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邕江江畔

 黑龙江波涛 2020-09-14
邕江江畔

南宁邕江江畔。

邕江江畔

邕江江畔

邕江江畔

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

邕江江畔

邕江江畔

邕江江畔

邕江江畔

邕江江畔

邕江江畔

邕江江畔

孙中山邓小平诸多名人留下足迹,人文历史厚重的南宁市共和路
    共和路是南宁市中心的一条老街,虽然与繁华的民生路、朝阳路、新华街相连,却没有那几条街道车水马龙、摩肩接踵的热闹,显得有些冷清。老街分为南北中三段,除了中段被改造为商业区之外,南北段大多还是低矮破旧的房屋,与整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有些格格不入。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共和路虽然简陋老旧,却非同寻常,它曾经留下孙中山、邓小平、陆荣廷、王阳明、莫文骅几位历史名人的足迹,人文历史十分厚重。

    共和路的前身是七条街巷,北门街(现北宁街北段)、上石牌坊(现北宁街至民生路一段,过去有座贞节牌坊)、下石牌坊(现民生路至国贸中心一段,过去有座潘姓父子的进士牌坊)、大树脚(现共和路民乐路交界)、九成桥(现国贸中心附近)、钟鼓楼(现共和路民族大道交界)、盐埠街(现共和路南段),民国21年(1932)当局把这七条街巷开拓为共和路,命名取自孙中山的共和思想。

孙中山邓小平诸多名人留下足迹,人文历史厚重的南宁市共和路
    当时的共和路与现在不同,它不是直通新华街,而是通向北门(现工人文化宫处),南至南门,中段则靠近东门,全长1100多米。以前道路铺的是2米宽石条,开拓后宽为20米的水泥路面。1950年,拆城墙和鬼谷庙一带的房屋之后,马路改为北接新华街。
孙中山邓小平诸多名人留下足迹,人文历史厚重的南宁市共和路

    孙中山驻节南宁, 陆公馆里谋北伐

    共和路118号自治区工商联,前身是旧桂系军阀首领陆荣廷公馆。清宣统三年(1911),时任广西提督的陆荣廷在下石牌坊的麻雀巷,将所有房屋收购后重新建筑自己的公馆,庭院式的建筑古香古色。陆荣廷主政广西近十年,直至1921年7月下野移居上海,常在此居住。

    1921年10月24日,孙中山乘船艇抵达南宁,连续几天在陆荣廷公馆频繁地接见各界人士,宣传谋划北伐大计,再三动员陈炯明出师,还接连出席3场群众大会发表演讲,但是晚上不愿意在陆公馆住宿。他说:“陆荣廷是军阀,是骑在民众头上的敌人,如果我到那里居住,民众就认为我和他们没有区别。所以,我还是回到船艇休息好。”

    1933年,新桂系买下陆公馆,作为时任国民党总部少校秘书程思远亲自筹办的文化机构—— “乐群社”驻地。

孙中山邓小平诸多名人留下足迹,人文历史厚重的南宁市共和路
    邓小平以国民党机关作掩护,寻机兵变催发百色龙州起义

    共和路与民乐路交界,过去叫作大树脚,有一座带院子的两层楼房曾经是广西省会公安局,其局长龚楚是地下中共党员。1929年9月,25岁的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代表来到广西南宁,主要任务是对俞作柏、李明瑞等广西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相机发展中共领导的军事力量。他化名邓斌,任中共广西前敌委员会书记,公开身份是广西省政府(当时在原民权路104号)机要秘书。龚楚把邓小平安排在公安局楼上其住房对门的房子居住,,两人共用一个客厅。邓小平便以此为掩护, 除了到省政府应付工作之余,来往于原中山路96号“光昌汽灯店”(中共广西特委机关)和居住地。在南宁短短数月,他通过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控制了几支桂系国民党军队,后寻机兵变,催发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成立了红七军、红八军,这也成为邓小平军事生涯的辉煌起点。

