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为都昌游记的第三篇,前两篇分别是南山、鹤舍古村。 都昌旅游的去处,除了南山,最有名的就是老爷庙了,甚至后者的名气更大些。南山的成名来自于苏轼,老爷庙则来自于朱元璋。 任何一个景点,只要有名人效应,就会熠熠闪光。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说的很明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即使是陋室,“谈笑有鸿儒”,就是“何陋之有?”。若“来往’皆’白丁”,那就是牛棚。 老爷庙的名气,还不仅来自于名人,这里还有着诡异的传说,曾一度是东方神秘之地的代表。 老爷庙在鄱阳湖畔,隶属都昌县多宝乡。它与庐山隔湖相望,对面是九江地区的星子县。
大约在十二三年前的春节,朋友带我来多宝乡,也顺便拜访了老爷庙。那时候通往多宝乡的道路蜿蜒、破碎,我坐在七座丰田商务车的后排,脑袋不停地向车顶棚撞击,印象深刻至极。 现如今,前往多宝乡的县道已经相当通畅,路面质量甚佳,驾车从鹤舍古村到多宝乡,只要半个多小时。 除了道路,那一年在多宝乡印象更深的是夜晚,冬日里,漫天繁星,如此密集而闪亮,你会觉得摘星星的童话不是编的。这样的星空只在存在于年少的记忆中,离开多宝乡后,再也没见过。以现在的全国性空气污染环境,即使现在在多宝乡,也不可能复刻了。 多宝乡的风力发电机 从多宝乡到老爷庙那一段,新铺了高承重的水泥路。 需要高承重的原因在于,这条路上跑着很多载重大卡车,从老爷庙方向开出来的卡车上装满了黄砂。 笔者最早从事的专业是铸造,通俗的说法就是翻砂。我们的大学课本上就写着,国内铸造用砂(型砂)中最有名且质量最佳的有两个:北方的内蒙古通辽的大林砂和南方的江西九江的都昌砂。都昌砂就出在老爷庙附近。 靠近鄱阳湖,眼前就出现了连绵不绝的黄色沙山。如果这里的湿度没那么大,去掉植被,应当是个挺好的沙漠旅游景观。 注:“沙”与“砂”的区别是,自然风化的细颗粒为沙,沙经筛选或通过岩石破碎加工为砂。故而产地为沙,工业用为砂。 沙山上立着很多风力发电机,应当是近些年安装的。后来了解到,这里是鄱阳湖畔最大的风力发电基地。鄱阳湖的这一段是个巨大的风口,对面的星子就以风大而著称,应是由于庐山对南风的阻挡造成的。 这里的风,也是将老爷庙变成神秘之地的根本原因。
转过一道道弯,绕过一座座沙山,就到了老爷庙附近。 公路的尽头,并非一片庙宇,而是一个废弃的工厂。这就是昔日的都昌型砂厂,专供工业铸造用砂,当年的都昌的“沙”就是在这里经过筛选、清洗变成了“砂”,源源不断地装入货船和汽车,送往全国各地。在我本人毕业后从事九年的铸造工作中,一直使用这里生产的型砂。
几无完整的门窗,长满青草的院落,四处是锈蚀的机械,墙上依然有残留的标语,甚至,树木已经长在了屋顶。 这废弃的厂房让人感觉到太亲切了。从小就生长在这类地方,毕业后在军工厂工作多年,这一刻就像是走近自己的老家,那些在经济大潮中彻底被冲垮、抛弃的国企和乡镇工厂。
后来,都昌的朋友告诉我,这个企业并没有倒闭,而是搬迁到了别处。
这里让我想到了贾樟柯的电影。现在的城市里已经很难得看到这种安宁的衰败与死亡,有极佳的影像效果,令人着迷。只可惜,因为时间紧迫我无法长久流连,本想第二天再次前往,结果遇到大雨的阻隔,挺遗憾的。
穿过这废弃的砂场就是老爷庙。 老爷庙是个道观,标准称呼是“定江王庙”,写在门楣上。老百姓将王爷称为老爷,故而才有老爷庙的叫法。现在,庙前面立着的牌坊上面又写着“显应宫”。如果从道观的规矩来看,叫着“庙”显然不太规范,“宫”更合适些。
