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色拔膏棍知多少

 369蓝田书院 2020-09-12

黑色拔膏棍是赵炳南老先生在1958年吸取了前人的经验,不断摸索、改进而成。拔膏疗法也是赵老特色疗法中的一种,临床中用于治疗皮肤增生性疾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性毛囊炎、结节性痒疹等多种疾患,常可取得良好疗效。为了进一步研究黑色拔膏棍的药理作用,我们选取了既往治疗疗效肯定的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慢性局限性湿疹、寻常疣、跖疣对黑色拔膏棍进行规范化、开放性临床研究,结果讨论如下:

目前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的治疗主要是应用糖皮质激素类、水杨酸类药物外擦或封包,部分皮损可消退,但停用后皮损反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又可出现色素沉着、毳毛变粗、皮肤感染等激素副作用。而部分患者应用上述药物疗效不佳,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外用药物十分必要。

黑色拔膏棍属于中药硬膏制剂,温热后外贴于病患处。由鲜羊蹄根梗叶(土大黄)、大枫子、百部、皂刺、各二两,鲜凤仙花、羊踯花、透骨草、马钱子、苦杏仁、银杏、蜂房、苦参子,山甲、川乌、全蝎、斑蝥各五钱,金头蜈蚣、白芨面、藤黄面、轻粉、硵砂面等药物组成。经过浸泡群药后,文火煎炸、下丹而成。方中鲜羊蹄根梗叶、鲜凤仙花、羊踯花、苦杏仁、银杏、蜂房、苦参子、大枫子、百部解毒杀虫、祛风止痒;马钱子、川乌、全蝎、斑蝥、金头蜈蚣破血逐瘀、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皂刺、透骨草、山甲通经透毒;白芨面、藤黄面、轻粉、硵砂面硬膏定型。以上诸药性味或热或寒,或辛或苦,具有杀虫、除湿、止痒、拔毒提脓、通经止痛和破瘀软坚之功效,可攻坚积、散解聚,治疗顽痹死肌。临床中主要适应于皮肤湿热毒类疾患(如带状疱疹神经痛,多发性毛囊炎,结节性痒疹等)、皮肤增生性病变类(如寻常疣、鸡眼、胼胝、甲癣、瘢痕疙瘩、神经性皮炎,局限性银屑病静止期,手足癣、颜面盘状红斑狼疮等)和白癜风、限局性硬皮病、聚合性痤疮等,既往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黑色拔膏棍是赵老宝贵的经验,也是我科特有的治疗方法,根据以往研究显示:此药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利于促进其化脓的形成及炎症的吸收,并可密闭皮损软化角质层,使之剥脱,促进皮肤的代谢而治疗上述疾患。在观察19例瘢痕疙瘩的治疗中,6例痊愈,4例显著好转,5例好转,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8%,平均疗程为10个月。而在4个月以内的鸡眼治疗中,使用2周后均可以脱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此次临床研究选取了慢性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寻常疣、跖疣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疗前、疗后比较。在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损症状、瘙痒程度方面均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为87.3%,而且皮损越肥厚,效果越好,说明本药有着强大的剥脱角质,改善循环,减轻瘙痒的作用。本药在改善皮损面积方面不甚理想,经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皮损不能完全消退,这提示我们不仅内服药物要辨证论治,外用药物更需要辨证使用,当使用某种外用药物将皮损改善到一定程度后,应酌情更换更适合的外用药物以助其皮疹消退。本项研究中,3个月后随访3例痊愈患者均未出现病情反复;在治疗寻常疣、跖疣方面,总有效率为51.3%,可以有效减轻跖疣患者的皮损疼痛感,且治疗过程无创伤,不影响患者行动,为治疗寻常疣、跖疣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方法。

不良反应分析:在本次观察中,出现了10例不良事件发生,主要表现为水疱、瘙痒加重,有1例出现原有皮损加重明显,经治疗后好转。分析其原因,主要为1.对本药物成分过敏,由于本药物成分较多,且有部分虫类药物,故可以导致皮肤过敏,应在以后的治疗中密切观察,一旦过敏立即停用;2.选取皮损不当,经过观察,我们发现本药物对斑块型皮损效果明显,对丘疹簇集的苔藓化皮损易出现红斑、水疱,由于丘疹簇集的皮损留有少量正常皮肤,故易受本药物或温度的刺激,产出不良反应;3.操作不当,由于本药物需要加温后外用,而目前温度控制由操作人员凭主观判定,每个患者的皮肤温度耐受力不同,一旦温度过高就易出现烫伤,因此在今后的治疗中应加强操作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并应用客观指标控制加热的温度,避免烫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另外,在治疗中,我们发现出现水疱的2例患者在水疱消失后,皮损也完全痊愈,这是否与赵老的发疱疗法不谋而合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通过以上研究对恢复后的黑色拔膏棍进行了初步临床观察和探讨,为进一步研究黑色拔膏棍的作用机理提供了临床保障。

------------------------------------------------------------------------

作者简介

徐佳,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硕士,现任主治医师。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10余年,并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临床上善于治疗湿疹、荨麻疹、痤疮、银屑病等疾病,在患者中获得良好口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芩柏软膏治疗进行期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和解少阳法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发热体会》、《清热凉血汤联合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改善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观察》等论文10余篇;参与了多本专业书籍的编写;负责或参与多项部、局、院级课题,具有一定的科研素养和能力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