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桂香 | 枕着母亲的温暖入眠

 印象黄陂 2020-09-13

夜半时分,当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写下这个标题时,泪水早已盈满眼眶!母亲——我一生深爱的人——给我生命,给我温暖!无论时光走得多远,她永远都在我的心里,她永远都在我的睡梦里!


作者母亲

母亲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在她很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穷,姥姥(黄陂家乡称姥姥为嘎嘎)把母亲送给了自己的姐姐。姨姥家比较富裕,虽然姨姥有四个孩子,但对我母亲还是极好的。母亲在姨姥家排行老四,下边还有一个妹妹。


上世纪四十年代父母成亲,刚开始生活的还不错。自从家里发生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变故后,生活便一落千丈,这个家从此一厥不振。父亲也因此变得极其消沉,抑郁寡欢,整日借酒消愁。后来,父亲去世,我们家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母亲外表羸弱,骨子里却极其刚强。

我们兄妹四人中,我排行老三,上有姐和哥,下有一个妹妹。那时候,母亲的工资很低。生活,可想而知有多么艰难!但母亲始终乐观的相信:人,不会苦一辈子,总会有熬出来的那一天!


当时,母亲除了每天正常的八个小时工作外,晚上还得加班,家里留下四个孩子。母亲上班后,家里所有的担子全都落在大姐一人身上。当年的样板戏里有句唱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时候我大姐也不过十多岁,她早早就学会了做各类家务。

擀面条够不着面板,她就站在小板凳上,其它诸如挑水做饭洗衣服等活儿,大姐样样都会。为了照看弟妹,她小学没上完就辍学了;为了这个家,她十五岁就参加了工作。后来,每当提及此事,母亲都内疚不已。

大姐参加工作后,日子稍微好了些,减轻了母亲负担。记得那时候,我和妹妹做梦都盼星期天!因为星期天,姐姐就可以休息了,就可以回家了,就可以给我们买好吃的了。当时的我们就是这样的单纯,这样的幼稚,这样的无忧无虑!


为了贴补家用,母亲下班后就会从厂里带回来一些需要加工的服装,比如锁扣眼缀扣子等等,加工一套衣服一毛钱。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我们就在昏暗的灯光下,围坐在母亲身旁边听墙上小喇叭播放的样板戏边干活。

母亲锁扣眼,我和哥哥妹妹学缀扣,“一件、两件、三件……一毛、两毛、三毛……”一会儿一查数,一会儿一算钱。真不错,一晚上也能加工十来套衣服。虽然夜深了,我们却意犹未尽,不想去睡。

一想到也能给家里挣钱了,心里非常高兴,慢慢的,我也学会锁扣眼了。母亲总是笑着夸我:心灵手巧,干啥像啥!

虽然日子过的有些清苦,但因有母亲山一样的呵护,我们兄妹几个过的都很快乐!私下里,常常听到邻居婶婶大大们称赞我母亲,一个人养活四个孩子,太难,太了不起了!


是的,母亲很难,但她不怕!她把千般苦,万般累都深藏在心底,却把最和善可亲的一面留给了她的孩子们。每逢过年,也是母亲最忙、最辛苦的时候。她白天上班,晚上还要熬夜给我们做新棉衣,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一人一套,唯独没有自己的。

每每半夜醒来,我总能看见母亲坐在缝纫机前给我们做棉衣的背影。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在夜半时分,听起来是那么清脆悦耳,仿佛是在为母亲吟唱赞歌!这背影,我一辈子都记得。

过年了。初一,初二,初三,头三天母亲都不让我们洗碗,她笑着对我和妹妹说:你们玩去吧!平时洗碗辛苦了,过年了,给你们放三天假!我们高兴得不得了,燕子似的全都飞走了。不谙世事的我们,只顾高兴,只管贪玩,哪里体会得到母亲的辛勤操劳?


母亲温暖、善良。记得有一年过春节,母亲带着我们几个去小姨家。小姨指着我妹妹的印花棉猴大衣说:这件衣服真好看,我们家王玲过几天就要去武汉比赛了,连件好看的衣服都没有……

小姨无意说出的一句话,母亲却上了心。她硬是哄着我家小妹脱下那件新棉猴大衣给了外甥女,把我小姨感动的不得了!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宁肯自己吃点亏,也不愿伤了姐妹情分!

母亲的温暖、善良,不单单是体现在对待家人上。在单位,她收了几个徒弟,其中一个徒弟因离家远,母亲就让她在我们家吃住,对待她像一家人似的,上班一块走,下班一块回,在技术上亲传亲授手把手地教。

就这样,一住就是好几年,直到结婚才从我们家搬走,结婚那天还是从我们家走的呢,。由于母亲的言传身教,那徒弟多年后走上了服装厂领导岗位,口碑相当的好。


母亲的忘我精神在厂里也是出了名。记得有一次,在班上,她的手指头被缝纫机针扎穿透了,指头肿的像个红萝卜,领导再三要求她在家休息几天,可她待不住,第二天就又去厂里了。

母亲经常对我们说,身为一班之长,二三十号人都眼睁睁地看着你呢,你必须上班时头一个到,下班时最后一个离开。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那些年,母亲年年被评为厂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为厂劳模,还两次被评为市级劳模。

后来,母亲退休了!2002年得了中风,母亲走了。她带着知足,带着梦想,带着笑靥,带着对子孙后代的殷切希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七十岁零三个月。


而今,我们兄妹四人都已退休,彼此的生活都挺不错,外甥、侄女们也都很有出息:有的在市直机关工作,有的在大公司工作,还有的经商当老板。我的儿子儿媳都是名牌院校毕业的研究生,现在都在市区的大医院工作。

真是应了母亲的那句话,人总有熬出来的那一天!正如一首歌的歌词所唱的那样:“相信路不会永远都坎坷!”现在,我们再也看不到母亲的音容笑貌,再也感受不到她满怀的温暖和深切的爱,多想还像小时候那样赖在她的怀里撒娇嬉戏啊……


母亲临走时没留下只言片语,或许是怕我们难过,抑或是怕我们承受不起因她离世的悲伤,她只把自己开郎乐观的一面留给了我们!这个世界上,她永远都是那个最舍得为我们付出、最最疼爱我们的好母亲!

往事,放在心头,终不能遗忘。母亲的一颦一笑,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都弥足珍贵!对母亲的回忆只有春,没有夏秋冬!如今,每每想起母亲,就如喝下陈酿老酒一般,暖心,暖肺。

枕着母亲的温暖入眠……

本文作者熊桂香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熊桂香,女,1957年6月生于河南漯河,祖籍黄陂,现居河南平顶山,已退休。喜好文学,曾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散文等文字作品多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