与老爷庙的名气相比,这道观的规模实在是小得可怜。它建在湖边的石壁上,门口的石阶略显陡峭,入门之后,迎面是只很大的石制龟鳖类动物,驮着一块更大的石碑,上书“加封显应元将军”几个大字,据说是朱元璋的御笔。看到这么完美的石刻,你如果相信朱元璋还能借尸还魂到现代来题字的话,这就是真的。 元,也就是鼋,通俗的说法:王八。这位王八将军就是老爷庙的由来。 昔日,朱元璋与陈友谅为了夺取天下的性命相搏就在这鄱阳湖上,谁赢了谁得天下。 与水盗出身的陈友谅相比,鄱阳湖大战中朱元璋开始时几乎是屡战屡败。据传说,有一回他又要被干掉了,结果从湖里冒出来一只巨大无比的王八,驮着他渡过了危机。靠王八帮忙夺取天下的朱元璋怎能忘恩,当了皇帝后来特别敕封了这元将军,建了“定江王庙”。
与贵族出身的唐宋建国皇帝相比,纯土鳖朱重八(朱元璋的原名)真的是底气不足,所以总搞些这种神神怪怪的东西以彰显其不凡,与小流氓出身又号称自己挥剑斩白蛇的刘邦是一个档次。庐山上面现在还有个御碑亭,也是朱元璋号称有位神仙叫“周癫”,在鄱阳湖大战中显了神通。颠就是疯子,疯子王八齐助战,夺不到天下那真是怪了。
老爷庙如果仅有朱元璋的故事,其实也算不得怎样,它更出名的在于,这位神怪王八可怪异,几百年来折腾个没完没了了。 记得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在一个餐馆的墙上看到一幅名叫世界神秘之地的地图,在世界地图上标注出那些出了名的诡异之地,比如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复活节群岛等。那个时候,特别流行这种东西,还有气功、特异功能等等。 地图上的东亚区域,只有一个神秘之地,在江西省北部,标着:“都昌老爷庙”。那是我第一次听说了这个享誉世界的神秘之地,老爷庙又被称为东方百慕大,以莫名其妙的水难而著称。关于这里的传说实在是太多了,本文不再复述,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 昔日,行船到此,船工们都要上岸焚香烧纸,牺牲祭奠,乞求元将军的保佑。即便如此,千百年来依然沉船无数。这王八着实是厉害。 我曾对此将信将疑,后来问过一位同校的老师,他从小在都昌长大。这位老师很确定的告诉我,这个死亡之地的传说是真的。他在年少时坐船过老爷庙,突遇大风浪,险些沉船丧命。
因此,老爷庙曾经被炒得很热,有关部门还组织了科考、探险等等,近些年,神秘现象已经不是热点,老爷庙的被关注度也在下降。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在不沉船了。难道是王八将军也搞起来和谐社会了? 其实,以笔者分析,这老爷庙一点都不神秘,稍微有点科学知识就能明白。 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全江西95%以上的河流都汇到鄱阳湖,最后通过这一段最狭窄的水道流向长江。昔日,这里必然水流湍急,深不可测。 更特别的在于,在这鄱阳湖的咽喉之处,水道陡然之间拐了个120度的大弯。想想前面图片上的风力发电机,这个拐弯处正是鄱阳湖流域风力最大的地方,简直就是个风洞。
