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佛谱·卷第四》十六特胜

 天地虚怀xia 2020-09-12
 谱曰:十六特胜者,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徧身,五除诸身行,六受喜,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

此十六法,亦名阿那波那念(此翻遣来遣去)。言特胜者,从因缘得名;如外道等,并能修得四禅四空,而无对治观行,故不出生死。此十六法,有定有观,具足诸禅,能发无漏,故名特胜也。

若以十六法横对四念处,每念处有四法,共成十六。此易可知,今约竖对三界,以明修证之相。

一知息入、二知息出者,对代数息也。行者调息绵绵,一心依随于息;息入时,知从鼻端入至脐;息出时,知从脐出至鼻;如是一心照息,依随不乱。尔时,知息粗细之相;知风、喘、气为粗,息相为细。粗卽调之令细,如守门人,知人出入,亦知好人恶人;知好则进,知恶则遮。复知轻重、滑涩、冷暖、久近。

复知因入出息,则有一切众苦烦恼;生死往来,轮转不息,心知惊畏。若暗心数息,无有观行,正修证时,多生爱见慢等诸烦恼病(爱者,爱着此数息。见者,谓见我能数。慢者,谓我能数,以此慢他)。

今随息时,卽知此息无常,命依于息;以息为命,一息不还,卽便无命。知息无常,卽不生爱;知息非我,卽不生见;悟无常,卽不生慢。此则从初方便已,能破诸结使,不同数息。以一心依息,令心不散,得入禅定,故名亦爱;觉悟无常,故名亦策;与定相应,名亦有漏;观行不着,名亦无漏也。

三知息长短者,对欲界定也。外凡证欲界定时,都不觉知息中相貌。今此中初得定时,卽觉息中长短之相;觉悟无常,转更分明。证欲界定,故名亦爱;观行觉无常,故名亦策也。

四知息徧身者,对未到地定也。凡外证未到地,直觉身相泯然如虚空。尔时实有身息,但以眼不开故,不觉不见;今特胜中发未到地时,亦泯然入定,卽觉渐渐有身如云影,觉出入息徧身毛孔。亦知息长短相等,见息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无常生灭,觉身空假不实;亦知生灭剎那不住,三事和合,故有定生;三事旣空,则定无依。知空亦空,于空不着,亦爱亦策,如前说也。

五除诸身行者,对初禅觉观支也。言身行者,欲界身中,发得初禅。则色界四大造色、触欲界身;欲界身,根生识,觉此色触;二界色,相依共住,故名为身。身卽觉支,从此身分生观,知身中之法有所造作,故名身行。身行卽是观支,言除者,因觉息徧身,发得初禅,心眼开明,见身三十六物臭秽可恶。尔时卽知三十六物由四大有,头等六分,一一非身;四大之中,各各非身,此卽是除欲界身也。
又于欲界身中,求色界四大不可得,名除初禅身。所以者何?若言有色界造色者,为从外来?为从内出?为在中间住?如是观时,毕竟不可得。但以颠倒忆想故,言受色界触;谛观不得,卽是除初禅身;身除故,身行卽灭也。

六受喜者,对破初禅喜支也。根本禅中喜支,从隐没有垢觉观后生;旣无观慧照了,多生烦恼,故不应受。今于净禅觉观支中生喜,以有观行破析,达觉观性空,则所生喜亦空;于喜不着,无诸过罪,故说受喜。如阿罗汉不着一切供养,故名应供也。

七受乐者,对破初禅乐支也。根本禅无观慧,乐中多染,故不应受;今知乐性空,不着,故无过罪,说受乐也。

八受诸心行者,对破初禅一心支。若根本禅入一心时,心生染着,故不应受。今知此一心,虚诳不实;一心非心,卽不取着;旣无过罪,卽是三昧正受,故说受诸心行也。

九心作喜者,对二禅内净喜也。根本二禅喜,从内净发;以无智慧照了,多生受着。今观此喜,卽知虚诳;不生受着,名喜觉分。从正观心,生真法喜,故名心作喜也。

十心作摄者,对二禅一心支也。二禅喜动,今返观喜性,旣知空寂,毕竟定心不乱,不随喜动也。

十一心作解脱者,对破三禅乐也。三禅有徧身之乐,凡夫得之,多生爱缚,不得解脱。今以观慧破析,知此乐从因缘生;空无自性,虚诳不实,观乐不着,心得自在也。

十二观无常者,对破四禅不动也。三禅为乐所动,故四禅名不动定;凡夫得此,多生常想,心生爱取。今观此定生灭代谢,三相所迁,知是破坏不安之相也。

十三观出散者,对破空处也。出者,出离色界;散者,散三种色。又出离色界,心依虚空;消散自在,不为色法所缚,故名出散。凡夫得此,谓是真空安隐,心生取着。今观虚空处定,知是四阴和合而有,无自性,不可取。所以者何?若言有出散者,为虚空是出散?为心是出散?若心是出散者,过去心已谢,未来心未生,现在心不住,何能出耶?若空是出散者,无知之法,有何出散?旣不得空定,则心无受着也。

十四观离欲者,对识处也。一切爱着外境,皆名为欲。从欲界乃至空处,皆是心外之境。若虚空为外境,识来领受此空,卽以空为所欲;今识处定,缘于内识,离外空欲,故名离欲。凡夫得此,无慧眼照了,谓言心与识法相应;真实安隐,卽生染着。今以观慧破析,知三世识,皆不与现在心相应;故此识定,但有名字,虚诳不实也。

十五观灭者,对无所有处也。此定缘无为法尘,心与无为相应;对无为法尘,发少分识。凡夫谓为心灭,深生爱着,为其所缚。今观此少识,亦有四阴和合,无常无我,虚诳不实;譬如粪秽,多少俱臭,不染着也。

十六观弃舍者,对非想非非想也。非非想,是两舍之对治;从初禅来,但有偏舍,无有两舍。今此定双舍有无,又是舍中之极,故名弃舍。凡夫得此,谓为涅盘,无有观慧觉了,不能舍离。今知此定,亦是四阴、二入(意入、法入)、三界(意界、法界、意识界),及十种细心所等(触、作意、受、想、思、欲、解、念、定、慧),和合所成。无常苦空无我,虚诳不实,不应计为涅盘;旣知空寂,卽不受着也。行者尔时,深观弃舍,旣便得悟三乘涅盘。

然未必须皆具十六,或得三、二特胜,卽便发悟。亦有利根,初随息时,觉悟无常,卽发无漏。由其从初俱发根本定故,名亦有漏;于中观慧破析不着,名亦无漏,一往胜六妙门
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