孙中山邓小平诸多名人留下足迹,人文历史厚重的南宁市共和路
    王阳明创办敷文书院,讲授儒家文化

    共和路北段的自治区储备局(现北宁街42号),前身是王阳明创办的敷文书院。王阳明原名王守仁,亦称王文成公,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与孔子、孟子一起被称为儒家三圣。

    嘉靖六年(1527)12月26日至嘉靖七年(1528)7月27日,王阳明在南宁生活了整整七个月,他主要时间都用于讲学活动。在上石牌坊附近,他请百姓免费来听他和他的弟子们关于儒家文化的讲课。跟着又自己出钱将讲学处扩建成为敷文书院。儒家思想在南宁传播,其源头就在此。民国初年,书院名为文成公祠、文成公讲学处。1926年改建为省立女子中学。现在立在门口的石碑——王文成公讲学处,是南宁市有名的文物古迹。

孙中山邓小平诸多名人留下足迹,人文历史厚重的南宁市共和路
    莫文骅在马武烈祠开始革命生涯

    敷文书院对面,是马武烈祠,此处原为“回春阁”,是清朝右江镇总兵马盛治的祠堂,建筑坐西向东,原为三进两廊,具清代风格的屋檐瓦楞,现仅存第一进和两廊为原始建筑。清宣统三年(1911)广西提督陆荣廷为祭祀马盛治改建为马武烈祠。1926年11月在此建立共青团南宁地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莫文骅就是在此加入共青团,开始革命生涯的。

孙中山邓小平诸多名人留下足迹,人文历史厚重的南宁市共和路
    南宁市历史最悠久的小学

    街的中段,现共和路122号的共和路小学(原称共南小学),是南宁市历史最悠久的小学。前身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建立的“宣化县二等小学堂”,其创办于青云街口的护国寺即原市公安局,后搬至石牌坊街即今共和路,改称“南宁模范两等官小学堂”。解放前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是南宁市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小学,校长钮佩常是全市德高望重的教育家,桃李满天下,深得南宁人的敬佩。

孙中山邓小平诸多名人留下足迹,人文历史厚重的南宁市共和路
    钟鼓楼钟声传遍古邕州每个角落

    共和路与民族大道交汇处,过去有座平楚楼。楼底部青砖呈正方形,边长8米,高9米,有东南西北四个大拱门,为十字街通行。楼上方为三层,全部为木结构,一通到顶,三层瓦檐均为青色琉璃瓦,每层瓦面中角的雀尾均雕塑着栩栩如生的飞龙,楼的顶端为葫芦状尖顶。明嘉靖十年(1513),南宁卫名威将军令手下铸大铜钟一口,通高1.8米,口径1.2米,重1000公斤。铜钟悬挂在平楚楼,故始改称钟鼓楼。钟鼓楼的“晨钟”每天早上敲三阵,每阵三十六响,共鸣一百零八响;“暮鼓”在晚间敲响,与晨钟对应。洪亮的钟声在邕江边悠悠远扬,传遍古邕州每个角落。为了修筑共和路,1931年钟鼓楼被拆除,铜钟现存于人民公园。

孙中山邓小平诸多名人留下足迹,人文历史厚重的南宁市共和路
    两百多年历史的育婴堂

    共和路174号农行自助行及后面部分储备局,前身是创办于清乾隆年间的育婴堂,资金全由南宁绅商联合捐献,目的是收容抚养城区及城郊弃婴。这家育婴堂风风雨雨200多年,收养孤儿弃婴无数。据说当年开拓共和路时,许多从育婴堂走出社会的群众纷纷义务参加修路。

孙中山邓小平诸多名人留下足迹,人文历史厚重的南宁市共和路
    百年建筑五属会馆

    共和路29-33号市工商联旧址,前身是清末民初建成的 “五属会馆”,为玉林、兴业、博白、北流、陆川五个地方的商贾集资兴建。原建筑为民国风格的两进两层楼房,现31号拱形古罗马券廊式骑楼仍为原建筑的门楼。1921年陪同孙中山到南宁的粤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洪兆麟就住在这里。

