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教师梦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今天就是教师节了,祝全天下的老师节日快乐!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将来能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为我的学生传道、授业和解惑。

在我的心目中,教师是神圣和光荣的职业,我一直怀抱着当教师的梦想。可几次阴差阳错,最终没能当上教师,这是我人生的一大缺憾。三尺讲台、指点乾坤,那是一份属于英雄般的洒脱,白字黑字,朱砂批红,那是一份属于崇高者的田地。

记得高中毕业的时候,班主任特别希望我填报师范院校,因为他觉得同班同学中,我最适合将自己交给讲台。他对我的评价是,以我对待学习的态度及做人的品格,我不去当老师是教育的损失。这样的评价对于少不懂事的我,有揠苗助长之嫌。

遗憾的是,在我考大学的年份,只有那些成绩不好的人才会去读师范,因为师范的分数线是最低的,达线即可进师范院校。当年我是好学生,以我的成绩去读师范,岂不是被同学们耻笑?为了一时的虚荣,我与敬爱的班主任还闹了一点不愉快,以至于上大学以后,一直不敢再去面对这个让我心存感激的老师。

大学毕业的时候,学校有不成文的规定,留校的名额基本上留给了那些分配不掉的学生,学生留校后只能做一些后勤类的工作,如当个团委书记或者带个辅导员之类的,因为与三尺讲台无缘,且当时的自己还特别的优秀,我又一次与教师这个职业擦肩而过。

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放弃了去大公司、国家部委、北京市人事局工作的机会,一门心思地寻找高校,在与几所大学校长的交流中,我的专业学术及我授课的水平,得到了校长们的认同,最后我都折在大学里面的书记手里。大学里面校长只管教学,书记管人。说是管人,其实是折磨人和刁难人,原本以为大学是一方净土的我,突然发现大学也是一个社会,在大学里不是安心做学问就可以实现理想和人生目标。带着万分失落的心情,我最终放弃了教师这个职业。

我现在的境遇和社会地位,可能要比当年我在大学当老师要强一点,而人就是那么奇怪,没做成的事是最想做的事,没完成的心愿是最美的心愿。我有时候甚至有一个幻想,单位什么时候派人去贫困山区支教,我一定积极报名参加,可我们单位的性质好像没有这个机会,每年倒是抽一些人去扶贫,去贫困的地方都是挂职副县长或者当干部,我觉得非常的没劲。

因为想当而没有当成教师,为了给自己积累的知识找一个出口,我因此就特别好为人师,遇到后生小辈向我讨教的时候,我就积极主动地恨不得倾囊相授我的知识,以至于,我会殷勤过度地给人讲道理和学问,看到不想读书的,我会跟他说知识如何能改变命运;看到不爱学习的,我会劝告他学习对于自己将来的成长和成才是多么的有益;看到工作不努力的,我会找各种各样的案例告诉他如何在工作中发现快乐。

很多时候,在跟别人说完大道理之后,自己想想都觉得我比较可笑,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学习完全需要靠个人自觉,如果一个不爱学习的人,估计不会因为我的劝说他就萌生了对学习的兴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态度,不爱工作的人,人家会有一万个不喜欢工作的理由,我像个多嘴的老太太一样地跟别人唠叨,我怎么就感觉不到别人对我的厌烦呢。从这点上看,我还真的不具备当老师的素质,好为人师的性格,估计我永远也改不掉了。

闲暇的时候,我问自己最多的问题是,假如当初我当成教师了,现在我会厌倦这个职业吗?我不知道答案。但以我对职业的理解,即使是喜爱的工作,一旦成为谋生的手段的时候,人都不会对这个职业太兴奋,我不知道我成为教师后会是什么样子的?会像我现在对于文学创作的痴迷一样吗?也许会,也许不会。

不敢再瞎想了,那么多次与教师失之交臂,说明我对于教师的修炼还不到火候,我与教师还没有修得百年不遇的缘分。我只能怀着教师的梦想,为人师表,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多做好人,勤做好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做了一回教师吧。


         朱晔(古磨盘州人),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经出版了六部专著。其中,三部历史散文:《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一部旅行散文随笔《一车一世界》,两部长篇小说《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并在《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文学》、《金融文化》、《中国金融文化》、《金融文坛》、《中国城乡金融报》等期刊上发表作品。累计出版200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