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路上不寂寞(二)

 goldolive 2020-09-11

我在《中医抢救高空摔伤的治疗思路》此篇中,用了李氏砭法,艾灸,外敷,汤药。很多朋友不解其意,特别是刮痧后不能艾灸,这是李氏砭法的禁忌,我何以用了?且有效?不矛盾?

咨询的人多,且三言两语的回答似乎也不能解了大家心中的惑,干脆就用文章再一次来陈述我当时的治疗思路。

先从艾灸说起吧。这个要追述到2011年秋,在全省太极拳比赛时,我不幸闪了腰,但我咬牙和其他五位拳友获得团体比赛一等奖,回家便卧床不起。我的四姐送来艾条和艾灸盒让我艾灸,说管用,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虽然有些怀疑,但还是试灸了一下,不曾想,这一试便成就了我的中医之路。

后来在一次搞卫生时,不小心从凳子上摔下,屁股着地,尾椎骨受伤,站立不起,我用了粗艾条悬灸,一根粗艾条燃尽的时间大约3个多小时,灸后就行动自如;脚扭伤了,悬灸;山里虫多,被毒虫咬了,悬灸;先生有一次陪我上山采药,从一米多高的地方摔下,我依然用了悬灸……

也就是说,外伤,在没有破皮流血的情况下,选择悬灸是非常有效且快的治疗手段。大凡有外伤,患处会肿胀有的也不一定会,但一定会有淤,因为患处的气血不通,气血不通就会凝滞,气血凝滞就会有淤,人就会疼,不通则痛呀老百姓都知道。艾灸就是以通为补,活血化淤生血,但是一次艾灸的时间必须保证在三小时以上。

这个我后来在看了娄绍昆老师的书《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他本人也有类似的经历:因为盖房子,被200多斤的花岗岩压伤了脚背,胀痛难忍。

于是他想“古人认为在损伤处组织气血不畅通的情况下,如果用冷水浸泡的话,反而会造成寒湿痹痛,百害而无一利。其治疗的方法就是艾条持续熏灸……用中医的观点不通则痛,不通则淤,不通则胀,阴盛极寒”。请他的朋友在他的患处灸了一晚上,大概五个小时,第二天起床后就活蹦乱跳了,于是他得出的经验“艾条熏灸治疗未开放性外伤的神奇疗效在我自己的身上得到了验证……长时间艾条熏灸治愈未开放性外伤引起组织胀痛”。

那么朋友们一定会问:既然艾灸这么有效,为什么还要用刮痧?

这个还得从2016年开始跟李道政老师学习李氏砭法说起。为什么要追述学医历史?是为了显摆吗?不是!我没有什么骄傲的成绩,也不是名人,没啥好显摆的,只是为了说明——临床,是经验的积累;实战,是经验的积累;正如李老师所说:临床不是论文写出来的,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刮痧后禁忌艾灸,这是老师几十年临床,用血用汗用生命换来的惨痛经验。当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辛辛苦苦通过刮痧帮他抢救回来,却因为家属和本人的无知,以为艾灸可以滋补元气,结果丢失了生命,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医生都不愿意看到的,更何况有着大爱和慈悲之心的李老师。

平时来老师这里处理的大都是重症,疑难杂症,慢性病症等,这些患者大都虚实交杂,寒热交替,艾灸不是你手上拿起一根艾条就可以灸的,如果自己没有雄厚的中医功底,不懂辩证,那就请尊重珍惜每一条生命,听从老师的苦心教诲。

而我在乡下,乡民还是比较淳朴的,遇到急症还能想起我,信任我,因此对急症这块相对有点点经验。刮痧艾灸的相同之处都是以通为补,引邪出表,对于外伤者关键就是不通则淤,气机紊乱导致内压高,肩井穴和足三里穴可以调畅气机减轻内压(在无任何治疗工具急救时可以捏拿这两个穴),所以在对病症了然于心时,俩者兼用,心中的底气是足的。

先生从2米多高仰天摔下,左侧先着地,当时送往医院,仪器查不出任何问题。单位领导送他回来时,从他的步态,喊疼的声音,还有帮他体查,我得出的结论:脊椎骨有错位,左侧肋骨有损伤,脾脏肾脏有轻微移位和肿胀导致体内气机紊乱内压升高。

因为我不会正骨,但是,李氏砭法通过刮痧可以修复骨错缝后出槽的筋和筋膜,修复骨周边软组织和肌肉的损伤来帮助骨错位复位。当时我是考虑直接刮痧的,但刮了几板不见出痧,且先生疼得不能触碰他的皮肤,所以我想还是一步一步来,先解决局部气血不畅和气血淤滞的问题,于是用粗艾条重点在左侧心脾肾三脏部位悬灸,大概3小时左右。按照我的计划是要灸六个小时的,因为受伤的面积太大,但是先生当时的情况是坐卧不得,没法配合。

吃完晚饭,稍作休息,再开始刮痧,经过艾灸后,患处的气机慢慢恢复,刮痧能接受,且见痧。重点是脊椎两侧筋膜,软组织,肌肉,再刮磨脊椎,让错位的脊椎慢慢修正;然后左侧肋骨,这里是轻刮轻磨,引气血慢慢过来,让骨裂慢慢愈合;再是左侧腰部。

先生开始是站着刮,后来能坐了,就坐着刮,能躺下了,就躺着刮,最后他打起了呼噜。做完这些,我还是担心因为气机紊乱而导致大便不通,这是要人命的,所以双手肺经大肠经三焦经疏理了一遍,这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

接下来就是中药外敷:栀子,蛋清,面粉,白酒。

读过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对栀子有特别的情感,也因此对它就会特别的留心:咱们先观察栀子的花蕾和花茎,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一六水都是主骨的,也就是说栀子就是一味入骨的中药;果实由青转淡黄或淡红色,肝主青,少阳色淡黄或淡红,肝胆主筋包括筋膜,那么栀子又是一味入筋和筋膜的药;果实成熟后就变成深红色,心主红,大凡意外之伤后,一定会有惊吓而使心神受损,栀子又是入心的,能保护心神;所以很多外伤药会用上栀子就一点也不惊奇了。

蛋清,倪师说:蛋黄主神,主心。那么蛋清,就是主精,主肾,蛋液的粘性如脊髓,所以,外伤用蛋清可以帮助栀子修复受伤的骨裂。好了,面粉跟白酒的作用,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了,在这里就不在累赘。

当我捣好栀子,做好栀子饼,敷上先生的背,已经是凌晨一点多。先生疼痛的好转非常明显,且早晨起来正常解了大便,警报解除,我才松了一口气。

两天后,他自己能开车去镇上配中药,我开的是张锡纯大医的内托生肌散:黄芪30克,白芍15克,甘草15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5付。

张锡纯大医用此方的方意是:内托生肌散,适用于治瘰疮疡破后,气血亏损不能化脓生肌。或其疮数年不愈,外边疮口甚小,里边溃烂甚大,且有串至他处不能敷药者。

黄芪补气,乳香没药能清理络脉中的淤堵,让受损的内脏化腐生肌。连喝了3剂,大泻了几场,把体内的腐肉连根拔出,原本双手双脚肿胀的他,顿时消肿,神清气爽。

这个内托生肌散很好用,最近用此方治愈了一个小女孩,应该是疔疮吧?根在肌肉中,不能化腐,里面的疮疡不出来,时间久就麻烦了,说不定就得去动手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