孙中山邓小平诸多名人留下足迹,人文历史厚重的南宁市共和路
    共和路的文化遗迹还有168号基督教礼堂,原建筑由基督教宣道会建于清同治13年(1874),1996年12月重建;共和路120号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院宿舍,过去是五冬雷氏宗祠堂。旧桂系军阀谭浩明公馆、苏屋祠堂等古建筑也曾在此街。

    名副其实的政治中心

    共和路不但文化遗迹多,还曾经是政治中心。如前所述的大树脚广西省会公安局,清代是右营都司署和南宁巡警总局,民国先后是南宁警察厅省会公安局、南宁公安局、南宁警察局。1951年开辟民乐路时被拆除。

    现共和路与青云街交界,过去是一块三角地,明代是护国寺,清末改作宣化县二等小学堂,民初作为陆地测量局,1921年始先后作广西省教育厅署、广西省立博物馆、南宁警备司令部、国民党“华中军政掌管司令部”等,解放初中共南宁市委会设在这里,1955年起是南宁市公安局。

    现国贸中心门前一带,原为清朝表忠祠和左营守备署,民国六年(1917)改建为两层砖石楼房,作为广西教育总会,1940年为南宁警察局等。解放后先后作南宁市公安局、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1985年扩建民族大道时被拆除。

孙中山邓小平诸多名人留下足迹,人文历史厚重的南宁市共和路
    岭南风格的骑楼街

    共和路过去是一条古香古色的骑楼街,骑楼“洋式门面”、“前店后仓”的岭南风格十分鲜明,其中南洋式、仿古典复兴式的店面最多,各种几何图形的柱、墙、门、窗、檐多姿多彩,可惜随着城市建设,很多老骑楼都拆掉了。

孙中山邓小平诸多名人留下足迹,人文历史厚重的南宁市共和路

孙中山邓小平诸多名人留下足迹,人文历史厚重的南宁市共和路
    共和路变化最大的莫过于1978年6月开始的民族大道建设,以及2003年的民族大道西端扩建,把共和路的中段及南段拆去一大截。余下的中段2003年因建设万达广场把西侧完全拆除,东侧也都改建为大楼。其余的南北段一直没什么变化,房屋越来越残旧。

