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北山关帝庙有古钟、关刀、帝匾三大镇寺之宝,如今尚在否

 欧洲狼 2020-09-14
吉林北山关帝庙有古钟、关刀、帝匾三大镇寺之宝,如今尚在否

吉林北山关帝庙古寺屹立于北山之巅。杨金铭摄影

吉林市北山公园山巅之上的古寺庙群,是保存较好的名胜古迹。庙宇有建于1692年(清康熙三十一年)的三皇庙(药王庙),建于1701年(清康熙四十年)的关帝庙,建于177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的玉皇阁,建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由吉林士绅王台三与韩登举等人捐款修建的坎离宫,以及后来陆续建起的菩提庵、智光寺、广济寺。

1701年北山关帝庙建成以后,逐渐增添了三件镇寺之宝:第一件:康熙年间铸造的铜钟一口。第二件:康熙或乾隆年间铸造的关公的标配——青龙偃月刀。第三件:是乾隆帝东巡吉林时,特别拜祭北山关帝庙时为之题写的匾额“灵著豳岐”。

吉林北山关帝庙有古钟、关刀、帝匾三大镇寺之宝,如今尚在否

吉林北山公园关帝庙前铜钟

★北山镇山第一宝:康熙年铜钟。

康熙铜钟是北山古寺庙群中最早的镇寺之宝之一。据考证,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的后期,有木制和陶制,可用于有节奏的乐器使用。《说文解字》载:“钟,乐钟也。秋分之音,万物穜(种)成,故谓之钟。从金童声。”那时,钟可能是古人用以庆贺秋收用的打击乐器。

到了诞生金属冶炼技术的奴隶制社会的夏商时代,青铜钟开始出现。使用者自然是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考古证明,青铜钟上面铸有文字,表示用途。铜钟是奴隶社会一直到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使用的重要礼器,主要用于祭祀和宫廷宴飨(xiang)。春秋左丘明著《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载:“钟音之器也。”。《国语·周语》:“细钧有乐,钟兑音也。”都说明,钟是乐器。

吉林北山关帝庙有古钟、关刀、帝匾三大镇寺之宝,如今尚在否

吉林北山公园关帝庙前新铸铜钟。作者手机拍摄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铜钟因声音浑厚洪亮而成为佛家看中的重要法器。故而,凡是寺庙以及道家的道观都有铜钟。而且寺庙大门之内左右加盖钟鼓楼,以便早晨撞钟,晚上敲鼓,以定僧尼早晚课时间,谓之“晨钟暮鼓”。另外,铜钟不同于皮鼓,它的另一个主要显著功能是可以在铸造时把被祭祀者与投资祭祀者的名字,以及需要记录的事件、时间、地点简铸其上,谓之铭文。

虽然至今没有查到吉林北山关帝庙有关铸造第一口钟的文字记载,但根据惯例可以推测到关帝庙筹建时,投资建庙人即同时开始了铸造大钟的筹划。康熙四十年(1701)关帝庙建成,此时第一口铜钟也应该铸成。后据记载,康熙五十年(1711),为纪念关帝庙建成十周年,第二口铜钟也已铸成。1942年,由有关人士投资的第三口铜钟又铸成功。有游客说,那三口铜钟现在仍然矗立于关帝庙月台的另一侧。我曾前往验看,但由于年代久远,字迹斑驳不可辨认。据说,这三口钟,真是关帝庙甚至整个北山寺庙的“镇山第一宝”。尤其是那口最早的铜钟。

吉林北山关帝庙有古钟、关刀、帝匾三大镇寺之宝,如今尚在否

吉林北山公园关帝庙前古铜钟。作者手机拍摄

★北山镇山第二宝:青龙偃月刀。

知道关公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关公的神器是青龙偃月刀的,崇拜关公的人,也几乎没有人不崇拜关公的青龙偃月刀的。

但是,据史料记载,青龙偃月刀只是偃月刀中的一种。

根据文献记载,最早使用青龙偃月刀的人,并不是关羽,而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爱将——有美髯公之称的岑彭。

