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昔底德陷阱乃大势所趋?中国人7000多年前便有破解之法

 虚园文馆 2020-09-14

公元前5世纪,古雅典城邦在执政官梭伦的带领下统一度量衡、修改法典、投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工商业和航运业,在外占据殖民地,资助文化事业,广纳贤才,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迅速崛起为希腊半岛上数一数二的强国。

他们的日趋强盛引起了希腊老牌强国斯巴达的注意和警惕,为了保持自己的绝对优势,斯巴达人发动了战争。结果长达30年的战争不但毁了希腊,也拖垮了斯巴达……

这就是“修昔底德陷阱”的由来: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在随后的2500多年里发生的15例后进国家挑战时任“霸主”的案例中,有11例发生了战争。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统一后的德国试图挑战英国,成为欧洲的第一大经济体,结果直接引发两次世界大战。

在西方人看来,“修昔底德陷阱”似乎成了不可避免的魔障,但是他们却是不知,“修昔底德陷阱”之所以屡屡发威是受他们自身狭隘思想的限制,东方古老的智慧早在7000年前就破除了“陷阱”的桎梏。

上古时期,华夏大地上的炎帝部落因为发明了耒耜,极大的提高了耕种的效率;又学会了种植芋麻,织麻为衣,掌握了取暖的新技术;发明了弓箭,使狩猎变得更加轻松,同时提高了部落的武装力量。

在相对安逸、物资充足的情况下,部落人口基数迅速增长,迅速成为中原大地上最强盛的部落。

炎帝部落凭借强大的武力和先进的生产力,作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统御着包括九黎在内的许多部落。

炎帝部落兴盛了一段时间以后,一个新的部落走向崛起。这个部落便是黄帝部落。

黄帝部落从炎帝部落学得耕种技术后,生产力大幅提高,在保证了足够的食物来源后,派出“留学生”到各个部落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巧。

如宁封子曾拜访各个部落学习了先进的制陶术,后被黄帝封为陶正;伶伦外出学习乐理,制造出笛子、钟等乐器,编撰了《咸池》等乐曲……

同时,部落内的重黎开创性的发现“以石取火”;黄帝的妻子嫘凤发现了蚕丝,学会了制造丝绸……

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黄帝部落与其他部落的贸易,物物交换换回来的粮食堆积如山,几辈子吃不完。

为了记录粮食的存储“库管员”仓颉绞尽脑汁,结绳记事不顶用,只好发明文字来记录公产。

杜康更伤脑筋,没有粮仓,粮食存不了太久,他只好用树洞存粮,结果粮食发酵成了新的产物——酒。黄帝喝过之后大喜过望,说这是天上的甘露。

丝绸、酒、文字……这些奢侈品的出现,意味着私有制进一步加强,阶级程度再一次加深了。

换句现在的话讲,就是领导越来越脱离群众了。

“不走群众路线”在当代看显然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但是在生产力落后且小国寡民的古代,统治阶级的神秘性越强、权利越大部落的凝聚力也就越强,越能迎接艰难的挑战。

黄帝部落正是凭了这股强大的统治力,一步步崛起。

不仅如此,黄帝还改革了军事制度:

“他命人去流波山捉回了一只夔,用夔的皮做成了鼓。接着又让人去雷泽捉来雷神,用雷神的一根骨头做成了鼓槌。”

这段文字虽是出于传说,却暗含了很有可能符合事实的内容——黄帝发明了鼓和鼓槌,并将鼓和槌用于行军作战。

隆隆的鼓声不但可以提高己方作战人员的士气,震慑敌人,更重要的是还能传递信息。

古代信息传递不便,士兵们在嘈杂的战场上作战很容易受一些错误的信息诱导(主将战死了)出现混乱,继而一败涂地。

“擂鼓而进,鸣金收兵”可谓一大创举,这一传递军令直到清朝仍在使用。

黄帝大力发展工商业,改革军事,带领部落迅速崛起。

与此同时,炎帝部落鲜有作为,手下的部落屡有反叛之举。所有叛乱者中蚩尤部落最为强大。

蚩尤部落兴兵攻伐炎帝,炎帝难以抵御,便向黄帝求援。

黄帝见炎帝势单力薄,各部落相互征战,民不聊生,便出手相助。结果“修兵振旅,诸侯宾从”,一举打败了蚩尤部落。

兵败之后,蚩尤怀恨在心,挑拨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的关系。

炎帝本就对黄帝心存忌惮,现在黄帝又“收买人心”得到许多部落的支持,更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于是,老牌霸主炎帝部落向黄帝部落宣战。

黄帝部落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炎帝部落之前又遭到了惨败,但是霸主终归是霸主,实力不容小觑。

黄帝部落不敢跟炎帝部落正面硬抗,便抓住炎帝不适应草原作战的特点,拉长炎帝部众的补给线,一退再退,从河南退到河北,将决战定在了阪泉。

经过惨烈的争斗,黄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修昔底德陷阱”诠释的不同,黄帝部落得胜之后没有吞并炎帝部落,当上新的霸主,而是与炎帝共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轮流执政。

姬姓的黄帝(姓公孙,因在姬水长大,故又姓姬)与姜姓的炎帝轮流坐庄的传统,很有可能维持了数千年之久,到了周代初期仍是如此——周武王和姜尚,直到封建制度确立才有所改变。

炎黄子孙的称呼便是这么来的。

由此可见,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其实就是无知者闹出来的笑话。

真正有良知,追求自由、平等、和平与安宁的国家不会走进也不会拉别人走进“修昔底德陷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