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606黄葆戉

 田牧 2020-09-12

606黄葆戉

  一、蔗香馆

  伊秉绶于嘉庆二十年(1815)在扬州去世。在中国书法史上,他以改造古隶而占有一席之地。

  伊秉绶成就很高,后来者难与之争锋。古隶再改造出一种新面貌不容易。

  成绩最好的就是黄蔼农葆戉,他是伊秉绶之后的古隶大家。出之门下的学生都称其为“蔼老”、“蔼公”。他是福建长乐青山村人,故号青山农。

  

  他独创一格的书体,人称“青山农体”,室名蔗香馆、暧庐、破钵龛等。

  

  蔼老的“青山农体”,至今下传了两代。他的独子黄聿丰先生从小在蔼老指导下临池,写“青山农体”几可乱真,十五岁就参加了展览。他本职工作是学校教师,所以我们学生都称他“黄老师”。圈外的人经常搞错,圈内是分得很清楚的。黄老师是指黄聿丰先生,不是指蔼老。黄老师人非常好,蔼老去世后,我跟他相处有十几年之久。

  蔼老的孙子黄一知,原为复旦大学苏步青校长的研究生,后留学美国。现在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数学教授,并兼任北大教职。他也是从小临池,到了美国还是推广书法。他和朋友创办了网上书法刊物《翰墨》,还举行过多次书法讲座。这是他在美国开个人书法展时的照片。

  

  这里我把蔼老祖孙三代的作品放在一起,是不是非常像?很明显是一脉相传。中间黄老师写的这一张,还有一段故事。

  

  

  我从小在家长指导下练字,四五岁就开始临帖,每天都要写大楷。这是我十三岁时临帖的照片。读书时因为字写得好,班上出黑板报就是我的事。文革开始,经常有人要我帮忙抄写大字报。那时黄老师虽然和我在同一个校区,但他没有直接教过我,所以互相并不认识。他看见了我抄写的大字报,问人找到我,邀请我去他家,说他父亲(即蔼老)是书法家,可以指导我书法。就这样,我有机会走进了蔼老的家。这一步,改变了我的一生。

  

  蔼老故居在上海新闸路慈孝村,门牌是1312号。弄堂口有蔼老19369月所题“慈孝村”三个大字。从那时起到去世,蔼老一直住在这里。蔼老四十岁就写出了自己特点的“青山农体”。“慈孝村”初建时请蔼老题额,当时蔼老五十七岁。“青山农体”完全成熟,个性鲜明。这匾额在文革时也被当作革命对象,用水泥遮盖掉了。文革后才敲掉水泥,重见天日。

  

  新闸路是一条很幽静的马路,有高大的梧桐树。曾有很多文化名人住在附近,蔼老住宅就是是箭头所指这一所。蔼老夫妇住在二楼,黄老师夫妇住三楼,都有阳台。这就是我青年时代去了无数次的地方。现在我的一些学生到上海,还专门去瞻仰这地方。慈孝村在文革初差不多所有人家都被抄家,唯独蔼老没有。黄老师说,当时也提心吊胆等红卫兵上门,而不知为什么就是没有来,逃过大难。

  

  蔼老故居跟沈尹默先生故居一样,现在已经保护起来。列入上海静安区名人居点,在弄堂口有政府高置的铜牌。中英文两种文字,简要介绍蔼老的生平和成就。很好笑的是,曾有地主中介打出“做黄葆戉邻居”的广告牌。反映出中国社会这几十年的急遽变化。

  

  回头来说黄老师这作品。我去蔼老家,黄老师果然带我到二楼见蔼老。当时我很恭敬地叫了一声:“黄老师”。这实在是叫错了,从辈分来说应该称“太老师”。你想,黄聿丰老师就站在我身边,他是我们学校的教师,当然是“黄老师”。蔼老再长一辈,理应是“太老师”。我很只喜欢“青山农体”,但文革中买不到字帖。我跟黄老师商量,他说家中有蔼老《千字文》原稿。但当时这内容属于“四旧”,批判对象,不好拿出去。我说这样好了,请他写一张毛主席诗词,应该很安全。黄老师点点头,下一次去时他拿出这张作品送给我。我最早临写古隶,就是从这张字开始的。

