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市赚大钱的机会真是“稍纵即逝”吗?(少数派投资)

 iiiiiiidrrf3v1 2020-09-13

 
投资股票的朋友应该都有过这种感受,就是当发现一只“好股票”后,会有一种立即买入的冲动或压力,因为担心其他投资者也发现这个投资机会,股价出现快速上升,造成“踏空”。
 
今天我们讨论一下,股市赚大钱的机会真的是“稍纵即逝”吗?
 
首先来定义“好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股票上升的潜力远远大于下跌的风险就是一个好的投资机会,就是我们文章中经常提到的收益风险比高的股票。

收益风险比的案例请见文章:银行股的“收益风险比”已经逆天了!
 
寻找收益风险比高的股票,不同的投资人有不同的方法,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能够长期战胜市场,就是有效的投资策略。但是如何正确的衡量股票的收益风险比,并且在实际投资中取得成功是极为困难的事,或者说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
 
很多个人投资者采取的方法是不断的从外部取得“好股票”的信息,例如:股评、财经媒体、股市大V、亲朋好友,然后马上进行股票投资,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股票市场就是一个“争分夺秒”的地方,不是吗?
 
笔者认为发现一只收益风险比高的股票或基金以后,可以花时间反复地分析上市公司的各项信息或基金的投资策略,以便取得最大程度的买入信心,在投资的时机上完全不需要“着急”。因为投资的目标是积累长期收益,而不是追求短期“抄底成功”的快感。绝大部分追求抄底的投资行为,结果往往是“悲剧”。
 
当然也有一些投资者(包括专业投资者)抄底成功,短期内获得可观的盈利,然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回吐获利,甚至出现亏损。事后来看,常常会引发“将一手好牌打烂”的感慨。但我们说这种短期获利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无法长期持续,这才是投资收益不佳的真正原因。对股票投资抱有不合理的收益预期,也会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

(关于收益预期请见文章:投资股票一年赚15%算不算多?
 
举一个案例:
 
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买入了价值10亿美元的苹果公司股票,并且在2016年5月做出了公开披露。并且在随后的几年里不断增持苹果股票(显示出巴菲特对苹果股票的收益风险比越来越看好),合计投入约350亿美元,至2020年9月9日账面盈利超过750亿美元。
 
 

                          
从上面的走势图来看,在巴菲特初次投资的成本价附近买入苹果股票的时间是足够的,根本不需要担心投资机会“稍纵即逝”。
 
这并不是说优秀的投资人会做出100%正确的决定。

例如:巴菲特在2016-2017年期间买入四家美国航空公司的股票合计超过90亿美元,之后在2020年4月份全部抛出,大约亏损50亿美元。但是优秀的投资经理有能力对投资组合做出及时的调整,并且根据收益风险比等因素来决定每个股票的配置比例,整体上他们的胜率非常高。

而大多数投资者往往高估自己的选股能力或投资的胜率,其结果是无法取得理想的收益。

(更多内容请参考文章:投资股票不赚钱的三个原因

股票/基金投资中所谓的“踏空”风险并不高,而没有找到真正高收益风险比的股票/基金才是最大的风险。
 
找到这样的投资机会后,还需要敢于大比例的投入并长期持有,这样才能取得可观的超额收益。

(关于基金持有的文章请见:基金投资者亏钱的主要原因:持有时间太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