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证与脉证相结合是经方发展的重要方向

 杜子桐 2020-09-14

《神农本草经》是第一本中药学的专著。好多中医同道为了把中医学好下了很大的功夫,把《神农本草经》里边所有关于药的记录都背过了。其实背过对我们真正把这个药用好,其帮助并没有像我们把它真正领会的意义更重大。我们看一看古人是怎么应用中药治病的。
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
它里边说的牡桂,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肉桂和桂枝了。说桂枝这个药能治上气咳逆,能够治疗结气,能够治疗喉痹,还能利关节,还能补中益气。
那么是不是来了一个喉痹的病人,我们用桂枝就能治好。有喉痹的病人我都用桂枝,古人就是这么记录的,我们真的按照记录来治疗的时候就发现了,有的有效,有的无效。
临床中我们找一个人既上气又咳逆,又结气又喉痹的病人,就会发现,即使看了一辈子的病,这样典型的病人,恐怕一个也没有发现。
古人是想通过表述药能治的症状来表述它的功能。如果生搬硬套,就拿这些症状就用这个药治,往往无效,应该说大部分无效。但是我们就明白古人就是这样,通过症状来领会它,从而治病,这一点是非常清楚。
再看从方子到药。《辅行诀》里边记录了“小阳旦汤”,也就是我们说的“桂枝汤”。原文说“治天行,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古人在应用方和药的时候,最早就是说这个药能治什么病,这个方能治什么症状。
我们看看小阳旦汤说发热、自汗出、恶风、鼻鸣、干呕。首先找这样一个完全吻合的病人,临床中几乎没有。也可能大家会遇到一些,也可能20年才遇到一个。我们按照这样的记录来生搬硬套的治病的时候,就会发现几乎没有用的机会。
如果就治一个症状,比如发烧,来一个发烧的病人,我们就用小阳旦汤,就会发现大部分是无效的。来一个鼻鸣干呕的就用小阳旦汤也无效,就会发现大部分是无效。他背后的道理我们又难以掌握,按他说的治病又不行,按症状来治又不行,那么古人究竟是依据什么道理来应用方药治病的呢?
我们进一步按照经方学术进行梳理。到了唐朝的孙思邈,记录在《千金方》里边也是这么写的,就这些方子也能治这些症状。小半夏汤能治“心腹虚冷,游痰气上,胸胁满,不下食呕逆者方”。找这样的一个所有症状都具备了,一个典型的病人几乎没有。我们按一个症状来治,几乎无效。这些方子应该怎么用呢?
《外台秘要》也是这样来记录的,五味子汤就能治疗咳嗽短气不得息,发热,胸苦满,不得饮食。记录的全部症状都具有的典型病人,几乎没有,临床当中按照其中的一个症状来治,同样会发现几乎无效。
而实际上古人的依据重点,确实还是依靠这些症状来治疗。那么这个背后的道理在何处,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运用这些方子呢?而这些方子往往还真的都是最好的方子,那么,这些方子应该怎么用呢?
防风丸:治一切风及痰热上攻,头痛恶心,项背拘急,目眩旋晕,心怔烦闷,手足无力,骨节疼痹,言语謇涩,口眼瞤动,神思恍惚,痰涎壅滞,昏愦健忘,虚烦少睡。——《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我们再看到了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防风丸,能治这么多症状,那么这样的病典型的病人一个都没有,按一个来治也无效。
经方特别好,他怎么用成了最大的问题,把握住这些方子应用的指征成了非常重要的关键。
那么这些经方具体应该怎么用呢?
今天我们遇到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医圣张仲景当年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张仲景与传承经方这个过程当中,他所遇到的和我们刚才看到的都是一样的,也都是一个方一个药能治什么症状,也非常地无所适从。
但是张仲景采取了一种办法,到了仲景书就一改经方的应用的风格,我们看: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首先,这里面也是有症状,因为咱们经方治病确实依据它的症状。
第二,我们要注意,医圣张仲景在经方的应用上,加了一个东西,那就是
阳浮而阴弱,说的就是脉象。这个脉象,并且它表述的不是一个浮,也不是一个弱,而是加上了部位,阳脉是浮的,阴脉是弱的。
那么具体来说,在张仲景时代,有时把寸口脉分成了两部,就是关脉是一条线不占位置,关上面就是寸脉,下面就是尺,关上面是阳脉,关下面是阴脉,阳是浮起来的,也就是寸口脉的上半部分是浮起来的,下半部分是弱,既加上了脉,又有对脉的一个准确具体的表述。
我们后世所说的脉象,经常说脉弱,脉浮弱,这与他说的是阳浮而阴弱有本质意义的区别,这是他进一步通过脉和病机直接对应起来的表述方式。阳浮者热自发也就是“热自发”症状以及它背后的病机和阳浮是对应的,阴弱的“汗自出”症状以及它背后的病机和阴弱的脉证是对应的。这是张仲景所采取的一种方式。他想采取这种方式把经方用的更加的准确,给我们提示的路子。
可见我们仅从上面来看就发现了张仲景把经方加上了脉,并且大家看到了《外台秘要》到《千金方》,到《太平和剂局方》,都没有脉。因此可见我们的医圣张仲景他非常重视脉诊,强调经方应结合脉诊,并且这个脉诊还和我们一般理解的脉诊很不一样,是表述了直接与该方应用的病机对应的全面的脉诊信息,我们称之为脉证
但是仲景所走的路子在他之后,王叔和以后并没有很好的传承。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后世一些医案还是脉细数、脉滑数。那是左脉滑数或右脉滑数,寸脉滑数还是尺脉滑了都没有了。那么跟张仲景的脉法有本质意义的区别。
那么在这再回来强调一下,我们首先看仲景书就能明白,张仲景书之前的经方是没有脉诊。张仲景之后经方相关的书,也基本上不用脉诊。那么,由此可以发现仲景非常重视脉诊,但脉证的思想并没有被后世很好的传承,近两千年了,更谈不上什么发展了,这是非常可惜的。
通过梳理古籍,我们也能够发现,经方的原始思路就是从方证开始,但到了医圣张仲景,就提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那就是把方证和脉证结合起来。

视频课程

践行仲景提示的脉证合参,实现辨证更加精准的目标

阴阳盛衰、阴阳理论、升降治法、四诊合参。

观其脉证、经方脉诊、脉法操作、临床实战。

《仲景阴阳脉法》作者陈建国主任,从阴阳盛衰统理,以升降立法,以方证脉证定方,以阴阳之法用药,用阴阳脉法贯穿理法方药,进行全面的讲解,带你掌握仲景阴阳脉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