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应寺未应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在西黄寺参观,展示的资料中涉及妙应寺。两个游客同时发出疑问,我怎么看那个妙应寺像白塔寺呢?

看到他们一脸困惑的样子,我连忙解释,确实不错,白塔寺是我们的俗称,其实它正式的名字是妙应寺,因为寺庙的门口上有一个匾额,写的是敕建妙应禅寺。

妙应寺我刚刚去过,可惜吃了闭门羹。据说妙应寺要维修2年,也就是说,要想续上这个缘分,必须2年以后了。

记得刚来北京的时候,对白塔寺就非常有印象。那时候,二环里还都是低矮的平房,因此,白塔寺的白塔在那个地方特别显眼。其实,显眼还有好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公交车都有白塔寺站,二是白塔寺还有个非常有名的药店,三是很多人估计都忘记了,白塔寺附近曾经开过中国第一家性用品专门商店,名字我不记得了,报纸上当成了不小的新闻。

读书的时候,经常从阜内大街过往,那地方很是热闹,好像要什么有什么,可我一直没有去看那座白塔的冲动。

白塔寺虽然在封闭整修,从门口的资料上,还是可以看出白塔的地位不一般,它是元朝修建的第一座大白塔。

偌大的鼓型基座,上立覆钵式十三象轮,在伞盖式宝顶的掩盖下,显得那么的庄严和稳重。白塔建造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是尼泊尔人主持修建的,建成后迎释迦牟尼的舍利子于其中。塔的周身呈白色,因此叫白塔。

白塔建成后,忽必烈希望有一座寺庙,于是,又开始命人修建寺庙。因为是元代在北京修建的第一座皇家寺庙,忽必烈的要求非常高,首先从寺庙的面积上来说,寺庙应以白塔为中心进行修建,中心的半径是,站在塔顶上,以射手射出的箭的位置为寺庙的边缘。

白塔寺最鼎盛的时候当属元朝,随后在元朝、明朝先后遭遇雷火灾害,导致寺庙都毁损了。但是,鉴于白塔寺本身的规格,历朝历代的皇家对这座寺庙都非常重视。

在西黄寺参观的时候,我看到了妙应寺的名字,由是我展开了联想,发现了妙应寺在藏传佛教体系中的传承关系。这个资料详见博物馆中的“凉州会盟”。

凉州,这个地名我们从唐诗中已经非常熟悉了。它是现在的甘肃武威市。现在武威的位置有点偏,而在元朝之前,它是西北首府、天下要冲,凉州雄踞于西北中心。公元1247年,蒙古宗王阔端代表萨蒙古汗廷与西藏萨迦派活佛萨迦·班智达在这块土地上成功举行了“凉州会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使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元朝人信藏传佛教,萨迦·班智达及其后人成为国师。

忽必烈在北京建设元大都之后,他知道宗教对于思想统治的重要作用,因此,他将蒙古人信奉的藏传佛教引入到元中都,第一座有影响的寺庙就是这座妙应寺,即当时的“大圣寿万安寺”,一座寺庙十万兵,不知道元太祖是否感受到了。吐蕃王朝从唐代开始就一直统治西藏,他们靠的就是藏传佛教。

因为妙应寺正在装修中,我实在是想象不到三世佛殿后面的七世佛殿的样子,这是我非常好奇的地方。但愿将来有机会跟妙应寺续缘。那天去妙应寺的时候,我是从阜成门地铁站走出来的,经过鲁迅博物馆,博物馆是可以进去参观的。考虑到此行的目标是妙应寺,因此,在博物馆门口就没再停留。在妙应寺吃了闭门羹以后,我想再回头去参观一下大先生故居,可惜到达门口时,开门时间过去了2分钟,这有点像我当年在上海的鲁迅纪念馆前迟到几分钟,我知道,我和大先生的缘分还没到随来随往的份上。

人生有无数的过往,有正中下怀,自然也有失之交臂。有缘分就遇见了,没有缘分,就将来再续缘分。生命很长,何必计较一时。

妙应寺今次未应,宛若既往若干次过门而不入。将来,我一定有机会再次登门拜谒,我有这个信心。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