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苦楝花开

 印象黄陂 2020-09-13

  

文 | 图:东方欲晓

院子中央那棵十多米高的苦楝树花开了,淡紫色的细花挂满宽阔、略呈伞状的树冠。微风吹过,横斜逸出的枝桠,细碎的绿叶与密密匝匝的紫花交织在一起,树影婆娑,如同一朵淡紫色的云彩飘荡在院子半空中,给小小院落平添了几分灵性和生气。

时令过了谷雨,苦楝花开,开于春天即将逝去的时节,恰巧应证了它名字的谐音——苦恋。苦恋,正如人们对这个春天的期盼。

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来得那么不易,那么艰难。一场疫灾袭来,扰乱了人们恬静的生活,惊恐中,人们对春天的到来比任何时候更加急切。尤其是在寒冷的冬春之交,在封城的日子里,困顿于斗室里的人们在恐惧与无奈之中数着日子,盼着花开,把心中一切美好愿景寄托于春暖花开。

梨花白了、桃花红了、油菜花谢了、映山红谢了……花开花谢,绿肥红瘦。虽说春光不再,但伴随着疫情的消退,人们的心情总算在暮春时节,渐渐舒展开来。

这个春天让人惊心动魄,经历了这个春天,哪怕是日常琐事,也会叫人铭记于心底,永远不会忘记。

元月23日是武汉封城的日子,记得这天正好是农历的腊月29。得到封城的消息时,我正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购物。我不由自主地翻看手机上的时间,离十点封城仅差几分钟,心想,儿子一家这下被困在城里已必定无疑。

儿子和儿媳在武汉工作,这几年,我与老伴也从乡下来到儿子家里,帮助他们打理家务,带孩子。由于住房面积窄小,只好将九十多岁的母亲留在乡下,住在二姐家里,由二姐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临近春节,我们一家人商定,春节回到老家过。一来乡下的房子相对宽敞些,春节长假一大家人闲在家里不至于那么逼仄;二来可以把老母接到一起,免了她的牵挂,也可以让二姐得以几天清闲。

儿媳的单位腊月二十四就放假了,有儿媳带孙子,我与老伴在腊月二十四就赶回蔡店。

打前站的事务琐碎繁杂,那几天,我与老伴在家里打扫卫生、筹备年货,里里外外忙得不亦乐乎,没顾得上浏览手机,以至于封城如此重大的信息都没能及时获得。

懊恼中我赶紧拨通了儿子的手机,还好,儿子回话:他们的车子已经过了黄陂,正在回家的路上。原来,他们得知封城消息后,比平常回家稍早些动身,赶在十点钟前已越过了封城的卡点。唉,一次有意筹划的回乡过年行动,就这样被无意地演变成一场紧急避险,并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开启了我们在乡下长达两个多月的宅居生活。

一家人总算如愿得以团聚,惊恐、惊喜过后,细细梳理一下自己已知的疫病发展过程,不免又心生忧虑。关于这场疫情我们早有耳闻,记得12月底就听传华南市场发现了奇怪的流行感冒,网络上也有简短的消息推出,儿子还曾说过要暂停孙子上幼儿园,等等。

那时候,我们以为只不过是一场换季时常常出现的流感,并没有太多的在意与警觉。还对儿子的意见不以为然,坚持让孙子上幼儿园,直到腊月二十三幼儿园学期结束。

还有,我们一家人都是从武汉返乡的,回到蔡店的几天,我与老伴也因要处理诸多琐事,一直与外界有着频繁的接触,会不会被感染,心里没底。再之,家中有老有小,疫病当前,若是有谁头疼脑热,上医院,看医生,在这当口,风险岂不是太大?但愿一切安好。

于是,我买回一些常用的药品,以防急需。买回84消毒液对居室进行全面消杀处理,还特别注意老人孩子的生活起居,反复叮嘱母亲注意冷暖,千万别在这个节骨眼上生病。然而,害怕发生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正月初五,母亲因脑血栓复发病倒了。

近年来,母亲的脑血栓病时有发生,但这次的症状仿佛比以前重了许多,头晕得厉害,吃不下饭,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此时的疫情正处于暴发阶段,从新闻中看到,因试剂盒紧缺,许多发热病人得不到及时诊断,天寒地冻,各大医院出现排队的长龙;病床严重不足,许多病人因一床难求无法入院治疗,在风雨中辗转于各大医院。

