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肉植物雨滴,异于常规的疣状肉瘤反而成就了经典的丑萌多肉

 莫负烟霞 2020-09-13

在大家的刻板印象里多肉植物都是呆萌可爱而且高颜值的,但也有一部分多肉植物不走寻常路,随着状态的好坏游走在诗意和丑萌之间,比如叶片上长“肉瘤”的多肉植物雨滴,养出状态时如同叶片上挂着颗颗水珠,养残时则如同长着面目可憎的肿瘤。

多肉植物雨滴,异于常规的疣状肉瘤反而成就了经典的丑萌多肉

关于多肉植物雨滴的品种介绍:

雨滴属于景天科拟石莲花属多肉植物,是粉彩莲的杂交品种,同时也是为数不多的叶片带有疣状突起的品种,与之相似的还有狂野男爵、乙女梦、舞会红裙、龙骨红司等。由于其叶片上的疣状突起形似残留的雨滴,而被赋予了诗意的名字,同时由于它的疣状突起也颇有几分像突起的爱心,而被一些商家命名为“心的喜悦”。

多肉植物雨滴,异于常规的疣状肉瘤反而成就了经典的丑萌多肉

雨滴的基本生长习性:

  • 雨滴叶片肥厚、长匙型,带有明显的叶尖,排列成标准的莲座状,叶片中心带有突起的圆形肉瘤,其中老叶片的肉瘤相对较明显,养成老桩后枝干粗壮而木质化。正是由于这一鲜明的特点也有许多园艺爱好者将判断雨滴是否正宗的标准定义为疣状突起是否圆润饱满,是否集中生长于叶片顶端,一致认为形似凝结的饱满水滴状的雨滴才是原始种。
  • 雨滴属于春秋型种,喜阳光充足、相对干燥的环境,叶色随日照时长以及空气湿度的变化而变化。主要生长期在春秋两季,夏季休眠期不明显,但需要适当遮阳并避免暴晒以及高温高湿;冬季不耐严寒,越冬温度需要保持在5℃以上。
  • 繁殖以砍头和分株为主,虽然也可以叶插,但叶插的成功率较低,叶片生根后很久都不发芽的现象很常见。
多肉植物雨滴,异于常规的疣状肉瘤反而成就了经典的丑萌多肉

多肉雨滴的日常养护技巧:

①配土:

栽培雨滴与一般的多肉植物配土并无两样,疏松透气带有一定的颗粒基质即可。可以泥炭为主,适量添加一些珍珠岩、蛭石、麦饭石等,保持颗粒比例在一半左右即可。

②光照:

雨滴除盛夏季节以外都需要充足的光照,否则叶色容易变淡,叶片上的突起也越来越不明显,而光照充足的环境下株型紧凑,叶片上的疣状突起变得非常圆润,叶色也变为粉蓝色或粉紫色,观赏效果达到最佳。

多肉植物雨滴,异于常规的疣状肉瘤反而成就了经典的丑萌多肉

③水分:

雨滴可耐干旱,每月根据盆土干湿度浇水2-3次即可,频繁浇水容易褪色、摊大饼。此处需要注意的是雨滴在浇水或淋雨后不宜暴晒,否则叶片上的突起容易形成晒斑或裂纹。

④施肥:

如果土壤配比均衡,多肉植物即使不施肥也是可以的,但如果追求状态,希望叶片更饱满肥厚一些,也可以施些稀释的磷钾肥或其它多元素水溶肥,注意避开酷暑严寒时节,仅仅在春秋两季薄肥勤施即可。

⑤换盆:

雨滴生长速度较慢,可视其生长状态每间隔1-2年换盆换土一次,换盆尽量选择春秋两季进行,环境温度适宜更有利于顺利服盆。

多肉植物雨滴,异于常规的疣状肉瘤反而成就了经典的丑萌多肉

关于雨滴疣状突起容易退化的问题:

①雨滴属于杂交品种,不同的养殖环境以及通过不同的繁殖方式下培养出的状态是不一样的,通过砍头、分株、叶插等繁殖方式经过多代无性繁殖以后叶片上的突起存在基因突变的可能,这是雨滴叶片上的疣状突起养殖一段时间后发生退化的主要原因。

②雨滴在长时间缺少阳光、浇水过勤的环境下会慢慢趋于褪色和徒长的状态,随着叶片变得越来越平展,它雨滴状的突起也会越来越不明显,尤其是新长出的嫩叶突起甚至会完全消失不见。

多肉植物雨滴,异于常规的疣状肉瘤反而成就了经典的丑萌多肉

每一种多肉植物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正是这些异于常规的特点往往成就了经典。在不喜欢它的人眼里它或许很丑萌,但在欣赏它的人眼里,它也可以很诗意!#我眼里的春天# #生活福利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