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习俗:晋南婚嫁习俗(一)

 茶香飘万里 2020-09-11

婚姻是人生大事,因之,婚俗也是民俗中最为重要的礼仪。由于不同地区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文化传统沿袭的不同,婚嫁习俗也不尽相同,各有差异。请看晋南一带的一些婚嫁习俗有啥特点。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女青年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步入人生的另一阶段——谈婚论嫁了。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们将科举为官和婚娶联姻两件事,并列为人间大事美事,可见几千年来,人们对于婚嫁之事的关注和重视程度。

 

中国传统婚姻强调的是家庭的延续和氏族的沟连。旧时,因为道路交通诸多因素,成婚合卺均在日落昏晚,故'婚'作'昏'。在《礼记·昏仪》中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诠释了传统婚姻的核心价值,即对上传宗接代,壮其宗庙;下则生儿育女,延续家庭血统。此乃人生大事,非同小可,必须谨慎不可大意。为此,逐渐形成了约定约成的婚嫁礼俗习规。

不过,俗言'十里不同俗',由于所在地区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文化传统沿袭的不同,婚嫁习俗也不尽相同,各有差异。我们在这里先和大家谈谈晋南一带的一些婚嫁习俗。

一,择偶范围

从古至今,人们对婚姻无不慎之又慎,以至官府衙门对婚事的每一环节,都制定了一定的礼法限制,并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通,在民间形成一整套婚嫁应允和避忌的传统习俗,在通婚择偶上也不例外:(1)地域范围。过去,选择配偶多以'隔山不隔河''亲家五里,知根知底''三尺墙,五尺人,一村人知道一村人'等等标准来选择对方,从字面上可以着出出于对生活交通条件,知人知面,知性知心为首选,从而达到相互照应、互相帮衬的作亲目的。

(2)阶层范围。旧时,不同社会阶层一般不建立婚姻关系,必须是'门当户对',否则便是不般配,不同职业,尤其是与所谓'下九流'的'王八'家庭作亲,更是不可为之事。

(3)血缘范围。同姓不婚,认为五百年前是一家。如今这一习俗已不存在,只要不是直系血缘同姓者,不在限制范围。但是'五服以内不婚,表兄妹不婚,尤其姑姑女儿不嫁舅舅儿郎,认为'骨血不倒流',这是人们在漫长社会生活中得出的经验总结,这种习俗亦符合我国《婚姻法》中严禁近亲结婚的有关法律规。

(4)年龄范围。旧时,尤其清末民初时期,农村男十五六岁,女十二三岁就有成婚的现象。新中国成立以后、严格规定男20岁,女18岁方可结婚。现在,法定婚龄又有了提高,而且,年轻人响应国家晚婚晚育的号召,结婚年龄大多在男25,女23岁的水平线上。

在一个家庭中,人们常以自然界'大麦不秀小麦秀',来影射某个家庭中兄、姐未婚,而弟、妹先婚的事实,强调凡事应该有个先后,不可无序而为。近年来,这种约束逐渐被打破,由于兄长、姐姐正在高校求学,或者在外创业打工,无心无力谈婚论嫁,而已达婚龄的在家弟妹则可以先于长者而举办婚礼了。

  

二、择偶条件

旧时,青年男女没有自己择偶的权利,儿女们只能'遵命而行'。'媒人一张嘴,父母一句话',即'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又有'天下无媒不成亲'的俗语。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法律的健全,婚姻大事由父母包办的现象渐渐退出历史舞台。青年男女有了支配自己终身大事的权力。出于对儿女们的关心,防止儿女欠考虑而一时冲动,父母大人只给予必要的参考意见。只要两人情投意合,对方家庭社会口碑不错、工作稳定、家底丰厚,加上媒人从中撮合,既可议决婚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人的第一观感而言,娶一个如花似玉的娇妻,嫁一个仪表堂堂的郎君,当然最好不过。有一个仅对表面现象而流传的嫁郎'四员'歌'相貌像演员、身体运动员、音似播音员、身份公务员'就是最好例证。

对于对方职业,尤其是女青年的择偶对象,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20世纪60年代是'鸭舌帽,线手套,帆布工衣开机器'的工人老大哥;到七八十年代是'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的解放军'叔叔'以及'四个口袋别水笔,围脖搭在前后里'的机关干部和教师;改革开放以后,一些人看重物质享受,对于选择男方的标准是'吃的营养,穿的高档,住的别墅、坐的冒烟'或'独自一个,公婆高干,年薪百万,海外有房'择偶条件向高档攀升。

三、议婚

旧时,妇女一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被死死困在绣楼闺房之内,难以与社会'零距离'接触。青年男子被'男女授受不亲'观念所约束,亦无缘与女子直接沟通。民间的婚嫁议事全凭月老'(俗称媒人、媒婆子)来牵线搭桥,凭父母大人的一句话来决定儿女们的终身大事。男女不宜交往的这道隔阂鸿沟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年间依然存在,比比如男女同桌学习,桌面上就有一条用笔,甚至用刀刻划出的一道'三八线'来各自为政。

旧时,媒人这种职业有两种人,一种是专司其职,以此谋生,用现在的话说即作媒'专业户',这种人(多为中老年),被人称作媒婆每天的活动便是走东家串西家以便发现目标,一旦发现两家孩子般配,便与双方大人闲谈取得认同,在一方的授意下开始来回走动撮合婚事。双方如果觉得门户相当,人品相配,媒人从中说合,即有继续谈婚的可能,'媒人是杆称'即由此而来,这种婚事一旦谈成,男方则须付酬金。

另一种媒人既为一方亲戚,又与另一方相识或熟悉。这种媒人不收费,待婚成后,双方会有答谢之举。这种媒事多由自家孩子已到婚龄的大人亲眼所见,或他人无意之间说起某某家有个孩子,还没成婚,人品又怎样怎样,而请亲朋好友从中作媒,此为'托媒'。

经媒人几番活动,大人们觉得有联姻的可能,则可进行下一步'问名'了。'问名'是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报给算命先生,先生则推阴阳,测八字,给于此婚可否的答复。

男女是否合婚,就属相而论,民间有'婚配相合歌'和'婚配当避歌'。

'婚配当避歌':'黑猪怕的通毛猴,白马害怕碰青牛。羊鼠相逢凶兆多,兔见青龙不长久。金鸡黄狗泪交流,蛇遇猛虎刀下走。'

'婚配相合歌':'黑鼠黄牛正相合,斑黑猪上上等。月兔黄狗古来有,金龙玉鸡更相投。青蛇白猴满堂喜,鬃马红绒羊到白头。'

经过阴阳先生八字议和,如果属相不相尅,而是般配,便可正式求婚议亲了。旧时,正式求亲要互换求亲、允亲帖。此帖大红色,折式,折面折底书'囍'字,有讲究人家书写此帖多用金粉书写。送往递来,必是媒人郑重送达,不可马虎。(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