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喜欢林徽因?林家一门忠烈,三弟血染长空,她的悼亡诗满是泪

 思明居士 2020-09-12

文||王官令仪

为何喜欢林徽因?林家一门忠烈,三弟血染长空,她的悼亡诗满是泪

林徽因和三弟林恒

日寇侵华,外国友人邀请林徽因夫妇出国避难,被他俩严辞谢绝,她甘愿和丈夫梁思成一起,共赴国难,绝不离弃。年幼的儿子梁从诫问:“妈妈,日军打来了怎么办?”

林徽因看似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中国的读书人,总有最后一条路,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你问我为什么喜欢林徽因?就因为她这份坚毅勇敢和不屈气节。

林徽因有很多身份,但她最主要的身份是建筑师和诗人。有人曾问她,为什么那么热衷古建筑考察时,林徽因说:

“这种工作在国内甚少人注意关心,我们单等测绘详图和报告印出来时吓日本鬼子一下痛快:省得他们目中无人以为中国好欺侮。”

只因为日本人嘲笑中国没有现代建筑科学,林徽因就要为国争一口气。只有她知道:“中国建筑为东方最显著的独立系统;渊源深远。”

她身体不好,晚年因肺病常常卧床,但为了我国建筑事业,她和丈夫梁思成跑遍大半个中国做测绘考察,耗尽心血,为了保护北京古建筑不被拆除,更是和当时的北京市长吴晗拍桌子争论,甚至在病重时拒绝治疗,以死明志,不久病逝于北京!

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林徽因设计的,死后她也长眠于此,在这个埋葬着无数革命先烈的地方,她也成了一名忠烈。

你问我为什么喜欢林徽因?还因为她家一门忠烈,无一叛国。

为何喜欢林徽因?林家一门忠烈,三弟血染长空,她的悼亡诗满是泪

1934年夏,林徽因在山西考察古建时与佛对望,一眼千年,满眼慈悲

叔父起义身死,《与妻书》感人至深

福建闽县的林家,是一个书香之家,出来的不是大儒,就是忠烈。当然,之所以能成为忠烈,与读儒家诗书是分不开的,爱国思想印在了他们骨子里。

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和康有为是同科进士,接受新思想,注重新学,不分男女,将子侄们全部送往日本留学,被誉为“中国现代兵学开山祖”的蒋百里,也是在林徽因祖父帮助下出国留学的。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著名的民主革命人士,一生为民请命,资助革命事业,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山东让给日本后,林长民更是义愤填膺,写文痛骂。

1925年,林长民因反对想自任总统的奉系军阀张作霖进军北京,被杀身亡,他去世后,末代帝师陈宝琛写挽联说:丧身乱世非关命,感旧儒门惜此才。

为国而死,林长民毅然是一个爱国志士。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林徽因继承了父亲的铁骨铮铮。

林徽因的两个叔父林尹民和林觉民,同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哥俩与同族的林文,并称为黄花岗“三林”。

尤其是林觉民,与妻情深而仍慷慨赴死,舍身取义,让人无比感佩。

为何喜欢林徽因?林家一门忠烈,三弟血染长空,她的悼亡诗满是泪

林徽因叔父林觉民烈士

林觉民早年留学日本,参加了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在辛亥革命前,在手帕上写下两封感人至深的家书,《禀父书》和《与妻书》,随后参加黄花岗起义,慷慨赴死,这年他才24岁,儿子5岁,妻子陈意映还怀着8个月身孕。

《禀父书》:

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与妻书》:

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为何喜欢林徽因?林家一门忠烈,三弟血染长空,她的悼亡诗满是泪

林觉民《与妻书》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此生已许国,便再难许卿。如果一个人的牺牲,可以换来一个民族的觉醒,那死千百次也无悔。

林觉民虽然深愧于妻子,但他相信身后会有无数仁人志士共赴国难,他临终请求妻子好生抚养儿子,让儿子继承自己为国为民的志向。

在参加黄花岗起义前,林觉民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他说:“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不远矣。”

因为看到了光明,看到了未来,所以对林觉民来说,一人死不足惜,他就是要做那个“先天下忧而忧”的战士。

起义被俘后,林觉民拒不投降,慷慨赴死。

为何喜欢林徽因?林家一门忠烈,三弟血染长空,她的悼亡诗满是泪

林觉民和陈意映夫妻情深

三弟血染长空,《哭三弟》字字血泪

林徽因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比她小12岁,叫林恒。

1925年,父亲林长民被杀身亡后,林恒与母亲就和林徽因、梁思成夫妇生活在一起。

林恒虽是富家子弟,但他一点也不像个富二代的公子哥儿,他聪明好学,有一腔报国热忱,骨子里是有父亲和叔父们一样的血性的,林徽因对这个弟弟很是喜欢。

1935年,林恒考入了清华大学机械系,同年“一二·九”抗日运动爆发,林恒为了抗日救亡,毅然投笔从戎,报考了中央航空学校,成了该校第十期学员。

林恒义无反顾,林徽因大力支持,她懂自己的弟弟。

1940年林恒毕业时,全级125人,他的成绩名列第二。随后,他受命来到了西南抗战大后方,奔赴成都抗日前线。

为何喜欢林徽因?林家一门忠烈,三弟血染长空,她的悼亡诗满是泪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日军为了逼中国投降,对重庆和成都展开了持续的轰炸,那时我国空军仅剩下各式老旧飞机65架,而日本空军在战场上则保持着近千架的绝对优势。

