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1308 真相未必是真相--读《历史开卷有疑》

 读书当玩 2020-09-13

历史总是拐弯抹角的,你以为知道了真相,未必那就是真相。读完区图书馆借来的《历史开卷有疑》,也是这感觉。

笑谈历史,不是人们喜欢笑谈,而更可能历史只能付笑谈。某一时刻提出的历史真相亦是如此。因为真相后面还有真相。

《历史开卷有疑》是在找不到别的书时借的。类似的书,在市图书馆曾经借过两本。这类书属于挑出某个历史人物或是细节,又在历史故堆里找出新的资料,各抒已见的提示新的别样的东西来。可信可靠度,新近的历史人物可能更大些。那些腐朽不堪的人与事,重新挖出来,再说些新鲜的事,也就让人多长个心眼,多得个提示而已。至少,我是不会全部相信的。

《历史开卷有疑》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还原真相”,其中韩春呜的《诸葛亮自荐失败,自编自演“三顾茅庐”》也许更符合实际,但“善用了诸葛亮”更符合大的历史。月明日的《狄仁杰:唐室功臣外衣下的“官油子”》中,写的武则天调停狄仁杰与娄师德(提出唾面自干的人)那段,有点意思。申公无忌的《王阳明为何被人遗忘》中的三点分析(唯心主义色彩;镇压农民运动;蒋介石大力推崇)有点道理。王阳明当是个承前启后的历史人物,曾经也一般性的关注过。从此文中读来王阳明的《传习》中的这段话,颇有道理:“人生大病,只是一个傲字。为了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可这段话,作为一般大众常理而言,傲确是个“病”。扩展开来,人不傲群而不立,人不傲父而不进;人不傲君而不颖;人不傲子而不激;人不傲友而不尊。人在高处,最真实最本质的自己,都是清傲的。第二部分“重返现场”,其中的杨天石的《重庆谈判中蒋介石的心态变化》中的蒋介石比较可信。其他的并不是说不真实,在我看来有点无关紧要而已。第三部分“人物新探”,不过是历史陈堆中的拾穗捡豆。第四部分“破解谜团”,一眼扫过,当事后诸葛亮的花边新闻读。第五部分“事关岁月”,估计是从网上或小报上收集的东西,看了与不看差不多。第六部分“海外秘闻”,其中亦鸣的《亚特兰大事件:鲜为人知的美国大屠杀》、单冰茸的《美国南北战争性史探秘》、王宏德的《纳粹“生命之源”计划始末》这三篇有点意思。

对于历史,许多人毕其心思,总想还历史一个真相,总想追寻历史的清白,谈何容易!历史,一碗的神仙汤,讲求的是喝的人需要的口味。 

   2012年7月24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