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385期 | 外国寓言欣赏】 夏巴尼•罗伯特 || ​寓言五则

 昵称JDTWtBsL 2020-09-12

2020年9月8日  第385期


欢迎关注  欢迎投稿  欢迎转载

一个专注寓言文学的公众号

外国寓言欣赏

前言

偶然翻看一册《世界文学》(1979年第2期),见有坦桑尼亚诗人夏巴尼·罗伯特的五则寓言,便撇下其他篇章,直奔寓言而去。

夏巴尼·罗伯特并不以寓言创作为主,但读了他这五则寓言作品,感到非常精彩。于是便有了一个想法:在《寓言文学公众号》里不定期推出一些国外的寓言作品,供朋友们阅读欣赏。希望朋友们能喜欢,也给予大力支持。

夏巴尼·罗伯特

(坦桑尼亚)


作者简介:夏巴尼·罗伯特(Shaaban,Robert,1909~1962),又译夏班·罗伯特,坦桑尼亚斯瓦希里语诗人,小说家,语言学家。信奉伊斯兰教。他创作了20多部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寓言,并整理了一些古代的史诗。代表作有《随笔与诗歌》、诗集《非洲人之歌》以及自传《我的生活和五十岁以后》。他以质朴简练的笔触,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关切和对祖国 、对非洲的热爱,谴责殖民主义的压迫与欺凌,寄托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夏巴尼的小说影响较大的有《可信国》和《农夫乌图波拉》。前者以象征手法描写天国的人们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控诉,要求伸张正义和法制,借以抨击殖民主义的残暴统治与愚民政策;后者写主人公与两个女子的恋爱,反映了民族独立运动影响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可喜变化。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宿命论的观点。 


作品欣赏

寓言五则
文/夏巴尼·罗伯特

译/张治强 

蟾蜍和马陆


     一次蟾蜍问马陆:“我总是在水里生活,为什么身体却不如你的干净?”

 马陆回答说:“我出生的时候,妈妈烧了一锅开水,……”

 蟾蜍性情急躁,没等马陆说完,就打断了它的话,问道:“水开后,你跳进去了吗?”

 马陆原想说:等开水晾温后,妈妈给它洗了一个澡,然后又给它身上抹了一身油,他的身体才总是干净的。

 但是,蟾蜍根本没让马陆说下去,又接着追问道:“你跳进去了吗?”马陆无可奈何,只好回答:“是的,跳了!”

 赡蜍回到妈妈那里,要热水洗澡。炉子上的水一开,她就急不可耐地跳进锅里,随即又从锅里跳出,可是全身已经差不多被烫伤。伤愈后,它就变得满身斑斑点点、疙疙瘩瘩的了。

野兔和猎人

 野兔和其他动物共同生活在一片青草地上。一天,有信儿说猎人次日要来狩猎。消息传开,所有的动物都聚集在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来对付猎人。
     除野兔外,其他动物都主张一旦猎人追来就拚命逃跑,野兔却独具己见。它建议猎人追来时,各种动物轮流跑。但是,它的意见没有得到赞同。夜里,野兔们自己商议,决定各自躲进一片灌木丛,以轮流跑的办法来对付猎人。
     第二天拂晓,猎人带着猎狗来了,首先惊动了野兔。第一只野兔刚要跑,就被猎狗和猎人紧紧追上。当野兔跑累了,就按预定办法一头钻进灌木丛;第二只野兔随即从灌木丛中窜出来,继续狂跑;从第三片灌木丛又蹦出第三只……。猎人一见野兔就追,却不知每两分钟过后,他所追逐的是另一只野兔。就这样,野兔的车轮战术弄得猎人和猎狗疲惫不堪。它们度过了灾难。而其他动物由于无目的地乱跑,大多没有逃出猎人的掌心
 

鬣 狗 

 鬣狗有幸同时被两个城市邀请参加午宴。天一亮,鬣狗兴高彩烈地跑到第一个邀请它的城市,看到屠夫正在宰牛,它没有等,急急忙忙跑向第二个城市,到了那里,看见厨师正在淘米。这时正是清晨八点钟。它又飞快地跑回第一个城市,只见炉子上正在煮饭,还没有做熟。它片刻未停,再奔往第二个城市,到了那里一看,仆人正在给一个个座位铺席;它没有停留,这时钟正指着十点。它又返回第—个城市,但见人们正在盛饭,它又第三次赶到第二个城市,看到奴仆在擦盘子,它一分钟也没等就又匆匆离去。这时已是正午十二点钟。它由于不停息地往返三次,饥渴劳累,嘴里不断地滴着口水。它第四次来到第一个宴请它的地方,客人正宴罢散去,再到第二个宴请它的地方,人们也已酒醉饭饱,这时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两处丰盛的宴席,鬣狗都没吃上,最后只好舔点儿残羹剩饭充饥了事。

一棵大树

 一棵大树,上面有鸟巢,下面浓荫蔽日,是动物栖息的场所。每当飞禽走兽在这里歇息时,大树总能听到一些关于它们旅行的消息。听得多了,大树也有心想到外国去参观参观。她请求飞禽带她去,由于她没有翅膀,遭到拒绝。她于是去请求走兽,又因为自己没有腿而被拒绝了。 
     飞禽和走兽不带大树去是有道理的,然而大树并不因此灰心丧气。她没有被困难吓倒;飞禽和走兽不肯帮忙,她就自己想办法。于是,第二年她除了长叶子还结了第一批果实。大树结的是一种又漂亮又甜蜜的水果。她把种子巧妙地包在果肉里。

  从此,大树靠飞禽走兽传播种子,旅行了世界各地。

蚊子和大象

 有一个古代传说,说的是一只蚊子和一只大象在一起生活的故事。大象和蚊子之间有着亲密无间的友谊。大象没有现在这么肥大,蚊子也不象现在这么瘦小。它们两个长得一模一样,就象两个同样大小的硬币。
     一天,大象建议蚊子最好到有森林和湖泊的地方去安居,因为森林里有大量的植物可作饭食,湖泊里有足够的水供饮用和洗澡;它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那里生活。
     蚊子轻蔑地瞥了它的朋友一眼,捧腹大笑,笑得差点儿倒下,然后说道:“我不是靠吃森林里的植物,也不是靠喝湖水长大的。吃这些东西,到什么时候才能长胖呀?我要吃人肉,喝人血。永远靠人的膏血生活。” 
     于是大象到森林里自由自在、安宁、快乐地生活去了。蚊子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它迁到了人们居住的城市。在那里蚊子随时都能遇到人要打死它。虽然蚊子得到了肉和血,但是并没有胖起来.由于心情不愉快,不安宁,直至现在它仍是一个瘦弱的小动物。 

摘自《世界文学》

1979年第2期

夏巴尼·罗伯特语录

1



童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人的品性在童年开始形成,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童年时的所学与所为。




2



你虽贫弱,我却不将你嫌弃。对于任何别国,我的心毫无寄托。它们再好呵,也不过是浮表的装饰,我安于贫困的祖国。




3



错误是有益的一课,每个人都要细细读。细细读呵,把它读通,读通它呵,你才会成熟。有错而不反省,只能是糊涂加糊涂。




 2.凡投稿者请先关注“寓言文学公众号”。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及个照。用邮箱投稿,以便下载选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