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头条选图

百度先生介绍:岑彭是东汉的开国名将、军事家,列东汉云台二十八将第六位。

岑彭原是新莽棘阳县长,长期坚守宛城,抵抗绿林军。后来,归降刘玄,封归德侯,隶属于刘縯(yǎn),后归降刘秀,拜刺奸大将军,督察众营。

岑彭自从跟随光武帝刘秀后,靠着手中一柄青龙偃月刀和满腔忠义、满腹韬略,南征北战,为东汉打下了大片江山,被封为舞阴侯。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岑彭讨伐蜀郡公孙述时,在成都被公孙述派遣刺客乘夜刺死。——但有关资料记载,岑彭是历史记载第一个使用青龙偃月刀的人。

东汉末年,关羽成为第二个使用青龙偃月刀的人。

关公与青龙偃月刀。头条选图

在《三国演义》中,青龙偃月刀是关羽的趁手兵器,也成为后人认识的关羽的标配。传说,那是“天下第一的铁匠”,特别选择在“月圆之夜”打造而成的。而且说此刀快完工时,天空骤然风起云涌,电闪雷鸣,空中唰唰唰滴下了1780滴鲜血。真不知是谁查的这么细致,连空中飘落的雨点儿似的血滴都能数的清!

当地术士分析,那是“青龙的血”。所以,才有“青龙偃月刀”之名,及青龙偃月刀要杀1780人之说。当然了,是谁看见了那血是青龙的血?为什么要杀1780人?书上根本没有说。也许就是术士蛊惑人心的的一派胡言而已!书中只是描述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艳锯,关羽凭着它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甚至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披靡,甚至曹操赠袍,关羽都用青龙偃月刀去挑起。关羽据荆州时更是单刀赴宴,威震东吴群雄,因而此刀被称为“关刀”、“关王刀”。后来,关羽败走麦城被杀,青龙偃月刀被东吴将领潘璋夺走。再后来,潘璋又被关羽的儿子关兴杀死,夺回了青龙偃月刀。

关羽,坐下赤兔马,手中青龙偃月刀。头条选图

看看,这就是青龙偃月刀的传奇。光这青龙偃月刀的故事,就足够人们开眼的了。

但出土文物及有关史料记载,偃月刀在宋朝才开始出现,因重量太大,主要用于练习臂力,而非实战中的武器。看来,还是“青龙偃月刀文化”的传播能力大,它完全可以超越历史。真佩服明代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他居然凭空相像出了青龙偃月刀这么好的故事!

1701年(清康熙四十年)建造吉林北山关帝庙时,建庙人根据青龙偃月刀的传奇故事,铸造了这柄重达82斤的青龙偃月刀(也有人说此刀是乾隆年间铸造)。此刀至今供奉在关帝庙前月台的刀架上,成为关帝庙甚至整个北山古寺庙群的“镇山第二宝”。此刀虽然历经三百多年的历史风雨剥蚀,锈迹斑斑,满目沧桑,但却愈发四射着诱人的历史魅力。

吉林北山关帝庙有古钟、关刀、帝匾三大镇寺之宝,如今尚在否

吉林市北山关帝庙前供奉的康熙年间的青龙偃月刀。

★北山镇山第三宝:乾隆帝题匾“灵著豳岐”。

中国的寺庙道观格局,基本上是依照皇家的宫廷朝堂或衙门的形式建造的。因此,凡属庙堂道观的门楣之上都要悬挂匾额,门两侧加配楹联。无论庙联和匾额,题写的内容都以对神佛仙道的歌功颂德为主。

大清乾隆十九年(1754)秋,乾隆皇帝东巡吉林市,驻跸吉林将军署衙。某日,乾隆皇帝率领侍从上北山,凭吊他的皇爷爷圣祖康熙皇帝当年畋猎北山、揽辔驻马、挥斥方遒的圣迹,接着游览了北山关帝庙,并为关帝庙题匾“灵著豳岐”。繁体字应为“靈著豳岐”。

吉林北山关帝庙有古钟、关刀、帝匾三大镇寺之宝,如今尚在否

吉林市北山关帝庙现存“至大至罡”匾。乾隆帝题写的“灵著豳岐下落不明。作者手机拍摄””

“灵著豳岐”,是一幅读音和内容都十分生涩深奥的匾额。

先说“灵”字。灵,自然是指被人类供奉祭祀的神灵。譬如关羽,是满族人最崇奉的三国名将。虽未曾查到史典记载,但满族民间传说努尔哈赤当年到北京进贡明朝皇帝时,宁可不要其他皇家赏赐,也要《三国演义》的书和关公的塑像、画像。满族人把关羽称之为“关玛法”即“关老爷”。即便是清朝后宫,也要随时供奉“关玛法”。网络传说,即便是独霸朝权的慈禧太后在颐和园或者皇宫内看戏时,若遇到关公的戏,也必然带领所有嫔妃肃然起立,然后绕着座椅转三圈后才能落座继续看戏。

