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智慧农业发展,大咖们这样说

 东西二王 2020-09-13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纵观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进入农业,推动农业全链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重庆的智慧农业发展如何?农业数字化转型又有哪些创新成果?

昨(11)日,2020线上智博会智汇八方新闻中心“智慧农业”线上群访邀请了来自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信息中心、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的嘉宾,围绕数字农业、智慧农机、农业AI等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成果,共同探讨重庆市智慧农业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话题。

智汇八方编辑部供图

5G技术已在智慧农业中进行运用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紧紧围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应用,通过建设重庆市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整合现代农业产业园信息化建设项目,形成连接‘农田—云端—用户’的农业物联网生态,带动相关上下游企业,带动价值链提升,促进智慧农业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的发展。”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科介绍,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生产运用来说,重庆智慧农业在行业中、在省市级层面,处于百花齐放、齐头并进的好形势。

5G、AI等技术又是如何助力智慧农业的呢?

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龙翰维表示,目前农业工程里面的AI技术是基于AI、农机、农艺的结合,采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像人一样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做出诊断和解决方案。

在工程应用方面,农业AI已经比较广泛地应用在了农业栽培、智慧渔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同时也应用在很多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方面,建设了许多农业工程示范。

5G网联植保无人机。重庆移动供图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科表示,5G技术已经在智慧农业中进行了运用。“我们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中借助信息化的手段,精准对接产销需求,强化监测预警,准确研判,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同时,我们积极搭建农产品线上平台,通过手机APP,运用区县长直播带货等方式,大力促进农产品线上的销售,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装满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刘科介绍。

4大平台助力重庆农业数字化转型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实施乡村振兴一个主要的措施,涉及农产品从田间到嘴巴全产业链方方面面的融合。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信息中心主任欧毅表示,目前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农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第一是搭建了山地农业大数据平台,立足重庆丘陵山地,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融合技术,建成了集科研与服务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山地农业升级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工作人员远程控制远在70公里外的5G网联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邹乐 摄

第二是智慧乡村、智慧园区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以村为单位,搭建了武隆区复兴村三维数字管理平台,对村农业基地、三产融合、乡村旅游、党建等进行智慧化管理,目前该村成为重庆市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示范村。

第三是实现了重庆农业遥感数字一张图,对重庆农业实施精准遥感监测,开展卫星遥感技术、多元信息融合技术、地面智能监测技术等研究,进行重庆全域耕地的矢量化处理,形成重庆耕地的数字化地图。

第四是丘陵山地农业物联网智能管理服务平台,针对重庆市的土地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墒情、苗情、虫情等农业环境因素的监测,建成丘陵山地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实现农业的精准化管理,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这四个平台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很大助力。”欧毅说。

智慧农机方便农田无人化作业

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智慧农机也逐渐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智慧农机是相对传统农机而言的。智慧农机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要实现作业不依赖于人,实现无人化作业。但是目前的情况来讲,这些都只是一个探索,还只是新的发展方向。”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崔晋波表示,想要实现“无人农场”“无人果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重庆地处丘陵山区,地块破碎、耕地严重等条件的限制,都是对重庆智慧农机或者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挑战。

重庆市农科院下属机构农业机械研究所主要从事丘陵山地农业机械的研发,近几年在智能方面主要针对果园机械做了一些研究。“我重点介绍两款机器。第一款是果园的无人对靶施药机,可精准施药,使得农药利用率更高,减少农药施用量50%以上。第二款是果园采摘机器人,这个采摘机器人采用六轴机械臂的方式,现在已经在最后的调试和实验阶段了。”崔晋波介绍。


9月15日-17日
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
将在重庆举行

来源:重庆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