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道·15 云中藏寨

 _冯晓晖_ 2020-09-12

1. 美女定律

  丹巴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除了碉楼,名气较大的还有丹巴美人谷和甲居藏寨。

  美人谷是丹巴县下属的一个乡的别称,这个乡距离县城有20多公里。经队伍的集体讨论,放弃前往,理由是时间不够。这理由略显牵强,我感觉或许与孟校长、李总、洪总这三位都是有夫人陪伴有关。

  虽然没去,聊聊美女也是个有趣的话题。

  为什么丹巴出美女?推而广之,为什么经常有这种说法:某地出美女?

丹巴美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之前早就进行过相关科学研究,并获取了一定的研究结果。现公布出来,是为“美女定律”,简述如下(该定律也适用于帅哥):

  a. 美就是健康。什么是美?丰乳翘臀、雪肌红唇、乌发油亮、双腿纤长等等,其实都是血气旺盛的健康标志。健康具备更强的遗传优势。大家都喜欢美女帅哥,别以为和爱情有什么关系,其实都是为了下一代。

  b. 美来自基因。长相是爹娘给的。作为外因,水土饮食等对健康的影响并非决定性因素。只有少数环境恶劣地区,水质等能够危害健康。在环境因素中,气温、湿度对肤质影响较大。

  c. 封闭产生丑。若是由于文化的排斥性或者交通的闭塞性造成单一种群、氏族总是在小范围内通婚,则会造成基因退化,从长相上看子孙就会越来越缩头傻脑的。比如XX族、XX省,还是不举例子了,各位请自行观察分析。

  d. 杂交产生美。父母的种群差异性越大,则越容易生育美丽健壮的子女,父系母系的基因成分越复杂,则后代的健康程度就越高。混血和杂交,是更优质人种产生的充分条件。

  注:本定律限于相同或相近种群。种群差异过大的审美差异(例如蒙古族脸部较平,维吾尔族脸部立体等情况)则难以评判。

丹巴美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古代,战争、掠夺、移民都会造就大规模的基因交流。在和平稳定的时代,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更决定其基因成分。

  在举个身边的例子(并非因为是作者的居住地而炫耀)。多年来观察对比,无论在江西省还是在长江各个港口城市,九江女子的相貌能排第一。小伙子也不错,就是矮点。究其原因,九江不仅是个码头城市,更在于它是长江沿岸仅有的三省交汇之地,鱼龙混配,南北交融,基因混乱。隶属于九江的修水县以出美女而著称(见拙作《浔游记之修水游记》),修水正处在江西、湖北、湖南三省交界之处。

  再远观别的省份,比如陕西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说法,看看地图,两个县在什么位置?

  到了近现代,某一区域人的美丑表现,更体现在开放性和流动性,发达的经济也更有磁性,对健康聪明的青年人有强力吸引。开放的上海比起封闭的北京,姑娘们一定更漂亮,移民城市哈尔滨比起黄土高坡的西安,小伙子更加健美。昔日扬州出美女,也就是这个道理。

  穷乡僻壤、交通不便的丹巴县为什么出美女?本地气候湿润能够滋养女性皮肤,但并不能改变骨骼肌肉。

作者正以丹巴中老年妇女为对象进行美学研究  相泼摄(2014年)

  据专家考证,成吉思汗灭西夏后,西夏的大批皇亲国戚与后妃从甘肃流入丹巴,故而将新鲜的血液带到了这里。

  专家的名声就是让这帮人毁了,没DNA检测传说能当真?谁说皇亲国戚就一定漂亮?看看大清那一代代的模样,为了防止汉族血液而近亲交配,结果是一蟹不如一蟹,最后几个皇帝丑得不忍直视,而且不是早泄就是阳痿,眼看着就要绝种。再者,就算是那帮党项族余孽(别忘了西夏与北宋的深仇大恨)真的躲到这里,一千年过去,基因退化成什么样?

  分析美女不仅要有历史观,更要懂点社会地理学。

  丹巴真的出美女么?我在县城没见过。当然也可以解释为美女们都不在家。确实也有人告诉我,现在不要去美人谷,美女们都出去闯天下了,过年才回来。

  这令我想起之前数次到了某些号称出美女的地方后,四下张望找却不到。本地人就会说:“不在,都到广东打工了。”边说边对我用力眨眼睛,一副你懂我懂大家懂的神态。

  因此我们只能相信丹巴真的出美女。就算是现在有,按照作者的美女定律,以后还会有么?

美人谷现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或许有人奇怪,一个没有去的地方怎能扯这么多。这里只是想展示所谓的“专家”是如何无凭无据地信口开河。作为老师,不懂装懂也能胡诌个半天是我们的基本素质。

2. 嘉绒人

  丹巴不仅在汉藏交界线上。它所处的横断山脉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区域。前文提到,这里既是文化走廊,又是氏族斗兽场。从有历史记载的唐代开始,不是藏人从西边的高原杀下来,就是汉人从东边平原爬上来。两边没人来,他们就自己互相干,举着盾牌围攻,躲在碉楼上射箭,抓到男人砍脑壳,擒个女子就做老婆。在古代,战争是最高效率的混血手段。

  丹巴的本地人,单凭相貌,很难分出是什么人种。从头部骨骼上看,更接近于汉人。这里的民族被称为嘉绒藏人。嘉绒是藏语对大小金川及附近地区的称呼。嘉绒人自称来自西藏,信奉的是藏传佛教。在游览藏寨时导游说本地信苯教,这确实令我感到惊奇。苯教是西藏最原始的宗教,松赞干布之后被佛教驱逐,只残留在西藏偏远的地域,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

