

有研究过赵孟頫作品的专家说,赵孟頫画的马非常有特点:

蒙古人爱马,赵孟頫也喜欢画马,他画了很多马。在他笔下,这些马儿健壮有力,一看即是良驹。。而赵孟頫笔下的人马图中,人通常都是穿着唐代服饰,马都是让人牵着的或者是栓着的,即便是能外出,也是在饲马官的驱赶下。

在中国古代,马是有很多说法的,《诗经·击鼓》中,就以马来表达思念家乡和妻子,唐代的杜甫用马表达怀才不遇。在赵孟頫的心里,所有这些被束缚不得自由的千里马,其实都是他自己。

1294年,忽必烈驾崩,赵孟頫连忙提出辞官的申请。1295年他回到家乡湖州,在与友人闲聚中他得知周密为济南人,见周密思乡心切。当晚,赵孟頫作《鹊华秋色图》送给周密。《鹊华秋色图》画的是济南名胜景色鹊山和华不注山。

从画的布局上看,赵孟頫的重点又是山前的村落、羊群和渔民,后人猜测,赵孟頫借这幅画要表达的意思是,他不是想表达两座山的景色,而是要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这幅画看着是献给周密的,其实,赵孟頫何尝不是献给自己的呢?那次回乡之后的二十多年中,他多次辞职又每每被朝廷召回,他要表达的是对自己回不去的故乡的渴望。

历史上记载了一件事,赵孟頫有次拜访他的堂兄家,没想到堂兄对他闭门谢客,由此可见,他在当时因为自己身在官场而“得罪了”多少人?殊不知,在一个马踏欧亚大陆的蒙古民族,有几个人真的敢跟当权者“敬酒不吃吃罚酒”?我不知道假如忽必烈也以对赵孟頫的礼遇对待他堂兄,堂兄会是什么反应呢?那时候,能像文天祥一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有几个呢?后来羡慕嫉妒恨赵孟頫的董其昌,行吗?历史没有给答案。

(保姆帖)

(国宾山水长卷,行家说姿态特别飘逸,书写特别放松,我感觉有王大令风格。)

(典型的苏黄风格的行书。)

(二王风格的册页)

(放大后再看。)

(行书《洛神赋》)

(著名的《胆巴碑》!)

(原本跟我们看到的字帖真的不一样。)

(高倍放大一个。)

(结尾写成了行书,且字体偏小,字间偏密。)

(浴马图)

(著名的《红衣僧人图》)

(《六体千字文》被鉴定为伪作。)


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朱晔(古磨盘州人),安徽望江人,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经出版了三部历史专著:《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旅行散文随笔《一车一世界》,创作出版长篇小说《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并在《金融时报》等期刊上发表作品。累计出版文字200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