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斌华 | 快乐童年 · 捉鱼

 印象黄陂 2020-09-13

小时候,捉鱼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当然,它受到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的限制。一年之中,只有一些特殊的日子才行——比如春夏之际下大暴雨的时候,夏秋季节久旱无雨干塘的时候,或者过年前村里要发福利的时候。

说起捉鱼,先要介绍一下湾里的池塘及其功能。湾里大大小小远远近近有十来个池塘,离村子较远的,一般都是供灌溉用水的,面积相对大,水也很深,一般情况下常年蓄水,不会轻易干塘,里面会养一些“家”鱼。

其次是吃水塘,塘离湾子大概两百步,塘不大,周围长着几株小树(好像一直长不大)及一些一岁一枯荣的茅草,但水很深,好想从未干过。湾里每家每户都在这里挑水吃。水面平静如镜,水底有绿油油的水草,站在长方形的不知有多少年头的石板上,把桶往水里左边摆一下右边摆一下,一个猛子扎下去,满满一桶水就打起来了。

离湾子最近的是下河(涮围桶和粪桶)的塘,塘有点大,但不是太深,周围有很多大树,也有一些荆棘,还有一片杂草,我们称之为“门口塘”。门口塘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只要晚上下雨打雷,第二天早上起来在那片荆棘丛中,一准能捡到一大捧洁白的圆乎乎的蘑菇。

那白白胖胖又嫩嫩的蘑菇,有时候是一丛丛一簇簇,大小不一,像一个小家族,有时候又零零星星地散落在地上,每次我们去捡的时候都充满好奇——怎么像变魔术一样一打雷就出来了呢?

当然最享受的还是吃蘑菇了,不管是打汤还是炒着吃,那个味道鲜的,感觉世上没有比这更美的美味!有时候长期不下雨,嘴馋了,我们就悄悄地跑到荆棘丛中,闭上眼睛,口里念念有词,祈求雷公赶紧打雷下雨,赐给我们几个胖娃娃一样可爱的蘑菇。

比门口塘稍远几步路、供全湾人洗菜洗衣服(夏天还兼洗头)的塘叫“新塘”,估计是修得比较晚,所以才得此名。它在湾子通往汉黄公路必经之路旁边,面积比较大,四周只有茅草,旁边有一片菜园,种菜浇水好方便。

塘里搭着两块大的长方形石板,我们一般蹲在石板上洗菜洗衣,大一点或厚一些的衣服、床单,我们经常要借助“芒槌”在石板上死劲地敲打。夏天洗菜的时候最好玩(不用站在石板上,直接站水里),浮出筲箕的青菜经常吸引三五成群的“参子鱼”过来,等我们伸手去抓的时候,它们却飞一般地消失了。

有时候,我们会故意放鱼肠子或其他东西在筲箕里(自己躲在旁边)去引诱“参子鱼”上钩,可每当我们接近的时候,它们倏地一下就不见了。

喜欢捉鱼,除了因为洗菜的时候跟鱼玩过捉迷藏的游戏,还有一个原因是五六岁的时候跟着大哥一起去刷过“参子鱼”。

那是一个夏天,大哥从部队回来探亲,一大早,他在包菜地里捉了一把绿色透明的像翡翠一样的肥肥的菜青虫,然后拿着一根细长的竹篙,在一半是清泠泠的水、一半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一个叫“边边”的池塘里,开始刷鱼。只见篙子甩得飞快,不时发出“呼呼”的响声,一会儿,一大串“参子鱼”就用稻草穿起来了。

梅雨时节下大暴雨是一年中第一次捉鱼的最佳时机。暴雨下得急,满塘满堰都装不下了,水往沟渠流,往稻田里流,鱼儿也跟着跑出来了。此时捉鱼最简单,只需选择靠池塘最近的水沟,在池塘和水沟之间挖一个缺口,把“闹子”平直的那一边拦在缺口处,两边用泥巴塞紧就可以了。

一会儿,喜头鱼、翘嘴、小冻鱼甚至鲤鱼都进闹子了,把“闹子”清理干净再放回原处,直到水不再往外流为止。我第一次捉鱼就是这样跟着我的小哥,他亲自带我这个徒弟,我们堵了两个缺口,还捉到了一条两斤多的翘嘴。

沟渠不再往外冒水了,门口塘旁边的荆棘丛中也是捉鱼的好地方——那里有茂密的杂草,草是鱼喜欢躲藏的地方。我们会推着“闹子”,在草丛中一点一点地搜寻,直到把藏在草丛中的鱼全部收入囊中。

捉鱼的第二个时间就是久旱不雨池塘快干的时候。眼看塘里的水一天比一天浅,都快要见底了,鱼儿也快活不成了,如果塘里没有养家鱼(草鱼、鲤鱼、胖头鱼之类),只要某一天有人带头说“我们捉鱼吧”,并拿上“闹子”下水,其他人立马响应,于是塘里就会出现人头攒动的场面。

不论大人小孩,也不论男女,只要敢下塘的都拿着“闹子”下去了,是真正的趁浑水摸鱼。孩子们一般是双手扶着“闹子”,沿着水的边缘或者到人相对较少的地方去捉。有时候是“闹子”的弧形部分朝下,有时候是平直部分朝下,视人多人少和水宽水窄灵活确定。捉多捉少、捉大捉小,那就全凭运气了。

一年中最后一次捉鱼就是寒冬腊月了。腊月二十几,快过年了,生产队会选择一个两年左右没干过的、放了家鱼的池塘把水抽得比较浅(来年开春好挖塘泥),然后派人撒网,把家鱼捞起来后,每家派大人去拈阄分鱼,其他不怕冷的人就开始下塘捉鱼了。

一般这种塘,泥巴比较深,再加上天寒地冻,那时候又没有潜水衣,捉鱼的人都穿得特少,所以下水的人不是太多,收获往往比较大,喜头鱼、参子鱼、翘嘴鱼、小鲤鱼、小草鱼、黑鱼、脚鱼……什么鱼都可能有。

其实这个时候,最吸引人的不是谁捉到了什么鱼,而是塘边上看捉鱼的、围成一圈的大人孩子们。他们能看到水里游动的鱼儿,在岸上大声叫着哪个方向有一条大鱼,让谁谁谁赶紧去捉。

可人在水里行动不便,好不容易人过来了,鱼儿早不知去向了,岸上就会发出一阵阵唏嘘声。一会儿,大鱼又在另一个方向出现,上一幕再次上演。天渐渐黑了,人们才陆续回家,池塘才慢慢安静下来。

捉鱼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一项活动,既能丰富自家的餐桌,改善一下伙食,又能促进邻里之间的感情交流,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疯疯闹闹,一年来所有的委屈、所有的烦恼、所有的辛苦,一瞬间都烟消云散化为乌有,美好的一切再次从头开始!

本文作者孙斌华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孙斌华,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六十年代出生于黄陂一个普通的乡村,对家乡怀用深厚的感情,常常梦回故乡,忘不了故乡的山山水水,忘不了故乡的父老乡亲,不时写点文字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