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芳(左一)正在和同事在直播间向网友推荐株洲农产品。 株洲日报记者 温琳 摄 株洲日报记者 温琳 【名片】 刘玲芳,1991年出生。曾在郴州、长沙等地从事服装行业工作,2020年来到株洲创业。积极投身到农村网络直播的大潮,目前是“一村一品一直播”项目的负责人之一,推出“津耕细作”直播品牌。 【故事】 “香菇酱和牛肉酱是株洲的特色产品,特别美味、下饭,在我们的直播间购买,还能优惠包邮……”8月29日晚上7点,夜幕渐渐降临,在芦淞区太和商务大厦2楼的一间直播室内,刘玲芳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她正在和同事一起,为株洲本地农业企业直播带货。 “四个多月前,对于网络,我还是一名门外汉。”刘玲芳以前是做服装生意的,高中毕业后就去了广东打拼,后来回到湖南开服装店,今年年初来到株洲,本来想在服装行业找找机会,“没想到会进入了直播行业。” “我以前几乎没接触过直播。”刘玲芳坦言,虽然经过培训,刚开始面对镜头时,还是很不适应,心里会紧张,有时候不知道该说啥,几度冷场。直播了几次,她渐渐适应了镜头,也打开了心扉,话也多了,还能跟网友互动。 刘玲芳是个吃货,所以做的是“吃播”,直播了一段时间后,她感觉到“吃播”的关键,在于向网友推荐食材,好的食材大多来自农村,为何不深入农村去挖掘好的农产品呢? 说干就干,刘玲芳在抖音、芒果云、超G直播平台,推出“津耕细作”直播品牌,除了每天晚上,按时向众多网友推荐株洲本地好的食材,例如白关丝瓜、王十万黄辣椒、炎陵黄桃。要挖掘好食材,就不能只待在直播间,刘玲芳也会出现在乡间田野、山林果园、工厂车间,通过用手机直播,来到食材生产地,推荐这些农产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株洲出名的农产品不仅有炎陵黄桃、白关丝瓜、王十万黄辣椒,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刘玲芳认为她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平台,让老乡成为主播,他们更了解自己地里的农产品,也能更好地通过直播向网民推荐。 于是,刘玲芳开始转型,虽然接触直播才4个多月,她已经从一名直播“门外汉”,渐渐转型成为一名主播培训师,成为助力三农“一村一品”网络主播孵化项目执行人。每天下午,在太和商务大厦2楼的教室里,刘玲芳都会给来自全市各地的乡村主播们上课,甚至带他们走入一旁的直播间,手把手告诉他们在直播中的注意事项。 “未来几年,我们会在全市100个村,寻找和培训100位农村网络主播。”刘玲芳说,未来她将依托人才交流中心网络主播培训体系,联合各个直播平台“网红”,对100位农村网络主播进行“一对一”培训,借助这些乡村网络主播的流量,挖掘当地优质农产品和传统手工艺品,宣传当地自然风景和旅游资源,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促进城镇工商企业与农村的连接,实现产品互通、产业互动。 “孵化主播只是第一步,项目关键在于建立渠道。”刘玲芳畅想,除了通过乡村主播带货,打造乡村农产品品牌,未来他们将深入社区和乡镇,落地连锁服务体系,打造带货实体店,建立完整的供需渠道,“市民通过直播看到的优质产品,实体店里都有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