1941年一天,日军利用成都恶劣天气,出动重型轰炸机,对成都发动了空袭。

就在人们都匆匆躲进防空洞的时候,林徽因弟弟林恒,驾驶一架“伊-153型”战机冒着枪林弹雨,迎空而上。这种战机,不像日军的零式轰炸机可以直上直下,要起飞需盘旋而上,性能远落后于日战机。

林恒在成都上空与敌机斡旋,硬是凭借出色的技能击落了一架日军战机,不幸的是他被日战机四面夹击,最终被击落,壮烈殉国,年仅25岁。

为何喜欢林徽因?林家一门忠烈,三弟血染长空,她的悼亡诗满是泪

林恒和父亲、叔父一样,为国捐躯了,虽然时代已不同,但只要中国还有一日在受着屈辱,人民在受苦受难,他们就会义无反顾。这是家风的影响,就像林徽因说的“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他们宁愿慷慨赴死,也不会忍受屈辱。

当时,林徽因和梁思成都在昆明,林徽因肺结核已病入膏肓,但仍在坚持做研究,为写《中国建筑史》而到处搜集资料,在病榻上常常工作到深夜。

梁思成最先得知了林恒去世的消息,他怕妻子过于悲痛影响身体和工作,就没敢告诉林徽因,而是借出差之名,来到成都收敛了林恒的尸体,当他找到林恒尸首时,早已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梁思成收拾了林恒的遗物:一套军礼服和一把部队颁发的"中正剑",最后将林恒遗体埋葬在了当地一处无名墓地中。

林徽因得知三弟牺牲后,悲痛欲绝,以至于她三年后想起来,仍时时流泪,三年后,她写了一首悼亡诗,读来字字是血泪。

林徽因和梁思成

《哭三弟恒》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

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

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

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假使在这不可免的真实上

给了悲哀,我想呼喊,

那是——你自己也明瞭——

因为你走得太早,

太早了,弟弟,难为你的勇敢,

机械的落伍,你的机会太惨!

三年了,你阵亡在成都上空,

这三年的时间所做成的不同,

如果我向你说来,你别悲伤,

因为多半不是我们老国,

而是他人在时代中碾动,

我们灵魂流血,炸成了窟窿。

我们已有了盟友、物资同军火,

正是你所曾经希望过。

我记得,记得当时我怎样同你

讨论又讨论,点算又点算,

每一天你是那样耐性的等着,

每天却空的过去,慢得像骆驼!

现在驱逐机已非当日你最理想

驾驶的“老鹰式七五”那样——

那样笨,那样慢,啊,弟弟不要伤心,

你已做到你们所能做的,

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

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言语

算是诗来追悼你,

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咙多哑,

你永不会回来了,我知道,

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

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

啊,你别难过,难过了我给不出安慰。

我曾每日那样想过了几回:

你已给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

也是一样,献出你们的生命;

已有的年轻一切;将来还有的机会,

可能的壮年工作,老年的智慧;

可能的情爱,家庭,儿女,及那所有

生的权利,喜悦;及生的纠纷!

你们给的真多,都为了谁?你相信

今后中国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头,比自己要紧;那不朽

中国的历史,还需要在世上永久。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

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

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

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为何喜欢林徽因?林家一门忠烈,三弟血染长空,她的悼亡诗满是泪

林徽因之子梁从诫珍藏的三舅照片,上面的时间有误

也许,这不是林徽因最好的诗,但却是她最真的情,是她思念弟弟的真情流露,是她对当时羸弱祖国的恨铁不成钢,机械落伍,物资匮乏,注定要有无数像林恒一样的烈士,要赴国难,要血染大地。

但血不是白流的,林徽因虽然哀痛,虽然惋惜三弟,但她也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她的哀痛沉在心底,青年的热血燃起了希望。

林恒年纪轻轻,与日寇决战,为国捐躯,他无儿无女,了无牵挂,但是烈士的忠魂我们不能忘记,今天我们的和平,我们的幸福生活,正是用他们的生命换回的。

你问我为什么喜欢林徽因?不只因她诗写的好,不单因她家族一门忠烈,还因为她的骨气,她的知识分子气节。她虽然没有像父亲、叔父和三弟一样,驰骋沙场,为国捐躯,但她在另一个战场——我国建筑科学领域,耗尽了心血,培育了许多人才。

她,又何尝不是一个另一种英雄!英雄不该忘记,林徽因一家就是如此。

1938年,林徽因先生在昆明抗战大后方,龙泉古镇

于历史中见天地,于文化中见真知。

我是王官令仪,专注文史、评论写作,欢迎转发评论收藏本文,关注@王官令仪话文史,我们一起品读精彩的历史故事和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