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斌华 | 快乐童年 · 游戏

 印象黄陂 2020-09-13

小时候上学很好玩,和小伙伴们一起游戏更好玩。

60年代出生的农村孩子,基本没上过幼儿园,女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洋娃娃,男孩子也没见过什么手枪、火车、飞机之类的玩具,但他们有自制的玩具自己的玩法,比现在的孩子过得开心,玩得自在。

跳绳是女孩子爱玩的游戏。绳子在手中绕着身体快速地翻飞,只听得见绳子与地面接触时发出的呼呼的声音,手和脚似乎静止不动(实际上动得飞快),这个画面在小的时候每天都在上演。

因为跳绳不受时间和人数的约束,不管什么季节,也不管人多人少都能跳。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跳——单脚跳(左脚跳、右脚跳、左右脚交叉跳、翻花跳),两个人也可以跳——限时或限数比赛跳、一人甩绳带着另一个人同步跳(当然也可以翻花跳)。

图:网络

速度快的时候只能看到绳子上下飞舞,跳了多少根本数不过来。人少的时候跳的是短绳,人多的时候跳长绳。

最好玩的是下午放学后或者周末没事的时候,很多人聚在一起跳长绳,两个人用力地甩,其他人排成队轮流跳,没跳过去的人就去换甩绳子的人。人数合适的时候,跳的人正好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弧形,人多的时候则要排长队。

大家跳得汗流浃背不亦乐乎,天黑了也不想回家。有时候家长喊着孩子的小名让回家吃饭,可孩子仍然贪玩,听到自己的妈妈在喊,马上打手势提醒其他人不要出声,自己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躲起来,等妈妈的声音渐远又跑出来继续玩。

图:网络

跳房子也是女孩子喜欢的游戏。除了雨天,其他时间是不受影响的。随手拿一个瓦片在一片平整的地上先画一个长方形,然后从中间画一条直线把长方形平分,再画三条横线把直线分成四等份,一个房子(共八块)就画好了。

跳房子一个人两个人都可以,一般是人站在房子外面,从右手边开始,把瓦片扔到第一个方框,然后右腿独立提左脚,跳入第一个方框(脚不能踩到瓦片),用右脚把瓦片踢入第二个方框,依次踢入第三第四直到最后一个方框,这才算第一轮结束。

第二轮则从第二个方框开始,程序相同(踢过的方框则单脚空跳),直至最后一个(即第八个),整个大一轮才算真正结束。中间哪一个方框没跳过去须重新跳,跳过才能往下继续。有时候整个大一轮跳完需要很长时间,但无论多久,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大家都不会放弃。

图:网络

踢毽子也是女孩子喜欢的游戏。每个女孩都会有几个毽子,大家在一起踢的时候如果发现谁拿出了新毽子,一定会先作一个比较:谁的毽子最好看,谁的毽子最好踢。

做毽子是很有讲究的,一定要选择“献鸡”身上靠近尾部的最长最好看的毛,排成一个圆圈用细线系紧,当然要系成很好看的形状(很多小女孩小的时候都梳过这样的发型),然后找两个古铜钱(那时候好像每家都有)用布片穿好,再插入系好的鸡毛,用橡皮筋绑紧,一个漂亮的毽子就成功了。

一个人的时候可以自由地踢——单腿内踢外踢、双腿跳花,两三个人就可以比赛,一项一项地比或者综合比都行,如果谁不服气可以重新来,直到有人踢得精疲力尽或有家长喊吃饭为止。

图:网络

扔沙包也是女孩子喜欢的游戏。沙包人人都会做,在破得不能穿的衣服上选一块布,剪一个小的长方形,对折,缝上两边,装上一定的沙子,再封口,一个沙包就做成了。

扔沙包比跳房子简单,但至少需要三人。画一个长方形的框,中间拦腰一条横线,扔沙包的人站在两端(框内),被扔的人站在中间,当沙包扔过来的时候须迅速躲闪,一旦躲闪不及被沙包击中就算输掉,须回到扔沙包的位置。

