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心见性,直达心灵 ——读庄恩岳《抗疫心灵处方》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当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初见曙光的时刻,一本关于抗疫的著作已悄悄地在全国各地上架了。这部著作的名字叫《抗疫心灵处方》,作者是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原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庄恩岳先生。该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在2020年2月第一版印刷,在抗疫最艰难的时期,我有幸求得了这部著作。

在抗疫最艰难的时期,最稀缺的不仅仅是防疫的口罩、酒精及用具,还有抗击疫情的良方和良策。庄恩岳先生以他的良知和博学,以一名金融人应有的担当和一名作家该有的情怀,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一边忙于抗疫防疫,一边抽时间完成这部著作,这是绝大部分人都无法完成的任务。他没有像医生、护士、警察、士兵不顾个人安危奔赴疫区,他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逆行者”的大爱与美。

一、直达心灵的思考

《抗疫心灵处方》全书共有50篇,每篇文章独立成文,主要分成六个部分:一是一个明确的主题,二是一段与主题相关的名人名言,三是疫情链接,介绍疫情相关的知识、新闻等,四是正文,用以诠释主题,五是心灵处方,六是健康小贴士。

全书结构的设计,显示出作者独到的匠心。从整体上来说,这是一种非常精巧的阅读组合,针对不同的阅读者,设计了不同的阅读形式。假如你喜欢新闻式阅读,标题和名人名言的言简意赅,让你瞬间得到智慧的启迪;假如你喜欢深度阅读,作者会给你精到的阐释,从理论到心性,从心性到实践,你会得到系统的帮助,最难得的是,针对特定的命题,他还有配套的处方;假如你是一个实践者,你不妨按照文后的小贴士进行对照执行,他能确保你和你的家人面对危险的环境,也会万无一失。要知道,穿梭在疫情肆虐的大地,关键时候的一个闪失,就会导致“一失万无”的结果。

每篇文章开篇的疫情链接,这是作者从新闻或者防疫手册上摘录的文字,这不仅仅是防疫知识的系统宣传,它其实是一个序时的过程记录,将创作期间,我们对疫情的无知,到政府部门采取积极的行动,医护人员的勇敢逆行,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主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灵经历了无助到多助,从对疫情的无知到认识,从手足无措到泰然处之,新闻不仅仅是一个动态的记录,更是一个辉煌历程的讴歌。最后一篇的题目是《相信科学一定能够战胜新冠肺炎》,配套的新闻是《新冠肺炎部分治疗药物已初步显示出良好疗效》的新闻,这不仅是对整个疫情的宣言,也是对作品做出的全面总结,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二、直达心灵的处方

全书共50篇文章,一篇文章一个专题,我大致将文章涉及的专题分成以下四类:心态、心理、心得和心法,它们构成一颗透亮的心灵。所谓心态,就是在疫情期间,对疫情及疫情中人们的一个整体看法和认知;所谓心理,就是疫情期间,心对外界的感知并作出与之配套的应激性反应;心得类就是因为疫情的经历,而得到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收获;心法类指经历后,有哪些应对措施或者具体的行动。

按照分类,涉及心态的共有14篇,涉及心理的有13篇,涉及心得的有12篇,涉及心法的有11篇。

俗语说,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是被《心理学》证明了的真理。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说的是,有个将要被执行死刑的犯人,某心理学教授要对他做一个实验,他将犯人的眼睛蒙上,并告诉犯人,他要被割腕后血液流尽而死。实验开始后,教授在犯人的手腕上扎了一下,做出割腕的感觉,然后,打开犯人身后的自来水管,让犯人听到水管里往下滴水的声音。当水管里不再往下滴水的时候,教授发现犯人已经死亡,他被滴水声给吓死了。这个实验确实比较极端,在管理学中,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比如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说过三个人砌墙的故事,三个瓦匠对于砌墙的心态决定了他们后续不一样的人生境遇。

书中《镇定能够使自己从容应对危机》《过分紧张有百害而无一利》《困难的日子也要努力过好》《泰然应对无常的人生》《善待生命就能消除对死亡的恐惧》等等,这些文字倡导的都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在非常时期,只有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我们才有充足的信心战胜一切困难。

心态的好坏取决于心理素质的优劣,心态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心理是心对外界的感知并作出与之配套的应激性反应,既然是反应,那么心理就是可以引导、感化和帮扶的,通过心理建设,将心理调整为积极健康的状态。《并非自己一人在受煎熬》这篇文章让我非常有感触,看似“拖后腿”的消极思考,往往能迸发出积极的正能量。

记得有次参加400米的竞赛,快跑到300米转弯的时候,我的腿都抬不起来了,那一瞬间,感觉身体透支到了极限,心肺都感觉快爆炸了,心里有一万个声音再告诉我,就一次比赛而已,放弃吧、放弃吧。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我听到了后面传来扑通一声,用眼角的余光我看到,后面的运动员在弯道时摔倒了。我不是幸灾乐祸他摔倒,而是知道不仅仅我一个人到达了心理崩溃的边缘,我不是一个人在拼命。瞬间,我有了满满的能量,我的步伐轻盈了,我迈着矫健的身姿冲过了终点线。这样积极的心理虽然来自于负激励,但是,它说明积极的心理是可以建设的,通过总结自身经历或者学习他人的经验,可以激发出积极的心理,以面对各种各样的危机。《日子再苦也要苦中作乐》《自强者,天助也》都是心理建设的实例,值得慢慢吸收和领悟。

心得与心法这是学习的智慧,会学习的人不是看他会学什么东西,而是看他通过广泛学习之后,自己能总结出什么,能悟出什么道理。《谣言比病毒更可怕》,这是先经历非典,再经历新冠肺炎,智者的结论,面对疫情,第一个要培育的观念就是不信谣、不传谣,《疫情让我们懂得怎样去生活》《疫情考验人性也发现人性》,苦难不等于财富,但是苦难的经历一定要为我们未来生活的提供指导,这就是精神上的财富。在大疫期间,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家庭家破人亡,灾难过去后,逝者已逝,生者必须从失去亲人的伤痛中坚强地生活下去,这不仅是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心得是经验的总结,心法是心得指导未来的实践。《面对灾难要学会感恩》《面对灾难要学会宽容》《面对灾难要坦然微笑》,这是我们告慰逝者的最好方式,这是我们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法宝。

三、直达心灵的心性

《抗疫心灵处方》很好读,无论是结构还是内容设计,都非常符合现代人阅读的习惯。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一词最早出现在《元史·仁宗纪三》:“仁宗天性慈孝,聪明恭俭,通达儒术,妙悟释典,尝曰: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这个词原本是佛教用语,意思是,指虔诚而能大彻大悟,了解人生真谛,显现人的本性。现在的意思是,个人只有通过内省的工夫,才可以认识真理。

我得出这个结论,那是因为《抗疫心灵处方》能这么快出版,不仅仅因为庄恩岳先生知识渊博、善于学习和思考,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是在庄先生总结当年非典的方方面面经验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假如没有非典以及以后多年的反复思考,估计也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诞生这部著作。

“明心见性”一词自明朝之后被广泛使用,我不知道明代最伟大的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是否受这个词汇的启发?估计还是有的。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庄先生能在疫情最严重的时间段,于百忙之中写出这部著作,他是以自己的实践在践行着他的观点,这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通过阅读,我们也能跟着庄先生明心见性。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