  注:关于苯教的历史见拙作《西行漫记》。

纺线的嘉绒人

  然而很有意思的是,直到上世纪50年代,嘉绒人才由政府确认为藏人,成为藏族的一个分支。一个民族居然需要政府指定归属,这也是中国民族划分的奇葩之处。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嘉绒人是不是藏人也需要打个问号。

  其实嘉绒人更可能是羌人。羌人的历史极为复杂,本篇不详述。现有的研究显示,或许羌人就是从这里向西进入了海拔更高的青藏高原,成为了藏人的。羌人继续向北到了甘肃进入河套平原,从而成为汉人的祖先。如此说来,羌人的后裔嘉绒人现在自认为是藏人的孙子,其实可能是藏人的爷爷,而且还是咱们汉人的爷爷。

  当然,现有的研究结果未必可靠。以作者的观察,从人种上看,藏人更大的可能是源于从藏南来的印度人,或者说其有较多印度人的基因。所谓“发羌入藏”更像是被政府支持的一种政治正确的理论,即所谓藏汉一家,就如认北京的山顶洞人为汉人的先祖,在此按下不表。

与川人几无差异的嘉绒妇女

  横断山脉这个民族走廊太复杂了,一时也理不清。《问道》之旅的一个重点就是考察咱们汉人先祖之由来,这一问题将留着后面展开(在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写出来的《问道·南疆行》和《问道·河西走廊篇》中)。

  每到一个地方,看看本地人的模样,想想他们的祖先、血缘,也是挺有趣的事儿。比如,4000年前九江住着什么人?笔者在贵州的苗寨和广州的民俗馆看到共同历史介绍,九江曾经是苗族第三次大迁徙的主要居住地。4000年前这里是苗族人的天下?九江博物馆可不会提这个事儿,在那里你只会看到九江从古至今就是汉人的家园。

3. 甲居藏寨

  甲居藏寨距离丹巴县城仅有几公里。

甲居藏寨导游图

  甲居,在藏语的意思是“百户人家”。若在内陆,这么点人口只能算是小村子,在几无平地的高山峡谷中,田地稀疏、物产匮乏,百余户人家聚集在一起就已是大村庄。

  为了提高旅游效率,我们在景区门口请了位导游。若请对方摘去头饰,这姑娘和汉人毫无二致。

藏寨导游

  沿着山路上行,就如走在庐山的盘山公路上。好一会儿才到半山腰,从路旁俯瞰,金川河在山脚下蜿蜒。这山竟有近千米高,坡度甚大。

  从山脚到山腰,一间间藏民居错落地散布在绿树丛中,间或些稀疏的旱地梯田,种的是玉米。远眺藏寨,景色甚好,只可惜今日有雨,浓重的云雾在山坡上游走,等了许久,也不见散去,只是偶尔露出一片一角。

在观景台上远眺藏寨

  小金县藏族的房屋,除了外墙绘制的吉祥八宝,建筑形式上与汉族房屋差别不大,到了丹巴县,藏文化的气氛骤然浓重了许多。这里房屋都是用毛石垒就,一楼堆放杂物,二楼才是住处,楼顶则是晒台。很多小院子就像是个小城堡,屋顶的平台突出四个小尖,上面插着旗幢。这种房屋被称为碉房,很显然有一定的防卫功能。

藏寨民居

  丹巴藏房外墙用赭红色、黑色、白色和土黄色分层涂覆。可以理解,这些色彩的使用必然有其宗教信仰的意义。据介绍,其中的红色代表正义,黑色代表邪恶,白色代表吉祥,土黄则是底色。自上而下红黑白三色,代表着正义战胜了邪恶,为百姓带来吉祥。在西藏的大部分地区,藏民居都显得比较洁净,这是由于藏人每年都会进行外墙涂覆。导游说是在春节前后。而咱们的汉民居,多是建完了就不管,总是灰蒙蒙的,单调乏味。

藏房外墙涂覆

  不过藏民居无论外表如何洁净,里面是否也是如此,以我个人经验……你就要猜了。游玩期间,孟校长一时内急,找了一家藏人的住宅方便。出来后表情甚是古怪,见到我后竖起大拇指,对我的预言能力表示赞赏。

嘉绒小院

  甲居藏寨已被开发得很成熟,新修的柏油马路通向村寨各处,还建了几个不同高度的观景台。只可惜,在这里转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见云散去,藏寨的全景总是看不到。但这云雾缭绕的藏寨也颇有一番风情。

  现在是夏季,若非红白黑黄的藏房点缀,这满眼的绿色也是单调。如果到了秋天,草木金黄之时,这里想必更加漂亮。从视觉效果,夏天是最不适合风光旅游的季节。

山上俯瞰小金川

  据说,丹巴甲居藏寨曾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古镇”之首。我觉得评委魄力不够大,再怎么说也应当是全世界最美。相近的东西,还可以评比之最,比如我们几个站一起品评谁最丑。不同文化、地域的乡镇,怎么可能进行横向比较?如果你相信有个中国最美的女人,或者啃过中国最美味的那一头大蒜,就可以相信真有排名第一的最美风景。这种旅游的噱头真就是用来骗游客的。你若是问问住在这些村里的本地人,他们自己都不信。

  最美的风景你永远见不到,因为它只存在于未来的远方。

  同样是山坡云雾和房屋,很容易让人想起庐山。这藏寨和庐山别墅群相比,至少低了三个等级。当然,文化不同,不应该将两者相比。甲居藏寨挺好的,也值得来看看,但这儿的风景真没那么夸张。

  我只是讨厌那个“最”字。

房前玉米地

  中午离开丹巴镇,三辆车同时出发,驶向海拔更高的远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