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辉玄帝庙的石碑

 laoxuesheng 2020-09-12
1.jpg

(碑之整体)
河朔汲县玄帝庙祷雨灵应记
慨自世衰道微,人心诡诈,天愁人怨,风雨愆期②,以致频年饥馑荐臻③,数省赤野,哀鸿嗷嗷④,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酿成饿莩在道,有伤天和⑤。嗟呼,伊谁之咎欤?
民国以还⑥,竞尚奢侈,不顾父母之养,自己拥数万金钱供其挥霍,终日博酒,征逐声色货利⑦,全不以为善为应尽天职。外饰行善之貌,内多悖理之行。天之视听在民,民所欲,天必从,岂祷雨非为民生衣食之计耶?世风不古,天心不顺,降灾以□,火旱□刀兵。奈人心已死,不知□戒互相勉励为善,□挽□□劫,反而怨天尤人,试问吾□日用伦常有亏否乎?
昔商汤祷雨桑林⑧,以六事自责,大雨数千里。今之人不知责己,但欲责人,责人则明,责己则昏也。即如玄天上帝⑨神道设教⑩,感化万民,雨旸时若11,□年有庆,若逢大旱,祷辄应之。壬戌12之夏,旱象已成,因有云林禅师□雨为劳,吁请张君向化、张君宪文、张君楷、彭君□财、李君经畲、计君长仲、高君睾然、俞君普仁诸公议定求雨细则,凌晟□行,恭趋青龙庵,焚香汲泉,以资甘霖迭沛。以闰端阳十七日,□□提设坛;廿十日,普降大雨。三农13慰望,忧者以喜,病者以愈。每日□次,大众齐向玄天上帝尊神拈香敬祷,焚化旱表14,愿为刷送,养身保命。□百廿本,丹雘广宇,金碧圣像,以讽经15施书,立石为酬谢神圣。客秋七月十三日了愿之期,云林禅师为偈□人,以□剧改良为施送善书。从前纷华靡丽之气一变而为劝人为□之心,广开行善之□,以挽颓□之风。公街16□赀百余千之多,入不敷出,亏项十余千,由云林弥补。□□民□捐之册,因前后石匠因循,以致耽误失迷,今当泐石之际,诸君既慨捐乐输,□阴□之□,□□如电,自有作善降祥之庆,讵区区虚名列诸贞珉为□哉?
至于民国八年,时局不靖,匪□□生,云林乞众商绅捐赀二百余缗,就管驿庵口建修阁门一□,以捍卫闾阎。乃见街衢严谨,以□□从前浇薄之习,故名其阁曰“安然”,又名其里曰“太和”。
呜乎!大旱祷雨,□志感神,□和年丰,民受其惠,此即范文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卫郡风□强悍,□言龃龉,每致斗很,而云林慈悲为怀,广行道德,既无官守之责,又乏治人之□,安然□和,□抱息事宁人之心,有□气致祥之象,□合横渠先生17“胞物与之量”18,后之贤者触目惊□,养成雍雍穆穆和平气象,莫负云林苦口婆心焉。
骏昌不学无文,既承云林之雅命知己,多年之交翰墨因缘之契,义不容辞,聊供□□以志云林功归□用之苦衷,以后无论何等社会,能以免其糜费有用金钱开通为善施书之风,以云林为□天□也耶?
是为记!
焦作国民学校校长、邑人武骏昌撰文书丹,住持昌祥篆额,邑人张国锺校对。
首事:
协盛玉    全盛和    盖长兴    □盛号    正□号    福□久
金钟楼    裕太隆    亿兴号    文  记    广升堂    裕源恒
义盛发    裕庆隆    恒升久    祥盛礼    任祥裕    敬兴长
恒升长    □顺德    刘长泰    瑞升祥    志力成    均兴长
俊  记    文会山房  源成远    亿德昌    万盛合    宝庆隆
自兴成    中□药房  恒昌裕    协兴号    全香楼    大兴纸店
杨  崑    李云汉    郭登云    李渐仪    王宝善    张廉泉
豫兴号    延龄堂    祥  记    一品斋    振兴永    长盛和
德盛公    德兴长    公兴恒    高公馆    春茂源    双兴成
泰山成    福兴恒    昌永盛    贾□合    文香号    吉星成
住僧:昌祥、昌福、昌□;徒:隆□、隆□、隆淦、隆□、隆□;孙:能树、能梅、能梧、能檀
仝立
中华民国十二年岁次昭阳大渊献荷月19中伏节  榖旦
石工:马朝相
2.jpg
     (碑之局部,可见剥蚀之严重)
【注释】
①此碑立在卫辉市北马市街玄帝庙,记载的是民国十一年(1922),云林禅师带领众士绅向玄天上帝祈雨之事。其中保留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比如民国十二年前后的人民生活状况、祈雨之后修建的阁楼及里弄的名称、“首事”列名中的众商户商铺的名称等等,与另一通《重修大桥石道碑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加之文笔优美,哲理深刻,很有认真研究的必要。
按,万历版《卫辉府志》记载汲县玄帝庙有七处:一在府城外东南,万历十五年乡耆祝寿等募修并建护国塔于其右;一在府城西顺城关,元至正二年建;一在通汴门里;一在西关桥南;一在城北观音寺西;一在东门里;一在北门月城内。
文中提及修建一座“阁门”,并命名为“安然”,又名其里曰“太和”。这里的“阁门”是否为现在玄帝庙旁的“街楼”呢?待考。
仔细研究文后“首事”所列人们、店铺之名,颇有意味。与《重修大桥石道碑记》(民国二年)后之提名向对应,发现有许多没有变化的名字,说明它们都是老字号。
该碑剥蚀严重,许多地方已难辨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