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液粘稠,就离血栓不远了?真相是…

 秋原劲草 2020-09-12

许多人一听到“血稠”这个词,就紧张得不行——觉得血液黏稠,血就流不动了,是不是就血栓不远了!


有的人由于过分担忧,购买过一些防血栓的保健品,甚至还想通过打针、输液来稀释血液,通一通血管。

殊不知,从专业的医学角度来讲,“血稠”并不是种病症,治疗“血稠”这种说法,其实是伪科学!

血稠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成血粘度高,那么在医学上是指高粘稠血症,通过血流变检查可测得指的是血液高凝的状态

然而,血粘度很少被医生当做疾病参考指标。
 
这是由于血液粘稠度只能代表一个瞬间状态,检查前有没有喝水、吃饭、运动,甚至气温等都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血液流变检查中的血液粘稠度并不精准,无法真实反映血液状况。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脂类物质过多,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水平升高。虽然的确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但只是可能诱因中的一种。

换句话说,血脂高可以引起血液粘稠,但血液粘稠度增高不一定就是血脂升高。
 
当然了,高血糖、高血脂导致的血液粘稠度增高也要引起重视——一旦胆固醇堆积在血管壁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也易诱发心血管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高粘稠血症是一种血液特征,而血栓是疾病,二者本来就不能等同;

血栓是当血管受伤时,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启动保护反应形成的块状物血栓逐渐增加,最终影响到血液循环,会导致心梗
 

血栓会引起危险因素包括炎症、凝血异常、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等。血浓度并不作为检查依据。

此外,以下这三种“血稠”猜想也都是错的!

血流变慢就是血稠?错!
血液黏稠的确会表现为血流速度变慢,但血流变慢≠血液黏稠。医学上血流速度快慢并没有确切标准,医生也不会特别关注。
 
抽血时不好抽是血稠?错!
抽血不好抽,原因多为血管偏细、血压偏低,与血稠关系不大。
 
血液发黑是血稠导致的?错!
抽出的血液颜色很深甚至发黑,可能是血液中含氧量较低,与血液黏稠无关。

要想了解自己的血管健康,有效预防血栓形成,远离血管疾病,比起检查血粘度,不妨查查血液中多了些什么……

红细胞增多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临床上常见的与其相关的疾病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增加,恰好血管又有内皮损伤,可能会并发动脉血栓,甚至心梗。

血小板过多,活化的血小板产生血栓素,易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微血管内易形成血栓。据统计,30%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会有动脉、静脉血栓的形成。

纤维蛋白原是肝细胞合成的球蛋白,为凝血因子。过多的纤维蛋白不仅会增加血小板聚集;其转变成的不溶性降解产物,会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减慢血流速度。

大量研究认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塞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提醒


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易形成白色血栓,可发生在急性风湿性内膜炎患者中。

红细胞与纤维蛋白易形成红色血栓,可发生在长期卧床、恶性肿瘤患者中。

血粘度作为血液的一种物理属性,一般可通过自身调节,所以当血粘度适度增加,不必过于担心,一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即可。

过高的血粘度也会造成危害。高血粘度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系统性狼疮等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诱因,并且还与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存在一定关联。

当身体经常出现头痛、眩晕、突发性视觉障碍、出血或皮肤泛红等现象时,就可能预示着血粘度升高了。

中老年人群,特别是已经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的患者,出现了较明显的血粘稠症状,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下,及时给予药物干预。
 
像民间流传的打针、输液疏通血管,万万不可取。

日常生活中,不良生活习惯和部分慢性病往往会伴随血粘度升高,如抽烟、无规律起居、肥胖、高血压、慢性炎症等。因此想要维持血粘度正常,还得从日常习惯抓起!


合理膳食

合理饮食,避免过多脂肪与主食的摄入,注意营养搭配。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有助于血液稀释的食物,如:黑木耳、洋葱、香菇、菠萝、柠檬、西红柿、红葡萄、橘子、生姜等。

日常多饮水,养成按时喝水的习惯,可以在早晨起床后、三餐前(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有意识地饮水。


增强运动

运动本身一方面可加速血液循环,降低粘度;另一方面还可升高体温,而温度对降低粘度也具有重要作用。


戒烟酒

香烟中的各种毒性物质能破坏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加速红细胞凋亡;大量饮酒也会加重心、脑血管缺血缺氧症状,所以希望大家戒烟限酒。


控制慢病

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尽可能的将其保持在理想的水平上。

总之避免过高血粘度对健康确实有益但也要理性对待
来源:东犁退休俱乐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