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浪漫三亚(三)

 李萍拾尘 2020-09-12

二、南山佛教风景区   千古风情   天涯海角

第二天,我们的第一站是南山佛教风景区。

穿过人行道两边高高的椰林,就拾级进入南山佛教风景区。世人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三亚有大东海、小东海之分,这里指大东海。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东海。南山就是眼前的南山。因山上长着一种松,寿命很长,人称“不老松”。其实并不是松树,它叫“龙血树”。而且生活在这里的人真的很长寿。可能是这个缘故,人们敬畏这座山,就把这座山开发成为一片佛教圣地。

 排着蛇形的队伍,一步一挪进入高敞肃穆的佛堂。只见一尊巨大的、金碧辉煌的佛像矗立正中。环形的大厅,抬头仰望,二层有迴廊环绕一周,可供游人俯视观瞻。佛像前地上跪着一大片虔诚诵经的人。虽说不是佛教徒,但入乡随俗,心底自有一种敬畏,不觉也倒地拜了几拜。游人中除了来自本土,还掺杂着来自西方的白种人,以及深眼高鼻、肤色淡金、身着彩衣的东南亚人。就像麦加之于穆斯林,南山即是东南亚国家香客的神明之地吧。也的确在来的途中看到匍匐叩拜而行的人。真的为他们的毅力所折服。

沿着狭窄逼仄的楼梯间,一层层上去,终于到达二层的迴廊。低头俯看,芸芸众生,笼罩在佛祖的金光之下,烟雾迷朦中,似真的有一个主宰在上天之上。看着这些一心求拜的人,心里突然有着无尽的茫然和凄哀。人的生命曲折回荡,谁不是起起伏伏、磕磕绊绊过完一生?岂是一佛家能掐指卦算的?能够活到颐养天年己是上天眷顾。

然而他们是笃定的吧,因为佛光永照心田。我的心也便释然。忽然想起“佛头着粪”这个词,真的是对神灵的亵渎呢。

 出了佛堂,转到后面,就来到最重要的景点:观音塑像——号称亚洲第一,高108米。塑像通体洁白,不可仰视。每一架来三亚的飞机,都在空中环绕观音一周,一为宣传三亚,二为好像说是磁场引力。空中的俯瞰是一番胜景,走近观瞻又有不同。观音有三面,谓一体三尊。一面,手拿经书,代表智慧;一面,持佛珠,意寓放下;一面,拈莲花,象征高洁。人生若有这三面,可谓圆满。也是每个在红尘中摸爬滚打的人,孜孜追求的吧。

第二站是千古风情景区,也就是人为搭建的黎族生活景观区。里面主要有一场黎族歌舞表演,在一个小剧场里。其余就是一些卖工艺品和小吃的小街道。街道广场有定时的免费观看的表演,如“抛绣球”,“摘椰子”,属于与客人互动的节目,主要目的为增加游人的参与体验。比如“抛绣球”,抛到谁,谁就上舞台和演员一起表演,主持人问一些问题,每个客人回答都会不一样,但一样的是都会很窘,这就引得台下的观众发笑。实在因为景区内也没有什么更吸引人的。黎族歌舞表演每人300元(属自费),我们没买。还好,这个团还让我们随团进到景区,转转街,看看免费表演。有些团,不买歌舞观看票,连进去都不让。我在景区门口就遇到一位来自东北的大妈,她一个人萧索地坐在那里。我跟她搭讪,她说是和女儿一块儿参团来三亚旅游,女儿随团进去,而自己年龄大了,不值当看那个表演。实际上,歌舞表演值不值那个价,全在个人选择,没有对错。但旅行社对没花钱的人,连景区大门都不让进,未免缺少人情味。况且,她进去,指不定买点儿什么,不也给你们景区带来利益吗?

第三站是闻名于世的天涯海角景区。

导游在车上给我们讲了许多天涯海角景区的不是。首先,正面看景区,它两边的行道树与中间的山石组成一个“凶”字。再者,它进入景区一直在走下坡路。说是很多名人都不愿来这里,尤其提到电影名星成龙,都嫌晦气。当然也请了高僧来破这个局,就是在那下面修了一个景观,顺时针绕景观走三圈,就会反转。

虽然不迷信,但心里还是隔应。鉴于这些,我们就没从正面进,只走沿海岸修的椰林小路,景色也美不胜收。且走且欣赏,就来到了“南天一柱”石,原以为是一柱状的石头直插蓝天,差矣,也不过是一块普通的大石头。“天涯”石没走到,不想走到,想着走到了天涯,还有路可行吗?“海角”石更是如此。导游提前就打了防预针,不要到“海角”。更没有理由去。

今天的一天是满满的收获,那南海观音让人心生敬畏,洗涤心灵;那“抛绣球”、“摘椰子”表演,虽然在演员只是千篇一律的商演,但对游客还蛮有参与感的;那天涯海角的椰林、峻石,一幅幅都是美丽的画面。

 问答:椰子树上的果实怎样才算成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