    最遗憾的是,现在很少人知道这条老街辉煌的人文历史。

邕江江畔

邕江江畔

邕江江畔

邕江江畔


    登上畅游阁眺望邕江,只见宽阔的江面静谧安祥,粼粼闪烁的江水泛着细浪,两岸风光犹如画卷一样徐徐展开。不过在南宁生活长久的市民,总感觉江上似乎缺少了什么……对了,往日洒洒落落在江面的“水上人家”不见了。千百年来,邕江船民在江上舟楫往来,渔筏船歌,飘游江面,与邕江风光构成立体的画,有声的诗,那是邕江过去一处特别的文化景观。如今,随着邕江及沿岸的整治美化,原来的景观犹如一道划过的水痕消失了。
    自古以来,在水系发达的地方都有常年生活在水上的群体,在两广称他们为疍民,过去有“贱民”的贬义,所以常被社会忽视甚至轻视。“邕江河水滩连滩,撑船摆渡求三餐;疍民天生就苦命,四处漂泊似浮萍……”这是旧时邕江疍民流传的一首歌谣,是疍民居无定所、劳动危险、生活贫穷、地位低下的真实写照。消失了的邕江船民
    据《南宁市民族简志》记载:古代南宁的疍民先后从广东珠江流域和梧州西江一带,溯水而上渐次移居到邕江。疍民最早入邕时间,有说始于汉代,从梧州西江移居南宁;有说自唐代起,南宁就一直有疍民居住;而宋代史书确有南宁疍民的记载。这说明,南宁疍民存在的历史悠久。他们普遍讲白话(粤语)和平话,其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与陆上汉族居民明显不同。每当江花日出,夕阳西下,疍家人在江上的劳作与生活,绘就南宁多彩生活的一幅美图。至上世纪90年代初,邕江上共有民船1174艘,其中住家船767艘,货船407艘。 
    过去“以舟为室,浮家泛宅”的邕江疍民主要以运输、摆渡、打鱼、捞螺、卖鱼花为生,其中内河运输是疍民们从事的重要职业。明清时南宁就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水运比较发达。上世纪初南宁对外通商之后,水运越发兴旺,于是许多疍民逐步加入了运输队伍,还吸引一些沿岸村民加入,所以疍民群体不断扩大。那时疍民常集中泊船于邕江南岸和水月庵码头附近,船只近千艘,蓬甲相连,延绵数里,十分壮观。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当局甚至为疍民专门设置邕江镇,把水上住户划分为水上9条街,965户4635人。
    解放后,从事水运的船民先后组织成立了“南宁市木帆船社”和“南宁市航运公司”,最后组建了“南宁市航运局”。昔日泊江河、各自寻业谋生的船民,有了自己的归宿,成了企业的主人,有的当上了国家干部,社会地位明显提高。自上世纪50年代起,这些企业和单位的很多船民陆续搬迁到岸上居住,大多集中在北大路、边阳街和亭子一带。
    邕江没有路桥之前,两岸民众过江全靠渡口的船舟摆渡,像亭子、白沙、临江街、渡船口、水街、大坑口等人流量较大的渡口经常停靠几十条渡船,场面非常热闹。老船民回忆,上世纪20年代,邕江河段曾设有60多处津渡点,摆渡成为很多船民赖以生存的来源,不管刮风下雨烈日暴晒,总要靠双臂摇撸划桨在两岸津渡点来回奔波,但得到的报酬总是很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乘船横渡过江每人收2分钱,如果客人有自行车及挑柴米等物品过江的则另加2分钱。1964年7月邕江大桥建成通车后,原先靠摆渡为生的船民相当一部分上岸生活另寻出路。但那时,离桥太远的市民仍然喜欢船渡,因此凌铁、白沙、亭子、上尧等津渡点仍有船家摆渡。但随着邕江的路桥越来越多,摆渡基本绝迹。
    因为无能力上岸购置寸土片瓦,不能上岸的船民只能继续以打鱼、捞螺、卖鱼花为生。穷困,是船民的普遍现象。我曾有个小学同学是船家弟子(后来家里负担不起学费辍学了),带我去过他家的船,在临江街附近。只见五六米长3米宽的木船上,船首是撑篙、撒网的劳动场所;中部船舱,用竹篷遮一下,也是一家人的起居区,甚至兼做货舱;船尾是厨房,甲板上挖个洞算是厕所。巴掌大一块地方,竟然住了8口人,在船上转个身都难,更没有什么家具了。不过,对于长期住陆地的我,感到居住船上挺新鲜。同学却说,晴天满船鱼腥味,雨天四面漏风雨,冬天寒冷挡不住,住船上真的不好受。我还记得船中间的木板油了红漆,油亮光滑,同学说晚上就睡这里;他弟弟颈上挂了把银锁,胸前绑着一个水葫芦,同学说那是防止弟弟落水,求神保护他平平安安。