乡村医院条件更是简陋,设施、环境、防控措施等不确定的因素更多、更复杂。我不敢带母亲去医院就诊,也不敢请医生到家里诊治。好在外甥是黄陂人民医院的医生,我赶紧电话联系他,详细述说症状,由他开药后,我再去药店购买。

一周后,母亲的病总算有了好转,我紧张的心绪才得以缓解。在接下来的日子,母亲的病情时好时坏,我只好按照药单及时买药在家治疗,就这样挨着日子,医院一直没有去过。孙子倒是很争气,平时总爱小病小痛,这回表现得特别棒,时不时还来点即兴表演与小调皮,倒是为一家人的宅居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在平常的生活中曾经处理过多少生活小事,只因那些都是信手拈来的日常,可以忽略不计,也无法记起。但在这次疫情中,生活的小事往往变成大事,难事,让人困扰不堪。

从正月初三开始,厨房的下水管堵了,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让人苦不堪言。这要是发生在平时,自己动手疏通一下也就好了,实在不行,一个电话就会有专业疏通者上门服务。可这一回,一切皆不灵便。

家里有疏通用的手工搅丝、橡皮拔塞,几个回合下来都没能疏通。想到请疏通工,而这个时候到哪里能找到人,即便找到了人他会不会来?再说,封城时期,请人上门服务也有风险,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请为好。然而,克服这一小小的困难,谈何容易,它让我们艰难困守了两个多月。

到卫生间洗菜、清倒泔水自是不说,而每当做饭时,炒菜、涮锅、洗碗一整套工序反复交错进行,日常习惯、节奏全被这一小小的缺失所打乱。狭小的厨房里又添上泔水桶,一不小心,还会把泔水倒入水槽,泔水漫溢满地,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活计,操持起拖把……

听人说,这种疫病往往发之于寒冷,消之于温暖。于是,百无聊赖的逼仄状态下,我总喜欢到阳台上发发呆,走走步,茫然四顾,数着日子,就这样熬过了二月,走过了三月。

终于,我看到了东岗上的梨花开满山岗,如冰雪,如白云。接下来,又迎来纷至沓来的桃花,杏花,还有满畈的油莱花……人间四月,万紫千红,春光明媚,我们终于盼来了春暖花开。

还记得4月8日,解封的日子,阳光灿烂。为了记下这个特殊的日子,我和老伴带孙子来到彭城河岸,放飞我们喜悦的心情。坐在河岸长满青草的空地上,看着清浅的河水,听着啾啾鸟鸣,品着随身带去的茶水和水果,孙子乐不可支,欢快地叫着:我们野餐啊。

是啊,还记得在封城的日子里,我在家实在憋不住了,曾有过几次遛出家门,到没人的地方透透气,但总有种偷偷摸摸的感觉,尤其怕被原工作单位的人看见,每当想到“宅在家里就是为抗疫作贡献”那句宣传语时,心里总有种违规的自责感。而老伴和孙子扎扎实实在家宅居了76天,太不容易了。

在这解封的时刻,我们祖孙三人,徜徉在彭城河岸,沐浴着温和的阳光,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自由自在,好生惬意。这一刻,我深深感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是多么温暖;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这般美好。

这是一个无法让人忘记的春天。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一场惊心动魄的人鬼之战,一次必须铭记心底的历史事件,它将昭示天下、警示后人。恋这个春天,是因为它有着太多的故事,有无奈、有悲怆、有激情、有感动。这个春天,有太多英雄值得赞颂,有太多的精神值得弘扬,有太多的经验值得总结,有太多的教训值得吸取。

我们要记住所有识大体、顾大局,守望相助的武汉人民,为自已的坚守与付出点上一个大大的赞。我们要记住那些在灾难中把生命永远停留在那个凄苦的冬春相交的同胞,为他们点起一盏心灯,照亮他们灵魂去向天堂之路,愿一路走好。

我们要记住那些勇敢逆行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是他们不顾生死、奋力抗争、无私奉献、救死扶伤,才扭转了疫情的颓势,在决战之城取得决战的胜利。他们是天使、是斗士、是英雄、是救星。我们更要记住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让我们在一起,把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民族精神薪火相传。

苦楝花开了,开在暮春,开在疫情好转的时刻,淡淡的紫花在向春天道别,在向夏天微笑。愿祥云一样的苦楝花为我们带来好运,岁月静好。

本文作者东方欲晓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东方欲晓,男,蔡店人,喜欢读书,热爱书法及运动健身。

·END·

有风景  有味道  有故事

印象黄陂  品味黄陂

投稿 | 联络:23090806@qq.com

掌柜微信 | QQ同号:230908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