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侯艳霞 | 山一程,水一程,万水千山总有情

 印象黄陂 2020-09-13

印象黄陂初识万,神交源头溯华篇。

相遇似曾前世缘,探究寻幽万千山。

初识万万,在印象黄陂,只知万万是他的笔名,从他的文章里,我似乎看到的是满眼的山水葱茏,小溪流水、满河鱼趣,还有那欢乐盈盈的童年和似水流年的芳华,才华横溢的万万应是来自那山水深处的人家。

石门这个地名起初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原以为长岭西部的大山统称为石门,当万万告诉我石门三家店村万家冲这个地名时,我下意识地想到了湖南韶山冲、安陆钱冲,这里应该与安陆钱冲一样,是一处宁静古朴的村庄,周围山峦叠翠、流水淙淙。

沿木兰天池的旅游公路穿过石门街上,三家店村的指示牌即在眼前,往前即是上山的盘山公路,万家冲隐藏在哪里呢?路边的爹爹提醒我们已过万家冲的路口,仔细回头而望,原来一条小路一闪而过,不经意竟难以发现。

进村的路是水泥路,并不宽敞,两边杉树成行,放眼小路的左右两侧皆平地大山,一条小河自前方不疾不徐地缓缓流来、映入眼帘,清水汩汩流过石板,石板之上有浣洗之人,入村需淌过溪水,稻场、旧屋、新居俨然。

两个石磙放置在稻场一旁,尽显岁月沧桑,一个石磙的侧面雕刻成铜钱的模样,不知是来自上个世纪还是哪个久远的年代。这里的小溪应该是万万童年时捕鱼游泳的地方,稻场是他小时玩耍的游乐场吧。

与别的村庄相比,万家冲在这里算是个大湾,问起万万的老家,老人似乎难以想起,一位老人在屋顶整理旧瓦,与我们聊着天。说起万万的小名憨头,一位慈眉善目的婆婆热情地带我走向湾的深处,一处旧基,似乎看得出三间房子的痕迹,她告诉我万万的老宅就在眼前,房屋垮塌,原址上种着绿葱葱的蔬菜。

婆婆是万万屋里的大妈,虽78岁高龄,仍耳聪目明、身体硬朗,脸上遍布皱纹、笑意盈盈。婆婆高兴地带我们四处参观她的家,两层楼房只有婆婆一人独居,西厢房窗边沿墙堆着满满的柴,疏落有致。

厨房除土灶外,房内的干柴堆至屋顶。后门有木棍顶着,移开木棍,沿屋檐下皆是整整齐齐的柴垛,难以想象,一位高龄的婆婆如何从远处的大山里砍柴背回、劈好堆垛。

婆婆拿出珍藏的绿茶给我们喝,热情地招呼着,亲热地聊着家常,虽初次见面,却似乎前世有缘,无半点的生疏,犹如春风拂面、暖意融融。虽淡淡说来,却沾满人间烟火,喜怒哀乐皆化作过眼云烟,听来唏嘘、无限感慨!人生无常,何不学婆婆模样,历尽沧桑仍喜乐如常。粗茶淡饭、泰然度日,原是生活本来模样。

婆婆的双手粗糙温暖,临行时送至稻场,如亲人般挥手道别。

婆婆指向的后山上盘山公路蜿蜒曲折通向山顶,沿路而上,田园屋舍愈来愈远,这漫漫山路上全是婆婆的影子,从年轻到暮年,青丝变华发。路边怪石嶙峋、松树深绿,初春的山上树枝发芽,虽满眼枯黄,却蕴藏无限生机。

车行至半山腰,远望万家冲,在薄薄清雾之中,层峦叠嶂、霞光万道,如入仙境。再观万家冲,上游的水库如一颗珍珠镶嵌在万山之间,村前的小河之水必是来自水库。左边山中有院基寺水库,右边泥河水库,正对面木兰山耸峙,背倚石门大山,在云雾缭绕之中,自西向东延伸,如游龙在渊,深得风水之利。

源源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滠水绕木兰山迂回转折南入长江,虽千转百回,不忘故地陂北。生长于斯的陂北赤子虽天南海北,仍念故乡的万水千山、父老乡亲,如万万般虽在异乡,文里梦里绕不开的终是故土山水的又何止万千。

本文作者侯艳霞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侯艳霞,来自河南袁世凯故里,嫁入黎元洪老家黄陂北乡。喜欢旅游和文字,钟情于黄陂的山水风光、人文历史。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