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律不保护“拖延懒散者”民法上的“诉讼时效”制度了解一下

 我篮有虾 2020-09-11

无论是按照合同约定还是因为别人的侵权行为让你获得了向他人讨债或是索赔的权利的时候,是否可以拖拖拉拉,不及时向对方主张权利或是寻求法律途径获得救济呢?如果你一直不行使属于你的权利,时间超过三年,按照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你将失去获得法律强制保护的机会,这就是我国民法规定的“诉讼时效制度”。

一、民法典第九章专门规定了我国民法上的诉讼时效制度规则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是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通俗的讲就是当你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或是损害之日起,你就应当及时向对方提出请求或是通过诉讼仲裁的方法获得法律救济,如果经过了三年的时间,你还未做任何动作,那么很遗憾的说,你对这部分权利就获得了法律强制保护的机会。“诉讼时效”制度设立的本意是想督促权利人尽快行使自己的权利,解决已有的争议,避免让这些争议或权利义务长期处于不确定的状态,这是一项古老的民法制度,也是目前各国立法中普遍采用的制度。

法律不保护“拖延懒散者”民法上的“诉讼时效”制度了解一下

讲到这里,是否意味着我的权利经过三年没有行使,干脆我就彻底放弃向对方主张或是索要的机会算了,这样做可以吗?诉讼时效制度的另外一个规则是,虽然已经经过了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只要对方直接支付给你了,你同样可以依法获得,即使后来对方拿诉讼时效说事,你也不用担心被对方拿回去。因为经过诉讼时效期间只是让权利人失去了获得法律强制力保护的机会,不是代表权利义务消灭。因此对于已经过了诉讼时效债权,仍然可以大胆的向对方主张,在这个时候你只能祈祷对方不用诉讼时效来抗辩,否则你就很难拿回本来属于你的钱了。

二、诉讼时效制度的难点在于如何计算三年时间的起点问题

民法典仅是简单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是应当制度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复杂多样,具体怎么计算起算点,成为了一个难点。在侵权行为之债中,侵权行为实施那天就是你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的日子,如果知道了侵权人,那么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就是受到侵害那天,比如别人打碎了你家的东西当天,就是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但是对于合同之债就比较复杂,如果合同中约定了义务履行的期限,诉讼时效从该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但是如果没有约定履行期限,在这种情形下,根据司法解释规定,诉讼时效起算时间自权利人向债务人主张之日起算,至于权利人何时主张则由权利人自由决定,这中间可能会隔很久的时间,这样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

前面论述的过程太过抽象,下面举几个例子,让大家了解一下。两个人是要好的朋友,一天其中一个人向朋友借了10万元钱,没有约定什么时候归还,只是说等你有钱了再还就可以。时间已经过了三年,钱没有归还,碍于朋友面子也不好意向对方要,到了第四年两人关系突然交恶,债主向对方索要10万元钱。在这种情况下欠钱的人能否可以以债权过了三年诉讼时效而拒绝还钱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为债权人向债务人催债计算,而不是从借钱给对方那一天计算。

再举一个例子,假如两个好朋友在家吃饭聚会,期间一个人不小心将朋友家的一个珍贵的瓷器打碎,市场估价10万元。闯祸的朋友说一定会赔的,但是碍于情面,瓷器所有人一直没有好意思提这事,就这样过了三年时间,到了第四年两人关系交恶,瓷器所有人能否可以向其朋友索要回瓷器赔偿款10万元呢?答案是不可以。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打碎瓷器那一天,因为所有人知道了侵权行为已经发生了,在第四年才开始索要赔偿,已经无法得到法律的强制保障了。

三、如何避免经过诉讼时效期间从而更充分保障自己的权益

三年的诉讼时效制度,是否意味着,对方欠我的钱,我几乎每天都要催债,但是对方三年过去了还是没有还,这个时候债务人是否可以拿诉讼时效说事,堂而皇之的拒绝还钱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国民法典就诉讼时效制度,专门规定了诉讼时效中断规则。主要内容是只要权利人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或是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那么诉讼时效就中断了,从这一刻开始,重新计算三年的时间。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债主喜欢在年底上门催债,就是很好的实现了诉讼时效中断,即使对方耍赖不还钱,也不用担心产生诉讼时效期满的情况。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在实际操作中,债权人催债建议要保留必要的证据材料,比如委托律师发催款函,比如通过邮寄方式送达催款文书,或是请中立的第三人见证等等。只有这样的操作才能最大可能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