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楷明 | 我的岁月静好(散文)

 流年诗语 2020-09-12
我的岁月静好
(散文)
作者|陆楷明  图片|网络






不知不觉间,已经由“小陆”走到了“老陆”。


近来,老是为称谓困惑。一直以来称呼六、七十的人大叔、大婶,七、八十的人大爷、大娘。最近,总是迟疑地叫不出口。自己已五十五岁,属于中老。喊那六、七十岁的应该大哥、大嫂,那七、八十的应该叔叔、婶婶了。点头,又摇头。


老工作、新环境,还是不好干。前十几天咬牙坚持,拿不拿下来也还未知,自不必想休息之事。不料,慢慢曙光初露,峰回路转。于是,决定俩月休息一次,一次两、三天。第二个月开始就盼着赶快到月底,就可以休息啦。前半月还好,归期尚早,后来就屈指频数了。归心似箭,度日如年浮出水面。




一些想法不断浮现脑海。家里只有妻子与外孙两个。想着回去做两顿大家都喜欢吃的。首选是蜜汁儿糯米藕。接下来是外孙喜欢的大虾(或煮或炸),包一次猪肉大葱馅儿的水饺,熬一锅红枣糯米山药粥,炸点儿菜丸子、小焦鱼儿。休息日的前一天晚上,这些想法驱赶不走直到午夜。


人往往这样,如果遥遥无期,只是泛泛地、浅浅地盼望。一旦定了日子,就该按天数了。如若临时有变,情感更加实实地难以接受。




2020年6月19日,星期五。终于到了回家的那一天。“漫卷诗书喜欲狂”,“便下襄阳向洛阳”。


豫东平原的夏天,比春天更加一派生机勃勃。千里沃野,万木葱茏。因近来普降甘霖,庄稼苗儿吃饱喝足后,泛绿滴翠,蓬勃盎然。


农民的子孙,即是土地的子孙。对土地的感情与生俱来,割舍不断,又是世袭的。究竟有多深,也许,诗人的话即是最好的表达:“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虽然,到我这一辈如今已不怎么种地,但血管里流淌的永远是农民的血液,对土地的情感根深蒂固。就像此刻,一说到土地、父辈、天气,心底马上涨潮,继而眼睛湿润了。说到土地就会连着天气。即便有几年家里耕地租于他人,但是干旱的日子总是心急火燎,坐卧不安。担心、挂念着愁眉苦脸的乡亲与乡亲辛辛苦苦种下的小麦、玉米、大豆等等。

拼车风驰电掣一般行驶在高速路上,齐整整、绿油油的庄稼,蓊蓊郁郁的树木,艳丽可爱的花草,秀美的村庄等等一闪而过。因最近天公连降喜雨,庄稼旱情解除,心情也似雨润的花朵,美翻了。回家的感觉真好!


原本觉得回到家里得抱抱妻子与外孙,以慰思念。可是,外孙有些怕我,他不听话有时吵他。只亲切地叫了一声“姥爷”,我俩相视笑了笑。老婆瘦了、也黑了。虽然高兴并未喜形于色。我也没有抱抱她,都老夫老妻了。




晚饭时分,老婆街上买了两份“正新鸡排”。红薯片里放了一把绿豆熬的稀饭,沙沙的又透着独特的甜香。河南人最爱的烟火味、家乡味、怀旧味。红薯片是熬粥或者稀饭的绝对主角,若有配角切忌多放,不然会喧宾夺主,抢去红薯片微甜、醇香、沙沙的戏份。笼屉里馏了馒头、烧饼和女儿快递回来的嘉兴粽子。粽子是我之最爱。老婆不喜,外孙只吃肉馅儿的,如今肉馅儿的也吃腻了。腊肉馅儿、板栗鲜肉馅儿、蜜枣馅儿,四个粽子我风卷残云一般报销仨,剩下一个豆沙馅儿实在吃不下了。外孙自己一份鸡排。另外一份微辣,老婆嫌辣只捡了两块,其余我全吃了。又喝一大瓷碗稀饭。真的是“他乡吃不下,家里吃不饱”。




