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蔡店刺家洼水库

 印象黄陂 2020-09-13

  

文 | 图:吴世泽

题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1934年1月23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发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应予以极大的注意”的号召)。

之所以花时间去探寻这座不出名的水库,原因有三:一是为了恢复母亲的记忆,缓解她老人家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二是水库的坝型特殊,溢水渠道在坝中间,形成9米多高的人工瀑布;三是这样好的资源不能让它深居山沟默默无闻,应该充分发挥它灌溉以外的作用。

这里介绍的“刺家洼水库”是黄陂区蔡店街李冲村张家冲北西的一个容积约10000立方米的堰,坐标为北纬31°20′4.88″,东经114°14′25.81″(图1)),坝轴线方位43.8°,坝长28米,坝顶标高188米(手机测量)。

图1  刺家洼水库地理位置及水系分布图

根据有关规范的划分,容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水库为大型水库;容量在1000万~1亿立方米的水库为中型水库;容量在10万~1000万立方米的水库为小型水库;容量小于10万立方米者称为堰塘,一般不叫水库。

但在大兴水利建设的年代,稍大点的拦河坝就叫水库,没有严格细分,所以,当时根据建坝的地名取名为“刺家洼水库”。

据我父亲(今年83岁)和吴世安(二哥)、吴世福(三哥)、张家华(姐夫哥)介绍:当时负责修水库的是张家冲的张华洲先生,坝选择在麻骨石(片岩和片麻岩)处修建,兴建时间为1954年。

图2  刺家洼水库俯瞰图

问我母亲,刺阁(家)洼水库什么时间修的,她没有像回答别的问题想好久带有猜测的语气回答,几乎是脱口而出,“1954年。我们在新里坝挑黄土做含芯墙(黏土防渗),当时怕装不住水,坝底挖了个槽,麻骨石挖不动就用钢钎劈,坝两边的砂土(全风化残积物)全挖干尽了……”

提起水库,她老人家只要参加修建了的如数家珍,“刺阁(家)洼,院基寺,夏家寺,秧米沟,张剌洼,程阁(家)山,茅屋冲,中盆水库,仰天窝……”提过去的事她老人家完全不像是有老年痴呆病的患者。但问她早上吃的什么,回答就完全不一样,明明是吃的稀饭,油条,她却回答吃的包子,豆腐脑。

有时为了让她老人家开心,炫耀我参加了葛洲坝、三峡、乌东德等好多大水库的兴建,她老人家很得意地笑了,“你是吃国家饭修的,修大水库有机械,我是拿工分修水库,用的是箢头(箕)挑土;大水库是水泥坝,小水库是土石坝。那怎么和你比呢……”

图5  剌家洼水库拦水坝剖面图

2018年11月9日,母亲最终没斗过病魔,永远离开了我们,再也不告诉我们她一辈子参加修了多少水库了……

按母亲的意愿,落叶归根,从宜昌送回张家冲长眠于龙口岭的南面,让她老人家去看承包责任田七子沟水田里长的蒿草,路过刺家洼水库喝口无污染的凉水,去看八升河边为抗日本鬼子而修建的涵洞……

刺家洼水库汇水面积内水系呈树枝状(见图1深蓝色线所围),自西向东有平岭子南东侧螺丝境、朝天秋、小富山,大富山、七子沟、王家城等沟谷,北东以龙口岭为界,汇水面积达66万多平方米。

图3  清凉寨(天岗)水库土石坝鸟瞰图

图4  中盆水库土石坝鸟瞰图

刺家洼水库的坝背水侧干砌块石呈弧形,和双曲拱坝同型(图2),图中AB两点连线不近观,仅从谷歌图上看,你一定不会相信这个坝是土石坝的。不同于一般的土石坝上窄下宽的梯形(图3图4),如清凉寨(天岗)、中盆水库拦水坝就是典型的当地材料土石坝。

刺家洼水库拦水坝的断面如图5所示,图中黄色为坝体的含心墙(防渗心墙),心墙两侧为干砌块石,没有用水泥,也没有用石灰,块石为当地特有的片岩和片麻岩(图6),砌体充分利用了片岩呈薄板状的独有特性,薄板平着砌墙易压碎,竖起来放抗压强度高,且排列成拱形后坝体的力分向左右岸雄厚的山体。

与双曲拱坝不同的是中间黏土心墙厚度大,黏土中有很多石英碎石,去年11月份枯水季节(图7),我用地质锤试了心墙的强度,人工夯实的心墙密实,强度不亚于新近系半成岩,地质锤锤击仅显示一个不到5毫米深的小坑。

图6  刺家洼水库拦水坝背水侧干砌块石特征

斜放水管是木材锯成两半挖成槽后合成一个管,在不同的标高上挖一个放水用孔,楼塞(堵住放水孔的塞子)也是木制而成,上大下小的圆柱形,塞子四周用黄泥(土)密封,可做到滴水不漏。

在中国解放才5年时,修建水利工程全是土法上马,充分利用当地材料,真是名符其实的土木工程,类似建筑在黄陂随处可见,这可能是当时最科学、最好施工、最经济,最实用的多、快、好、省设计理念。

这种结构简单实用的上、中、底楼(放水涵洞),真的让人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聪明才智。上、中楼放水灌溉河谷的左岸粒米咀、右岸新里坝地势相对高的梯田,在下游河谷较窄处修建梯级低坝堰,用来储蓄秧田灌溉后多余的水。

图7  刺家洼水库枯水季节蓄水特征

小沟谷两边是用一棵树中间挖成槽用来做引水渡槽,使有限的水从上到下发挥最大的作用。底楼则是用来冲砂的,每年冬天把水放空,把底楼全部挖开,等开春后下大雨冲走泥砂,保持最大蓄水容积。

在当时没有地形图、没有谷歌图,没有奥维图,更没有地质勘察的情况下,凭着两条退和聪明的大脑,以及锄头、箢箕、铁锤、钢钎、石硪、木夯就把一个特殊的坝建起来了。蓄水灌溉65年过去了,它经历了数不清也无记载的洪水冲击,水从坝中间溢出,坝体至今安然无恙。

为张家冲有这样水利史上的特殊土坝感到骄傲,向张家冲修建这水库的建设者致敬!

本文作者吴世泽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吴世泽,黄陂区蔡店李冲村张家冲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水利水电注册监理工程师,长江设计院退休职工,现住武汉东湖高新区。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