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张琪:我用“促睡方”,治闹腾睡不着!补心气、解心烦

 中医药拾掇 2020-09-13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中医诊断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承认,我只是杏林中的小学生。

正因为我是小学生,所以,我对中医大家们的经验,求之若渴。

我不断地吸取,不断地学习,然后不断地解读,不断地写作。

最后,又不断地和我的读者分享。

因此,请不必高看我。我和你一样,都是中医路上,匍匐前行的旅者。

现在,我给你说说,我学习国医大师张琪治疗失眠案例的心得。

张琪大师,为我国黑龙江省杏林名宿。他生于1922年,是我国首批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去年11月份去世的。老人家是我国中医肾病诊疗领域的泰山北斗。

我从5年前开始研读张师的诊疗经验,有一点粗浅的体会。

话说有一次,张师接诊一个女患者,年67岁。

什么毛病呢?就是心里闹腾,睡不着!彻夜难眠已经20多天,苦不堪言。

细问得知,老人家早年就有神经衰弱病史,睡眠就不太好。后来,她患上一场感冒。感冒好了以后,就开始心里“闹腾”,干脆睡不着,翻来覆去地,别提多闹心了。

为了能入睡,老人家遍用西药,无效。

怎么办?她只好求中医。在别人牵线搭桥之下,她找到了张师。

张师仔细诊察,发现脉象滑,舌尖红,苔白,患者自述素来乏力、气短、心悸。

张师沉吟良久,道:“此证极易误诊,我为你用一张小方子,一箭三雕,解你心头乱麻”。于是写道:

栀子20克,淡豆豉15克,甘草20克,大枣15克,竹茹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患者当时就想了,怎么堂堂一代名医,就给我开五味药啊?是不是在糊弄我这个老太太?

张师仿佛看出患者的疑惑,安慰道:“中医治病,药在精,不在多。简方不见得不治病啊”。

结果,患者回去应用,药用6剂之后,当晚安然入睡5小时。此后,失眠一症解除。

这里头怎么回事呢?来,我给你好好说一说。

请注意,这个患者发病之初,曾有一次感冒。这个感冒好了,烧退了,她开始心里“闹腾”睡不着了。

这是一个关键细节。这个细节你看不准,往下就步步错了!

在中医的理论里头,有一个说法,就是余热扰及心神。就是说,一个人在有热病之后,经过治疗,虽然病势大减,但余热未清。余热去哪了?它们悄悄溜达到我们的心中,形成一个所谓的“热扰胸膈”、“热扰心神”。这个时候,人就难以入睡了,心里头闹腾,烦热、睡不着。

就上文这个老太太而言,她完全属于此列。一场感冒,热势虽退,但余热未清,所以内犯胸膈,导致不得眠。舌尖红,为心中有热的体现。

但是,这老太太的状况又比较复杂,出现了脉滑。脉滑,说明有痰湿啊。结合心中之热邪,难免就成了痰热。

同时,老太太还自觉气短、心悸、乏力,于是又有了心气虚的问题。

这三者错综复杂,纠缠在一起,令人难以分辨。所以张师才说,此证极易误诊。

那么,张师是怎么解决的呢?当然是抓住主要矛盾。这就是,化解心头的郁热。与此同时,补心气、除痰热。医案中的配伍里头,栀子和淡豆豉清热除烦,甘草和大枣补益心气,模仿甘麦大枣汤之意,竹茹清痰热。就这么很简单。

这个配合医案,我曾经琢磨了很久。我觉得,它有相当广泛的现实意义。

第一个意义在于,热郁胸膈,扰及心神,这个在很多失眠患者身上是多见的。不少失眠患者,舌红、脉数。这里头的邪热,不见得一定是外感热病而来,还有可能是五脏阴阳失衡之热。无论怎样,我觉得,栀子和豆豉配合应用,都是见效的。这个配伍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记载的,原方叫做栀子豉汤,栀子14克,香豉10克。先煮栀子,再入豆豉。我觉得,这个小办法在治疗失眠的时候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值得重视。

第二个 意义在于,年老气血虚衰之人,一旦得了病,病势就容易变化。比如说前文这个老太太,一个感冒,热邪内陷,扰及心神,形成失眠。这个事儿,如果放在气血充盛的人身上,不见得会发生。因为疾病的传变、变化,前提就是体内正气的虚弱。所以啊,上了年纪的人,务必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比年轻的时候更需小心。因为你一旦病了,接下来就容易变生他证。因此我说,当前这秋冬季节,大家伙务必保暖、切不可大意。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这个配伍和医案,如果您看着感兴趣,不妨抄录、收藏。若需要的话,可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模仿文中配伍,化裁应用。前提,当然是辩证准确。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