俩月未见,甚是想念院里的花草。去年移栽的凌霄花爬上棚顶,首次开花。几串橙黄的喇叭一下子照亮了院子。夏菊正值花期,一层星星似的小黄花在绿丛里格外抢眼。这是药菊,欲开未开时摘下置于阴凉处风干称为胎菊,泡茶佳品,有清火明目之效。我告诉老婆让她及时采摘,话音刚落老婆就摘了一把。剪去枯枝后的栀子花枯木逢春,发出了新枝嫩芽。茉莉开花了,芳香扑鼻。一点红开了,娇小可爱。半枝莲开了,五彩缤纷。天竺葵还有一两朵花在开,我说:“咋恁少的花?”老婆说:“前些日子开了一层,密密麻麻。可能是青黄不接,还在打花骨朵吧!”霜打的芦荟起死回生了。花叶吊兰、绿叶吊兰、绿萝都又像模像样了。老婆钟爱的那盆杜鹃葱葱郁郁,花苞点缀其间。羊奶桔有青有黄,我摘一颗熟透的嚼一下,酸甜可口,清香满溢。可是还在开花。柠檬也结出了小果儿。




老婆还种了一畦黄瓜、一畦豆角,一片荆芥。长势良好,都爬满了架。看着心里就舒服,虽然还未有开花结果。


连绵阴雨数日,地还很湿。不顾老婆说教,我已急不可待的下地了。秋菊高的已一米多,一些稍细的茎匍匐地上,还有些野菜、杂草。我先把草拔净,再给菊花插杆、绑架。顺便将悬垂的凌霄花的茎蔓顺到棚顶用木棍压住。


虽然老婆也爱花,但她那是泛泛地爱,不及我之细心还有点儿技术,不及我之审美。难得回家,我将所有的花草打理一遍,剪去枯枝败叶,该松土松土。一身汗、两脚泥,看着劳动成果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半晌午,外孙写作业累了,让他歇歇头脑、眼睛。我们去集上逛一趟。去超市买点儿他喜欢的零食。什么“南京板鸭”味儿的薯片、士力架、还有一样记不住名字的烤薯片、雪糕、饮料等等。


外孙最爱吃米饭与虾。由于天热,虾都是用冰块冰着的死虾,无论如何是不能买的。于是,就和他商量:等哪天天气凉快点儿有活虾再吃。老婆说:“好像前天他说想吃烤鸭了,不如明天吃烤鸭。今天中午,吃米饭、鸡块炖土豆,都是他喜欢吃的。”听老婆说,麦罢回娘家的妹妹拿一只鸡还有半只在冰柜放着。不过,小家伙有一阵子已经不爱吃家里做的鸡肉了,专拣土豆吃。可能,有俩月没吃我做的饭菜了吧,这次他觉得好吃,吃了好几块肉,一个土豆全拣他碗里也吃光了。一瓶中瓶的饮料喝了一小半。小家伙填了个肚子圆。他笑在脸上,我们喜在心里。




晚上,与在杭州的大女儿、外孙女视频聊天。两、三个月前就听说外孙女暑假准备回来住一个月。那时就开始期待,不过日期尚早。如今,眼看着日子越来越近,更加期盼,仿佛盼过节似的。这就是舔犊之情吧,或者说是我们都老了。


可能是外孙与外孙女两个小家伙好久没有聊天了吧,俩人兴致来了,聊了近一个小时还意犹未尽。两人同岁,一个一年级、一个二年级,有共同语言,有的聊嘛!




饭后,家长里短的聊聊。看到老婆给女儿绣的那幅《紫色梦幻》进度不慢。我说,别太上紧啦,注意眼睛、颈椎。盘算着该去看看老婆的近七十岁的姐姐、姐夫啦。雨前来帮忙浇地,说去看看一直没腾出手脚。计划下次休息我俩一起去看望被堂姐请走几个月的近期颐之岁的伯母。女儿让老婆暑假送外孙去东阳住几天,然后绕道杭州玩几天,顺便把外孙女接回来。她一个劲儿地拒绝,意思不想劳烦女儿、女婿们,也不喜欢游玩。我怎么劝都听不进去,我就笑,说她傻,多好的机会。与我正好相反,我倒是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没有福啊!那久违的魂牵梦萦的江南水乡,梦里不知去了多少趟!


2020.6.24   周口


作者简介:陆楷明,男,1965年出生,河南商水人。周口市作协会员,江山文学网会员,爱好诗歌、散文及古韵。作品偶见《阳城月刊》、《项城诗词》、《印象·甘孜》、《河南诗人》。著有诗集《临行之前》。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