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贺梁凤仪舞台剧《挚爱》在北京演出成功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世间事,总有机缘巧合。

在我年轻的时候,看过很多港台剧。后来北上求学,就不太看电影电视了。随后很多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专业书上消耗掉的。

当时有个比我年纪小35岁的女大学生,她非常沉默一个香港女作家的作品,我记得她迷恋的那个香港女作家叫梁凤仪。

看什么书,好像都有一个特定的年龄段,港台作家尤其是女作家的作品,我觉得在我20岁之前差不多都看完了,大学毕业后,香港作家我还在看的只有金庸,台湾作家还在看的只有李敖和林清玄。

就在几年前,我又见到梁凤仪这个名字,那是《金融文坛》杂志举办的写作培训班上,梁凤仪已经是授课教师,且她的名字后面还冠以一个非常响亮的头衔“博士”。一打听,这个梁凤仪就是20多年前,那个女大学生迷恋的作家,她现在不仅是一个知名的财经作家,且还有教育家、慈善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等身份。

我经常会看到文友发布自己跟梁凤仪博士合影的照片,还有不少人得到过以梁凤仪冠名的文学赛的名次。而我跟梁凤仪博士,依然没有缘分。

就在春节前,《金融文坛》的栾晓阳主编给我发出邀请,说希望我阅读一下梁凤仪的《挚爱》,以晓阳主编对我的了解,他知道我不会“白看”梁凤仪的书,阅读过后,我一定会写篇读后感之类的。

朋友之邀,我必须认真对待。年前及过年期间,我将《挚爱》剧本读了三遍,并写了一篇《小剧场上演大时代,小人物演绎大情怀》的读后感。

很荣幸,3月初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的《挚爱》舞台剧,我有幸与一群艺术家观看了演出,更加幸运的是,我有幸被邀请与一群专家学者一起,在中国文学馆参与《挚爱》的作品座谈会。

观看演出的时候是激动的,《挚爱》是为了庆祝香港中文大学55年校庆而筹款的善心之作,舞台剧的演员、编导全部来至于港中大毕业的学子,梁凤仪以70高龄竟然出演剧中的女一号。没有人比她更熟悉台词,没有人比她更了解女主角内心的情感转折,以及对人物命运的悲悯情怀。虽然参演的演员都是业余的,但是,每个人都演出了专业的水平,尤其结尾时,港中大的校长和校董成员本色出演,让该剧达到了艺术的高潮。

北京演出是该剧作环球巡演的一站,先前在香港和加拿大都演出过,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及中央政府驻港官员都对该剧在北京演出寄予厚望。《挚爱》已经远远不是一部文学作品,更不仅仅是一部舞台剧,它是爱的使者,它是莘莘学子的护身符,《挚爱》演出获得的赞助和捐款都用于港中大学子的教育基金,其中,有1000万港币专门用于大陆学生去港中大留学的奖学金。梁凤仪不仅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慈善家和爱心大使!

参与研讨的时候是紧张的,因为,参与座谈的嘉宾都是各行各业的专家,有前鲁迅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协副主席,有中国戏剧界协会党委书记,有戏剧研究院院长,有年逾古稀的著名话剧演员,有获得金话筒奖的,有获得戏剧梅花奖的,有大学教授,有著名作家,当然,还有我们金融作协的阎主席。跟一群专家一群发声,我害怕因为位卑而导致声音弱小。好在,我真的读了且读懂了《挚爱》,在我的发言材料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我的真情实感的表达;我的观点也许没有专家领导们响亮,可我没有人云亦云。

感谢梁凤仪的《挚爱》,感谢舞台剧的精彩演出,感谢《金融文坛》的盛情,衷心祝贺梁凤仪舞台剧《挚爱》在北京演出成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