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少茂 | 对联犹在 您在何方

 印象黄陂 2020-09-13

前几天翻检日记,看到我与大父隔空所对的对联,年关将近,思亲之情更加炙热,百感交集,感叹岁月如梭。“大父,你在天堂还好吗?”那年您出的对联,我早就对上了下联,可是对上了又能怎样,不可能唤回您慈祥的笑容,我心中的失落与思念唯有漫漫长夜知道。

我七岁那年,当教师的父亲因病离世。从那时起,父亲的二弟,我们叫作大父的叔叔就担当起了父亲的责任,成为我们的养父,把我们兄妹扶养成人。

为了一心培养我们,大父他们夫妇没有生育自己的子女,甘愿顶着世俗的压力,并对外宣称自己不能生育。在他们心中,早已把我们兄妹四人当作自己的子女。这种无私的大爱,等到我也为人父后,才有更真切的体会。


一晃大父离开我们六年了,多少个夜晚,我都听到养母(二婶)在房间默默的哭泣声。

2010年11月12日,一个让我终生难以忘记的日子,大父在医院刚过完68岁生日后的第五天,他走完了人生的旅程。11日晚,同济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医生神色凝重地告诉我们:从你家老人目前血压与心率的情况来看,最多他只能坚持到明天中午,请你们作好准备。

我们征求养母的意见,她说,按照我们黄陂的规矩,老人还是在家里落气好,让你大父回家吧,那所房子毕竟留下了他半辈子的心血。于是,我们紧急联系救护车,安抚养母、三叔父和姑母的情绪,兄长与我分头行动。

次日早上,哥哥与养母在救护车上陪着大父,我与其他亲人驱车紧跟,看着闪着灯光的救护车疾驰而去。穿过解放大道,经过知音桥、冲向龙阳大道,来到他用心血与汗水一手购置的私房。可以想象得到,大父是用顽强的毅力与时间在赛跑。


一直到家中,安顿在床板上,他还坚持着,直至一切安排妥当,老人家才安然合上眼,最后从他眼角流出几滴泪,那是用晶莹的色彩在与这个世界话别,也是对晚辈的不舍呀!

出殡前夜,我想起他老人家在年前自言自语半句的联语,居然成了谶语。那天,他说:过些时,我想回老家去,想了个对子——一上一下,夕阳回家。然后他老人家就笑着看我们。

慈祥的目光,好象在等待谁来对下联。当时,我觉得这句联有不祥之兆。没有直接对下去,转换了话题,顾左右而言它。

还是在那晚,我突然之间对出了下联,并马上就着纸笔写出来。然后递给人称孔夫子的三叔父看,三叔父满意地点了下头。并说了句:你作的联与写的字,终于可以告慰你那当老师的父亲与养育你的大父了。


于是,我就把那副对联连同纸钱烧给了大父,“一上一下,夕阳回家;几春几秋,落叶归根”。看着盆中燃烧的纸钱与白色的联纸,我有片刻的释然。

在失去亲人后的2000多个日夜,在那无助的时候,我反复想着这副对联,原来在“一上一下”的字里行间,于冥冥中,他感觉到自己生命在缩短,感觉到了癌细胞在侵蚀着身体。

老人家的豁达睿智,那风雨中为大家族忙碌的身影,是那么清晰、自然与伟岸。

一上一下,夕阳回家。老人家回到了出生的地方;几春几秋,落叶归根。老人家魂归故里。安详在青山绿水之畔,与祖辈在一起。


乡亲与故旧们用鞭炮迎接他的英灵归家,桑梓之地的人都知道,是叔父把自己的侄子侄女们抚养成人。他已经成为当地人敬佩的长辈。亲人的哭声与大父的灵魂相通。在另一个世界,大父会看到、读到我对的下联吗,不知道他满意否?

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做您的儿子,在您的膝下承欢与撒娇。如果有来生,我会更加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每天每时每刻。

去年清明节,扫墓归来,我在空间写了一着小诗《清明祭》,聊作一段记忆的激光片羽,也作为本文的结束吧,愿我们常怀感恩之心,善待自己的长辈亲人。

在墓园的周围

我们一起种植绿色

希望种下的春天与您常在

撕裂的痛楚已洒下太多的眼泪

春天的田畴  已不见紫色花蕊

燃烬的纸灰在风中飞向您的天空

思念之箭游离出灵魂

在异乡的窗外  回首慈悲的情怀

那瓣花环在春天的梦萦还在

那副对联承载的情感永生

本文作者李少茂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李少茂,武汉作协会员,现任职于武汉公交集团公司。祖籍黄陂蔡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