早年的内河船只都是木质,吨位小,不抗风浪,而且还是以风帆为动力,在这湍流之处遇到急弯,很可能风力猛然加大,最要命的是风向陡变,转帆都来不及,想想是什么结果吧。很多人觉得老爷庙很神秘,就在于将鄱阳湖想象成很浩瀚的定势思维。你若将其想象成江河(鄱阳湖在这一段就是江河,极为狭窄),就可以理解。这样陡弯,在昔日就是航运的灾难。 现在的鄱阳湖水面已被围湖造田减少了大半,再加上这些年气候变化,降水量远不比当年,老爷庙前的水流已经极为平缓。此外,如今湖面上都是柴油动力的大型铁壳货船,再大的风浪又能怎样?王八将军再威武,也啃不动这种铁家伙。 老爷庙的神秘,就是这么简单。 现如今,只有那新造的“东方百慕大”招牌挺立在湖边,残忍地向着来往的船只炫耀着这里曾经历的哀鸣与死亡。老爷庙内那同样也是新造的石头大王八闷声不响地趴着,漆以红黑二色的身躯上是否还凝聚着逝者的冤魂? 东方百慕大招牌 进入老爷庙的大门后依然需要攀爬陡峭的台阶。前面说过了,与其名气相比,老爷庙其实不大,或许这也是道教衰落的典型标志吧。主殿很小,供奉着三座神像,我没看懂是哪里的神祇。对面的副殿,供奉的是朱元璋。 我到老爷庙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左右,只有零星的游人,殿内冷冷清清。右边的侧门走入一位中年庙祝,前来收拾香炉。这道人待人极为冷淡,听口音是东北人,看容貌更是和我一样的鞋拔子脸,典型的东北人长相。这老爷庙看上去也不会有几个道人,或许这位就是馆主,但为何会是东北人,不解。虽然是老乡,这么冷淡俺也不好意思套近乎。
据说这里的签极准,是老爷庙名气之所在。九江很多人专程前来就是为了求签。我有一个朋友对易经颇有研究,多次对我详述老爷庙的灵验,让我感觉到他当年做生意的时候只要正月十五来抽个签,然后一年里只要混日子就行,反正时运已经定好了。 十多年前是两块钱一个签,现在则是以运气付钱,抽到上签交钱多,若是倒霉不收钱,这有点赌博的意思。 平日里遇到这种地方我是不会抽签的,这回决定抽个。抽完报数字,那东北道人头都不抬,冰冷冷地道:“20!”原来是大吉签。不需要别人解我也能看懂,意思是年轻时候有失落,以后是越老越爽,这简直是太合我意了。
其实以前在老爷庙抽过签。十多年前,我和亲戚朋友前来,当时我带着女儿,一位亲戚带着儿子。图个开心我们让小孩子们去抽签,拿回来看,居然都是求子签。朋友的签很明确:没问题,就是生儿子!我的签也很明确:第一个是女儿,别担心,后面是儿子。 不服不行,老爷庙的签太准了。 古训:“不孝有三,不生儿子比天还大”。有了这么灵验的指引,那就信心百倍地再生一个吧,结果,我就有了二女儿。 老爷庙的签,让我说什么好呢?
品尝本地饮食是旅游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都昌游记的结束篇,最后来谈谈吃。这一段应当写在县城南山的那一篇,当时忘记了。这回在都昌有人招待,吃的还算是不错。只是因为同座熟人不多,不好举着相机拍摄,故而没两张像样点的照片。 都昌县一半被鄱阳湖环绕,自然是个鱼米之乡,这里是全中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基地。不过珍珠那东西咯牙,不易咀嚼,来都昌还是吃别的水产品为好。 都昌过江鱼 都昌的鱼,最有特色的是体积很小的银鱼,一到两寸长。活着的银鱼是几近透明的,出水即死,晒干后变成不透明的白色,只有一对针尖般黑色的小眼睛依然闪亮,彰显着对生命的不甘。 都昌的银鱼最适合做汤,肉质绵软中带着柔韧,很鲜。 都昌银鱼羹(银鱼、猪肉末、红薯粉) 此地的另一种特产是豆参,所谓豆参就是过油、晾干后易于长期保存的豆腐条,很多地方都有。不过都昌的豆参确实与众不同,用来做汤、炖鱼、烧肉,久煮不烂,有一种特殊的豆香,不知这豆腐是用什么工艺制成的,很好吃。 豆参炖鱼 银鱼和豆参这两个特产很不错,除此之外,都昌有特色的菜式并不多。 然而,这里毕竟是个被鄱阳湖环绕的鱼米之乡,如果你喜好淡水鱼鲜,来都昌品尝,那口味是不必说的。 都昌,下回再来。 浔游记之都昌篇,至此结束。谢谢观赏。您若欣赏,请转发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