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开了这个号,用本名也是怪怪的,我总是不会起名。这个号陆陆续续发了几个系列,也有接近300篇文字。六年了,怎么也写了50万字以上,都是完全原创的文字的照片,挺不容易。 关注者不多,只能怪自己水平太差。 写得辛苦,又没有多少读者,总有些不甘。于是,在一年前入驻了那些主流自媒体网站,比如头条号、百家号、网易、豆瓣、知乎等等。一稿多投,脸皮厚点就行。这其中很多网站我以前从来不看,没时间。 发的是《寻味中国》系列,开始的时候,阅读量挺大,让我很是开心一会儿,后来就不对了,看的人越来越少。 慢慢地我琢磨出来,除了自己水平不行,做的不太用心,不肯跟风外,还没有顺从自媒体网站的推荐机制,如果你不符合那一套规则,你的文字也没有机会得以展示。 这套机制比较复杂,本文不详述。其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就是文章的标题。吸引人的标题是什么样的,各位打开那些网站App看看就知道了,有套路的。 很难接受那种标题,平时在朋友圈里看到,也从不打开看,觉得低俗。当然不同的网站风格也有差异和变化,知乎以前挺好,现在也开始往标题党走。 毕竟是码字的,这么下去也是难受。有些自媒体网站可以起双标题,我也做了尝试,上图这种,加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还是那几个稀稀拉拉的读者,也真是难受。 于是我尝试改变,选了那篇安庆胡玉美辣酱的文章,先拿头条和百度号做试点,结果是大大出乎意料。 正文一字不差,不同风格的标题,阅读量和推荐量差了几十倍,而且上了城市热议榜。 仅仅是一个标题的差异么?或许不仅仅是,这篇文章有安庆人的痛点,毕竟曾做过省会,毕竟有过辉煌。我觉得自己写的也还算行,从18岁开始的回忆,文字也是真诚的。 于是我开始搞出一些抓人眼球的标题,也没有都成功,但差距还是明显的。 注:以今日头条为例是因为可以做双标题数据对比。 能起出上图那种名字,我觉得自己很恶心。 值得分析的是,一年前不当标题党,阅读和推荐量也还行。现在做了标题党,想方设法呐喊招摇,也就只能接近一年前的传播水平。如果还用那种老套的名字,更是门前冷落。 是我不理解规则还是规则又已经改变? 是否大众传媒就只能接受标题党,这是阅读平民化的必然? 每个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被更广泛地阅读,每个作者也都有自己核心诉求,有的是名利,有的名誉,有的是梦想,更多的却是杂合,自己也未必知道,什么是核心。 一些自媒体网站即将关闭双标题功能,我必须做出选择:是否做个标题党? 最近写的一篇文章思路总是理不好,写点自己困惑,也算是倾诉吧,希望关注我的您给个建议。 谢谢,您的阅读才是我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