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名家文学】隆重推荐 王天胜 先生《风景美诗专辑》2020032001

 神州家园文学会 2020-09-11

 翰墨堂阳  今天

会长:王世春   总编:卢春志

 联合推送


【优秀代表作品】

火爆征稿《春秋诗语——盛世华年经典文集》大型纸刊 国家书号 省级出版社【神州家园文学会】隆重发布2019090501

拆马蜂窝随感(中华通韵)

作者  荒石

同在一檐下,

提心防误残。

人虫皆异类,

天地本无全。

免见莫相扰,

分开两不嫌。

拆窝非我愿,

恐惧望君怜。

注:

见蜂飞扰,方知阳台已结蜂窝。伤蜂不忍,又恐被蜂误伤。隧趁其不在,拆其窝,关我窗。蜂归来无窝可居,绕了几圈便远走高飞。从此互不相扰,各自为生。

东湖柳游感(平水韵)

作者  荒石

最喜东湖堤上柳,

林荫漫步解闲愁。 

偶观垂翠拂清水,

总有诗情兴白头。

干老枝歪招众宠,

身端躯直少人游。

千秋风韵难言尽,

到此便将岁月留。

望海祈福(通韵)

作者  荒石

水域茫茫流远际,

亁坤莫测感神灵。

高香三炷敬天宇,

正气一身修己行。

望海深觉人渺小,

敲钟自会警长鸣。

祈福为众德泽厚,

无我无执功始成。

甘南行(通韵)

作者  荒石

独上高原近紫穹,

云低草盛隐神灵。

花迟总感春风晚,

酒美多蒙好友情。

举目抬头天地旷,

回身侧耳庙钟鸣。

久居闹市人常躁,

此处一来心气平。

注:

十年前去甘南,承蒙军区朋友接待,盛情难忘。今翻旧照,有感而诗。

参观重庆渣滓洞(通韵)

作者  荒石

云笼魔窟隐群岭,

未及入内已闻腥。

刑罚用尽无屈士,

矢志不移有笑声。

气壮黎明从大义,

血殷歌乐践初衷。

苍山荣幸掩忠骨,

春色来迟草木青。

登南五台(通韵)

作者  荒石

迈步终南岭,

登高拜五台。

寺多佛事盛,

林老树成材。

稍憩心初静,

未邀风自来。

沧桑千古事,

一片雾中埋。

注:

南五台位于西安秦岭北麓,为秦岭终南山中段的一个支脉。因山上有清凉、文殊、舍身、灵应、观音五个台,(即五个山峰),故名五台山;且与西安北部耀县的五台山以南而得名。南五台寺院众多,佛事兴盛,风光秀丽,现为4A级景区。

天涯海角(平水韵)

作者  荒石

之一

海角天涯已尽头,

茫茫唯见碧波流。

相传到此再无路,

吓退几多王与侯。

之二

吾本布衣独自游,

心无忘念便无求。

人闲但看天高远,

最喜椰林风细柔。

注:

天涯海角景区位于三亚,因刻有天涯,海角二字而得名。此景最早见于清康熙

"海判南天"四字。也算是当时的最南端了,曾为流放之地。达官贵人大都不愿到此,以为走投无路了。

姑苏记忆(平水韵)

作者  荒石

离别姑苏三十载,

最难忘却是虎丘。

塔前旧照成追忆,

吴苑遗闻解客忧。

传说何须辨真伪,

史书因势改春秋。

吾来不过闲游辈,

且把风光一眼收。

游枫桥读张继诗(平水韵)

作者  荒石

初至枫桥天已晚,

百寻不见客舟船。

钟声依旧禅犹在,

张继离愁是旧年。

阆中留憾(平水韵)

作者  荒石

阆中失拜天宫院,

三至蜀川留憾情。

咫尺未瞻袁李墓,

半生空慕二贤名。

注:

天宫院,位于四川省阆中市南20里处的天宫乡。唐代天文学家袁天罡、李淳风晚年先后来阆中定居,在这里择地观天、著书立说,死后也葬于这里。天宫院正是为纪念他们而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尚光雾山红叶未果(平水韵)

作者  荒石

光雾三秋叶尚翠,

未观霜色怨闲程。

倘如一见青山老,

宁愿居家废此行。

出墙花(通韵)

作者  荒石

久困园中人不问,

探出墙外示诸君。

任凭诽语尔多事,

我自洁身不负春。

参兰亭曲水流觞(通韵)

作者  荒石

曲水流觞古往情,

无聊我辈亦充能。

小诗吟得君一笑,

倦体消完路万程。

酒未入杯人已醉,

话虽吐尽胃还疼。

处身当下说当下,

谁晓翌朝阴与晴。

注: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吟诗作赋。

游沙家浜(平水韵)

作者  荒石

千里西来沙家浜,

暮秋十月觉风凉。

古村依旧房犹在,

战火烟消人已亡。

观景桥头湖渺远,

品茶蓬下客思长。

再无阿庆执壶影,

旧戏余音响耳旁。

再来乌衣巷(通韵)

作者  荒石

廿年三到乌衣巷,

每至必游王谢堂。

故事千言说不尽,

人生百味搅肝肠。

秦淮河里水升落,

朱雀桥头草绿黄。

初下金陵吾正少,

今朝已是半夕阳。

拜杜甫草堂(通韵)

作者  荒石

一来先拜杜公堂,

难忘当年风雨狂。

屋破茅飞思广厦,

情薄世淡苦寒凉。

今朝万众仰诗圣,

昔日几人顾草房。

唯有湖前多样树,

荣枯千载守宅旁。

注: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著名的《芧屋为秋风所被歌》便作于此。

作者简介

★  荒 石,原名王天胜

,1958年生于陕西泾阳。业余从事易经、书法、摄影、文学等方面的研究。70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已在海内外发表诗歌、小说、散文随笔400多万字,曾在多家报刊开有专栏。获省市级以上文学奖20余项。事迹收入《中国政协委员风采录》《陕西文化名人大辞典》《咸阳史志》《泾阳县志》《共和国将士风采录》等。曾被中央、省市及海内外数十家媒体关注、采访和报道。出版的著作有诗集、小说、散文、风水、书法、摄影等十九部。现担任的社会职务有:国际易学风水研究院会员,中华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杜甫书画院副院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报》特约书法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