    每年七八月的暴雨季节,是船民最犯愁的时候。因为邕江发大水,特别容易翻船,船底的缝隙还会漏水,晚上睡觉都不安心。由于船上没有电,一家人需要点灯都要自己储备电瓶,光线昏暗。在船上喝的是用明矾沉淀过的邕江水,有时候水特别浑浊特别黄,不管过滤几遍,煮出来的饭也还是一股明矾味。
    不过,亲水生活的船民子女普遍地早早就熟悉水性,水上功夫好手也不少。七十年代之前,体育设施还十分缺乏,这些因天然条件造就的游泳苗子,往往被游泳业余体校加以培养,其中不少优秀人材入选省市游泳运动队,甚至到了国家队。南宁市最早获得全国游泳冠军的梁树妹,国家游泳队的何来德、何润华都是船家子女,他们都为我国的游泳事业增添光彩。
    过去邕江的鱼虾螺甜美诱人,船民捕捞后除了自己吃还有不少外卖,收入还可以。但随着江河污染严重,渔业资源越来越少,有时不得不划小舟到很远的江面才有收获,一天没一分钱进账也常有,无奈到岸上打零工勉强对付日子。由于没有稳定收入,生活飘零窘迫。没有安全感的日子就这样陪伴他们度过一天又一天,挥之不去的漂泊感对于他们是越来越强烈。
    每当夜幕降临,船民们站在船上,望着美丽的城市夜景,多么迫切希望有一天可以真正走上岸,过上遮风挡雨有水有电的现代化稳定生活。船民的呼声受到重视,从1975-2005年,政府通过建设船民安居工程或安置点、入住经适房或公租房等办法,在亭江路、友谊新村、新阳新村和福建园,陆续安排276户803人上岸居住。在市区段的邕江仅剩下住家船129艘,人口632人,他们成为最困难的群体。
    “水上人家”的长期存在,既给邕江水生态、两岸环境、市容市貌带来不良影响,其贫苦生活也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民生难题。2012年起,南宁市结合34公里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将邕江全部3000多船民安排“洗脚上岸”,他们终于像南宁其他市民一样,过上了住有所居、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日子。现在,富宁新兴苑、凤岭北苑等很多新建小区,都有船民的集居点。当然,也有人质疑:这种因地方政府政策性措施的催化,水上群体非自然、非自主的改变,利弊几何?它使得邕江将永远失却一个历史研究的鲜活样本。不过,从全国来看,城市船民上岸确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消失了的邕江船民
    俗话说,今日不同往时。过去疍民被视为“贱民”,受到冷落。而现在,船民上岸了,但是“疍家文化”却被重视与挖掘,尤其是疍家船歌,因其题材多样,内容丰富,韵味无穷,很受欢迎。据说清末民初年间,邕江到梧州西江一带的船民开始传唱“水上叹歌”(梧州的船民叫“咸水歌”)。歌谣主要为船上妇女口头创作吟唱,以叹情为主,按内容可分为仪式歌(结婚、丧葬)、生活歌、情歌、迁移歌(滩路歌)、劳动歌、凡歌6大类。叹歌来源于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生动有趣,杂白话、平话口音演唱,通俗易懂。歌谣常常讲出做人的道理,能给人以启迪和潜移默化的教育。现在,每逢市里举行大型水上活动,都少不了疍民的叹歌表演,其中的“水上渔民婚礼”最为精彩,其录像获全国城市电视台“百城风情”专题节目“金牛奖”评比三等奖。
    目前在桃源桥与凌铁桥之间的1.1公里江畔,政府正在建设以“平西情怀”为主题的景观区,其中水边人家项目,将充分展示疍家文化。往日辛酸的水上歌谣,今天昂首翻新唱。
    邕江船民的过去和现在,无论酸辣苦甜,都是一本长长的故事。要谈论邕江的风土人情,离开了这条江的船上人家故事,就缺少了故事中最精彩的情节。

船民泛舟邕江
消失了的邕江船民
晒渔网
消失了的邕江船民
打鱼归来
消失了的邕江船民
准备晚饭
消失了的邕江船民
绑实船只防风雨
消失了的邕江船民
种些青菜补生活
消失了的邕江船民卖鱼
消失了的邕江船民
劳作之余
消失了的邕江船民
一艘渔船一个家
消失了的邕江船民
船家世代相传
消失了的邕江船民
洗脚上岸”之际
消失了的邕江船民
凤岭北苑的船民新居
消失了的邕江船民
疍家婚礼
消失了的邕江船民
吟唱叹歌
消失了的邕江船民
如今的邕江静谧安详

邕江江畔

邕江江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