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6500万年前,一场物种大灭绝事件发生了,当时的灾难消灭了地球上75%以上的物种。 尔后,在地球45亿年间,这样的灭绝发生过五次。 我们谁都无法知道,下一次会什么时候来临。但是目前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整体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无不忧心忡忡。 到本世纪末,地球上六分之一的物种可能会消失。 那么,人类会吗? 如果会,谁能够幸免? 如果我们把地球的一半让给野生动物,会更好吗? 面对一系列困惑,我们不得不反思过去野蛮地伤害行为。 有专家指出,随着人类燃烧森林,过度捕捞和破坏野生栖息地,野生生物数量正经历着“自由落体”式的变化。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报告——过去50年间全球的动植物种群数量平均下降了68%。 从1970年起,该机构监控了21000个动植物种群,近4400个物种 。 截至至2016年,其平均数量下降了三分之二。报告指出人类活动以及如何生产粮食是对大自然最大的威胁之一。 由此看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不少网友无奈地自黑——其实灭霸是对的。还有人心酸地感慨:“人类非常强大,强大到只有自己才能消灭自己。” 说到野生动物,想到最近发生在山东德州动植物园的一件事。 当时,有人爆料自己看到假鳄鱼。 后有媒体来考察,德州动植物园工作人员信誓旦旦地说:鳄鱼为真,正在睡觉所以趴着不动,“假一赔十”。 可能游客期望值太高,希望鳄鱼像猴子一样蹦蹦跳跳,或者说,鳄鱼就不应该偷懒,需要像是回归到大自然的形态。 无论如何,整个系统都在发生改变,重要的是,所有因为我们生存需要而濒临灭绝的物种,心中可有怨恨? 所以,再多的利益关联也不能肆意破坏环境。 只有人类与动植物均衡发展,才会有一个更远的未来。 令人欣慰的是,有许多环保人士敢于站出来正在成为英雄、成为困难之中引领的力量。 (注:图片来自网络,谢谢) |
|
来自: 昵称1SuYdtHT > 《南得原创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