网络上还有人说,到了清朝时,全国范围内建起的的关帝庙有数万座。在某些地方的建筑数量超过了供奉孔子的文庙。

关公戏剧。头条选图

因此有人说,这个“灵”字,是乾隆帝褒奖吉林市人杰地灵的意思。因为吉林号称大清国的龙兴之地。如此解说,并不为过。

再说“著”字。著,即昭著、卓著的意思。昭著,是明显的好。卓著是突出的好。这个“著”字,当然是为前头第一个字“灵”字做补充说明的——即关公保佑吉林,“灵验到极为明显、极为突出”的地步了。

三说“豳”字。豳,读作bīn,指豳山,也用作古都邑名,到唐代因与幽字相近,被改作“邠”。相传西周统治者的祖先即在此立国。现在古豳的位置在今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诗谱》记载豳这个地方,是后稷的曾孙公刘,自邰这个地方迁徙出的戎狄少数民族的居住地,在雍州岐山。

吉林北山关帝庙有古钟、关刀、帝匾三大镇寺之宝,如今尚在否

吉林北山公园古寺庙群。作者手机拍摄

四说“岐”字,即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地处关中西部,宝鸡市境东北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也是周文化的发祥地,还是古典籍《黄帝内经》、《周易》诞生之地。豳岐即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可代表中华。

有人说,乾隆皇帝利用豳山和岐山两个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凝缩成“豳岐”,来比喻吉林。因为吉林是大清国的“龙兴福地”,就好比大清国之前华夏的豳岐是周朝的发祥地一样!

最后,把“灵著豳岐”的意思合起来看,广义上说,就是歌颂“关玛法”(关公、关老爷)的神灵,功绩卓著,遍布华夏。在封建社会,关于关公显灵的故事传遍江湖。从狭义上说,关帝庙立于吉林北山,吉林乃大清国的龙兴之地,故,乾隆才如此题词。可见满族出身的乾隆皇帝,已经成为了中华汉族史学家!

关公夜读春秋。头条选图

★乾隆皇帝为何崇敬关公?

乾隆东巡吉林时,北山之上已建有三皇庙(药王庙)和关帝庙,为何乾隆帝独独为关帝庙题匾“灵著豳岐”,而没有为三皇庙题匾呢?何况三皇庙中供奉着中华民族的祖先伏羲氏、神农氏和轩辕氏呢。另外,三皇庙位于关帝庙之北,两寺仅有一墙之隔,有门相通,可谓咫尺之间。没有史料记载乾隆帝有没有游览三皇庙,但三皇庙没有乾隆的题匾却是真的。否则一定会载之史册,传之江湖的。

乾隆帝唯独为关帝庙题匾,这里必有缘故。

吉林民间有传说道,乾隆帝东巡吉林驻跸吉林将军府衙期间,每次出巡回来,身后都会传来嘚嘚的马蹄声,开始,乾隆帝以为是随身侍卫,后来多次关注,确定不是侍卫马蹄之声。

关公纵马持刀。头条选图

故事说,某日乾隆帝从龙潭山游览归来,安顿下太后驻跸之后,故意不带侍卫在将军府内独自徜徉,但马蹄声却总在身后不远不近处响起。乾隆知道将军府戒备森严,断定没有外人,因而没有回头地喝问:身后何人?一个响亮的声音回答:二弟关羽。乾隆又问:为何总随身后?身后答曰:保护兄长。乾隆心中一乐,看来“关玛法”是把我当成大哥刘备了。于是问道:三弟何在?(就是张飞哪里去了?)身后答曰:出巡辽阳。乾隆又问:何事劳烦三弟独去辽阳?答曰:辽阳有贵戚贪赃枉法,三弟替兄长前去裁夺。

乾隆回到临时寝宫后,即刻差人飞马前往辽阳查核。果然辽阳有贵戚仗势欺人,祸乱地方,现已被官府抓捕。钦差回报此事,乾隆方知三弟张飞赴辽阳查案是真。从此便暗中以关公护佑的刘备自居。所以才有了乾隆前往北山关帝庙祭祀,并御笔题匾“灵著豳岐”。

但是,哥说,这只是个传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