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扬老师谈艺·示范课稿

 涤砚堂 2020-09-12

——2020年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师生合影留念

    学画一开始大家还是要从临摹着手,到现在我还是经常临摹,临摹的过程,正如古人所说:“学而时习之。”

     常有同学问我,是临摹宋元还是明清?我的回答是:要临摹自己喜欢的。今天我们来参照一张王原祁的山水画,来进行意临。

——王原祁·《扁舟图》 40*74cm

     作画有基本规律,但没有一个特别固定的程式。我通常是先画山形,一下笔,就要让它有体积感。山石之间的衔接,要互相渗透,要有大小块垒的变化。 

开始的时候落笔墨色较浓,因为黑墨与白纸的反差较大,画多了以后,加墨、加色,对比就开始减弱。如果一开始画,墨太淡,到后来可能就会不够。

 画的时候,先要画个大概,所谓“不失大体”,画儿不能画过,过犹不及,要留有余地。

用笔要有节奏感,粗、细线条交叉并用,任何时候画面上都是可以调整的。可以用墨,可以用色,也可以是墨色交融,可以一遍把它分开来,也可以几遍把它给分开来,作画的过程中随时都在调整、调节,直至和谐统一。

瀑布的两边要学会映衬,要注意从它的水源慢慢过来,这样才合理。画面上空白太花的时候,要用墨或者是用色将其闷掉,有如围棋收官时,既要留活口,又不能到处是漏洞。

 ——墨稿·(未上色) 70*137cm

      用色,应当如用笔用墨一样,里面也有干湿浓淡,有厚有薄。黄宾虹善于用宿墨,而我善于用宿色。像赭石我买回来一泡就是一大盒,一开始泡出来的赭石有胶浮在上面,很清亮;任何事物皆是如此:清者上扬,浊者下沉。所以,画人物面孔的时候,就用上面清亮的,而下面沉淀的赭石渣渣,就具有很好的覆盖作用,像黄宾虹就常用此法,可以画的混沌。

  

     有些地方用团块,有些地方要空灵一些。任何时候都要知道轻重,正如老人言:“做事要知道轻重。”

  上颜色(赭石)的时候要适当地让着一点墨线,否则就容易把笔触、墨线给掩盖住,容易灰掉。我喜欢用二绿,因为头绿太脆,三绿太粉。渲染也是画,也要讲究用笔,层层叠加,如此才能画的厚重、丰富。

我作画既追求北方人的浑厚,又有南方人的细腻,所谓大胆落笔,小心收拾。比如说,有些时候趁墨色没有完全干透,用水一铺,他们就会自然地渗透,融为一体,黄宾虹称之为“铺水法”,故他的画满纸氤氲,浑厚华滋。

——范扬·《湖山清远》 70*137cm

     我主张画出来的线条要“如印印泥”,要吃进去,要有“骨法用笔”。很多人解释“骨法用笔”是用笔要有骨力、力量,实际上,在六朝时期,它的本意主要是指用笔要表现对象的内在结构,通过内在结构的描绘来反映事物的外在特征。我画的山是有骨法的,虽然是临摹的,实际上也是画的自己。

     正如黄宾虹一样,我作画用的理念也是“太极图”,讲究阴阳互生,逐一拆开来看,阳中有阴(白里面有黑点),阴中有阳(黑里面有白点),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责编:周殿金

                                                 2020年9月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