  

  黄老师非常客气,他把我们视为书友。这作品的落款,黄老师这样写:“毛主席七律《答友人》,应黄简同学索书。写竟自视,呆而不刚,弱而不柔。叨在同窗之应用谊,谅不以敷衍见责也。”

  从他这些话中,你可以看到黄老师的谦虚。问题是在“同窗之谊”,我实在是当不起。成语有“同窗共砚”,说的是同学关系。但他毕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高了一辈。所以我前面说,当初对着蔼老叫老师,不合礼节。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终于有点体会了。

  

  蔼老以蔗香馆为室名,著有《蔗香馆诗稿》等。网上有人写文章说,蔗香馆类似于西方的文艺沙龙,确是这样。蔼老在世时,家中经常高朋满座。

  

  蔼老去世后,黄老师继承了蔼老家风。在文革时期,书画界人士来往蔗香馆还是很多。黄老师长期卧病在床,什么时候去都可以见到他。我们在蔗香馆中,谈论书法、篆刻、历史、时事……其中还谈出了一些重大的事情,如上海《书法》杂志的创办。最初的计画就是周志高和我去黄老师家商定的。经过紧张的筹备,一九七七年《书法》创刊号面世,发行量四十万本。接下来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书法评比,第一次全国书学理论交流会。催生了成立全国书法家协会和第一届书法国展,一浪接一浪。陈振濓《现代中国书法史》把《书法》创刊誉之为“当代书法起步的基点”,所谓“十年书法大潮”,与蔗香馆几个年轻人有重要关系。

  二、青山农体

  以前我给大家介绍过吴昌硕论晚清篆书的一段话。他说近时作篆,莫友劳神用刚笔,吴熙载用柔笔,杨沂孙用渴笔。书写古隶不大用渴笔,刚柔之分是有的。

  

  

  伊秉绶和蔼老,就是一刚一柔,两个人的风格很不同。

  

  伊秉绶不怕平直,而且有时故意强调平直,人谓之犹如钢棍,不屈不挠,分寸不让。蔼老的线条是有弹性的钢丝,外柔而内坚。

  

  伊秉绶在福建影响很大,蔼老很推荐他的作品。郑逸梅先生《艺林散叶》记载:“李拔可喜藏伊秉绶书,榜其室为'墨巢’,因伊别号墨卿也。其初,李本不知伊书之佳胜。一日,闽人某,以伊秉绶及郭尚先字轴求售,黄蔼农适在旁,劝李购之,李心殊不欲,以碍于情面,斥五十金以易二轴,张之于壁。越日,陈叔通至,见而大赏,谓墨卿之书得汉隶真传。李喜,乃广事收购伊书,积存较多,且以所藏由商务印书馆用珂罗版印成册,从此伊书身价十倍。”

  李拔可是商务四老之一,陈叔通担任过商务总务长,而蔼老为商务印书馆美术部主任,都曾同事。蔼老虽为伊书知音,但他却是从汉隶入手的。

  

  蔼老遍临汉隶,然后逐渐化为自己一体。如这四屏条,从右开始第一张临《夏承碑》,第二张临《衡方碑》,第三张临《史晨后碑》,第四张临《孔羡碑》。我所见过的远不止这四碑,蔼老临过的汉碑非常多,还有《西狭颂》、《鲁峻碑》、《娄寿碑》、《郭有道碑》、《华山碑》、《礼器碑》、《尹宙碑》、《张迁碑》、《范式碑》等等。

  

  有些人推测青山农体的出处,说来之于《衡方碑》,这里我把《衡方碑》和他的临本做一对比,看起来确实有点像。

  

  也有人说出之于《戚伯著碑》,字皆方形,而且波势非常小。

  

  蔼老临汉碑,有一些是完全照着原帖来写的,如这张《礼器碑》,波势很明显,间格安排都跟原作接近,表现出极好的笔墨根底。

  

  所以我们现在看蔼老的作品,有古隶,也有汉隶。如这一张《集放翁句》,波势就比较明显,接近汉隶。但他大多数作品是汉隶,写法跟此不同。

  

