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合?中国三所最“国际范”新大学都呈环形状

 设计时报 2021-06-12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日新月异,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不断发生。近些年,西湖大学、湖畔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国际范儿”新锐学校创建,更是掀开了中国高校迈向世界级地位的新篇章。

但令人惊奇的是,上述三所当今中国最红的新大学,其校园设计都呈“环形”状:以一个圆形环路为核心,串联不同建筑单元。整体上模糊方位,弱化主次,尽可能的平等,实现不同学科、专业和产业间融合、共生。

这种设计语言,颇具中国文化内涵:平衡、阴阳、自然、山水、天圆地方...,是建筑实践与哲学观念融合的表达。设计师试图通过建筑,推动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教育的角色、方法和观念在新空间中被重塑、合并。


西湖大学

建筑设计:德国海茵建筑事务所

西湖大学成立于2018年,是由前清华副校长施一公坐镇,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师资上先后引进了仇旻、许田、Alexey Kavokin等讲席教授全职加入;资金上获王健林、马化腾等一众企业家捐赠支持。

西湖大学校园总体规划以“一个理性的完美圆环”为概念。整个校园核心建筑坐落在一座圆岛上,围绕着直径为300米的环形“学术圈”分布,形成相互贯通和协作的空间,在连接其他独立部门的同时,还将公园与中央学术学术大厅包围在内。

湖畔大学

建筑设计:姚仁喜(中国台湾)

2015年3月,马云、柳传志、冯仑、郭广昌、史玉柱、沈国军、钱颖一、蔡洪滨、邵晓锋等九名企业家和著名学者共同发起创办了湖畔大学,旨在培养拥有新商业文明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新一代企业家。马云出任首任校长。

姚仁喜被称为“诗人”建筑师,他用诗意营造这所企业家的“黄埔军校”。主体建筑为圆形,四面环水,园林交错。虽然新中式建筑在华人的建筑界谈论很多年,但姚仁喜突破形式的追求,朝它的精神性、艺术性、人文性讲述东方故事,让学员在其中找到文化根源,产生归属感。

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

建筑设计:德国HPP建筑事务所

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太仓校区项目始于2019年动工,项目总投资40亿,总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预计2022年正式投入使用。

校园由德国HPP建筑事务所设计,采用了国内首创的“马蹄状”校园建筑结构,以环状“学习超市”为核心,串联起一系列教学科研扁平化空间组合,致力于打造“新行业精锐和领袖的摇篮,未来大学和校园的样板”。

三大学校不约而同以“环形”为设计理念,很罕见的现象。你怎么看?

点亮“在看”和“点赞”,

将创意灵感放在第一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