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中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医馆737 2020-09-12

其实学中医最好的老师是兴趣,只有喜欢才能学得好,这只是第一步。悟性也非常重要(可惜自己比较愚钝),中医是多纬度的哲学,悟性不够很难入门。学中医还需要有一个或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很有幸跟我国著名的中医大师奚耀政(江湖人称正三帖,三付药而效)相识,两人亦师亦友,大师教会我用《道德经》解释《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里面很多悟不透、猜不到的精髓用《道德经》一解立马就豁然开朗,就是《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一种明乎若见苍天的感觉。

小时候爷爷、父亲都督促我读内经,只是读我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我问也不告诉我(二十多年过去了我才明白不告诉我的道理),只是说坚持读会有一天明白的(希望我自己悟),也不给看翻译版的内经,直到在《广西中医药大学》读本科我的老师李志庸教授(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我国著名医史文献学家、中医学家郭霭春终身教授亲传弟子之一)告诉我他悟出的《黄帝内经》就一句话,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我之前认为能总结《黄帝内经》的是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自我感觉跟老师还是有几个档次的差距。

可能学中医就是如此的坎坷,我跟奚耀政大师认识有十四年了,大师是我已知的中医悟性最高的一个,可谓是及其高,长江以南出其右者寥寥无几,方药、正骨、针灸样样精通。初识我们并没有深入谈中医,进年来我临证颇有疑惑,大师点拨我用试用《道德经》介绍《黄帝内经》我才恍然大悟。才真正明白恩师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涵义。

明白了阴阳,《雪心赋》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黄帝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明白了脾胃,《黄帝内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揆度以为常也。脾胃行的是天道,不求回报也就是《道德经》天之道,利而不害。所以治病时一定要调好脾胃,不能轻言攻伐而伤了脾胃。

明白了用中药攻伐之时,怎样结合《孙子兵法》欲擒故纵。《道德经》欲歙固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姑与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比如用药降肺气,怎么用肃降的药降不下浊气,可以用一点点升的药,让清气上升,浊气就会降下来,从而解决顽固性疑难杂症。

明白了病是怎么好的,《道德经》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令而自均。任督二脉一通,浊阴从任脉而降,清阳随督脉而升,周天一循环,身体便回归原来正常的状态了。即《道德经》所说的复归于婴的状态。等等……我也明白了长辈的良苦用心,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探索、去悟的,长辈可以点,但不能点破,点破就没有意义了。其实这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已经有几十次了,但每次回头想上一次悟的东西都觉得很浅,只有不断的读经典才能不断的有收获,否则就像《阿房宫赋》所说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学中医读经典其实是一种快乐,我累的时候会读一下《黄帝内经》,读了会觉得很享受。让我想起一首歌唱的:确认过眼神,遇见对的人。学中医就像《游褒禅山记》一样,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今晚写此文也是想告诫学中医的年轻人,中医本科五年毕业其实只是学习中医的开始。中医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中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中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