扔沙包特别能锻炼孩子们的反应能力,扔者须眼疾手快,被扔者也要有准确的预判能力并快速做出反应,所以它是人多的时候的首选。

图:网络

除了跳绳、跳房子、扔沙包,女孩子还喜欢跳橡皮筋。三个人用脚把橡皮筋撑成一个三角形,中间一个人跳,大家一起唱着口诀:小皮球用脚踢,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跳着的人跳“死”了,就来换牵橡皮筋的人,依次换着跳,一跳可以跳上半天。

那么男孩子喜欢什么游戏呢?当然是滚铁环、弹玻璃球、打陀螺、打撇撇、擂拱子了。

滚铁环需要一个铁环和一个推着它走的U型铁钩,不方便携带,而且受场地的限制,再说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所以人气并不是很高。

图:网络

弹玻璃球也有场地限制(要挖洞),技术好的经常把别人的球全部收入囊中,最后可以一起玩的人越来越少,或者技术差别太大,差的不愿意跟好的玩,而且一场比赛耗时太长,围观者会越来越少。

打陀螺也需要一定的场地,有时候还会有危险,围观者要站远一点,而且谁的技术怎样一般大家都心里有数,吸引力也不是太大。

打撇撇是参与度最高的游戏之一,因为它基本不要什么成本——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废旧书、本都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有时候爸爸的烟盒也是极好的原材料。大的小的,厚的薄的,谁都会有一大堆,永远也输不完。

图:网络

有一回冬天,外面很冷,几个同学就在门口与讲台之间相对较宽敞的地方打起撇撇来,而我的桌子则紧挨着讲台。打撇撇的、观战的围了一大堆人,叫喊声、喝彩声响成一片,可当上课铃响起的时候,我发现我的书本和钢笔都掉在了地上,钢笔已经被踩破了。

为了买钢笔,我哭着闹着不去上学,妈妈使劲在后面撵,我绕着村子跑了三圈,妈妈追不动,不追了,眼看着买钢笔的希望要落空了,我使出了最后一招——躺在地上打滚,妈妈还是不答应——在那个年代,买什么东西都是有计划的,我的钢笔不在预算内。

我哭累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地上睡着了,醒来发现很不好意思(当然也有伤心),接着又哭了很久。后来是姨妈听说我的事后买了一只钢笔送给我,这事才算了结。

图:网络

擂拱子是不需要任何成本的,只要你有一双健全的腿,能直立,能盘起,能行走,就可以参与。擂拱子也特能展现男孩子的力量与机智。一对一,一对多,都可以,观众也很多。起哄的,助威的,热闹极了。

有一回周末,妈妈让我和妹妹一起去大队部(上学的地方)买煤油,路过一个村子的稻场,那里很多人在擂拱子,我们也被吸引了,七看八看,天都快黑了才想起买煤油的事。可不幸的是,煤油瓶的瓶底不知什么时候掉了。

煤油买不了了,我们也不敢回家——怕回去挨骂。天已经黑透了,我和妹妹一起躲在家门外,看妈妈在门口张望了几次,而且自言自语地说:怎么这么晚了还不回来?又死到哪里玩去了?我想妈妈已经着急了,才悄悄地进了家门。挨骂当然是免不了的。

图:网络

有些游戏是男孩女孩都喜欢的,比如春天桑葚成熟的时候,我们经常爬上树,满嘴吃得乌黑,然后再摘满满一搪瓷缸下来;夏天的夜晚,我们会一起捉迷藏或捉萤火虫,或者躺在爸妈早已准备好的竹床上数星星,听大人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也是一个生活艰难的年代,但对孩子而言,那绝对是一个称得上快乐的年代!

本文作者孙斌华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孙斌华,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六十年代出生于黄陂一个普通的乡村,对家乡怀用深厚的感情,常常梦回故乡,忘不了故乡的山山水水,忘不了故乡的父老乡亲,不时写点文字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