  如临《尹宙碑》,伊秉绶怎样临呢?望之根本不一样,一点一画都不像。初学者临帖,要和帖上的字尽量相似,这时帖为主,你为客;而对于创作者来说,就要拉开距离,改为帖为客,你为主。伊秉绶临写字帖,只是取其大概,甚至令取其字句而已。

  

  蔼老临《尹宙碑》,跟伊秉绶差不多,也是用自己的《青山农体来临的,反客为主。

  专题课程讲创作,我讲过吴昌硕怎样改造《石鼓文》,现在讲伊秉绶和蔼老改造隶书,各位要好好想一想。

  

  我还要指出,蔼老的创作,源头不仅仅是隶书,他还在篆书上下过功夫,多方吸取,方成大家。有一次我在拍卖会上看见一面铜镜,想起蔼老临写过汉代镜铭字,这也可以说是青山农体一个来源,非常相近。

  三、临习注意

  3.1执笔

  蔼老执笔不是伊秉绶那种龙睛回腕法,而是普通的五指共执。也就是韩方明所说的“执管”法。

  

  照片上是写大字,大字要动上腕。所以手腕提得较高,你写小字就不用。

  

  这是我在三楼阳台上拍的黄老师写字照片。你可以看到老师有一个大砚台。他写的是杜甫诗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对联写完后,老师拿了一张小点的纸,斟酌落款字句。所以这照片不是在运笔,而是停笔在想。可以清晰地看到黄老师的执笔姿势,跟蔼老一样。

  3.2起笔

  古隶起笔,上次在伊秉绶课中讲过了,基本上都是圆头。

  

  我来具体分析一件蔼老的作品,看看他的用笔。这对联在香港拍卖,四言对联八个字,成交价是81000港币,平均一万港币一个字。想想蔼老生前清贫的生活,真是感慨万千。当年黄老师卧病在床,需要一个冰箱都很困难啊。这对联每字大约是15厘米见方,写在熟纸上。用高清照片拍摄,可以清楚地看到蔼老的用笔。

  

  起笔大多是圆头。很小的点,驭锋下笔就可以,不需要来回转圈。这一横的起笔,就是蚕头。上次讲过反时针两圈或顺时针一圈皆可。如果毛笔很大,只要原地揉搓一下就可以。

  3.3行笔

  蔼老行笔,手腕微微摇动,屋漏痕。尤其是长画,跟伊秉绶一样用战笔,但振动幅度不大。一撇是不大用振的。

  

  3.4收笔

  一级课程讲过,收笔有三种:断尾,“九用”称为挫笔收,如这三笔的收尾。

  

  圆尾,“九用”称为顿笔收,如这两笔收尾。尖尾,“九用”称为揭笔收,或者说出锋收。波势也属于出锋收,但尖锋很小。

  如果所用的毛笔大,未必收出一个尖。这时候笔锋可以来回一下,先按再揭。雁尾意思到了就可以,未必一定要尖利。顺便提一提,伊秉绶的“口”接近真书,有时候上面大下面小。蔼老的“口”近隶书,除非同时出现两个“口”。平时是上下一样大的,四方形的。

  

  3.5用帖

  临习蔼老的字,建议各位从《千字文》入手,连落款一千零八个字,临熟了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文革中,当抄家破四旧的风过去了,黄老师把蔼老《千字文》原稿借给我,临习一个月。并且特意关照说,这是蔼老四十左右的作品。蔼老叮嘱临写时要粗壮一些,厚实一点。横竖不必一样粗,竖画粗过横画有醒目之感。前面“慈孝村”那三个字就是非常厚实的。

  文革后,我所见的蔼老《千字文》有这三种,很容易买到,可惜都是缩小印刷的。建议各位临写时放大点,太小写不出笔力。

  

  伊秉绶小字字帖,我介绍了《虞仲翔碑》。蔼老也有小字作品,名《谢友庵先生家传》。这种大小用来题签条非常好,可以留意。

  

  

  写扇面也要用古隶小字,蔼老和黄老师的扇面可称一绝。只要《千字文》打下根底,缩小也就水到渠成。

  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