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前只是排长的他,28年后一跃成为大将!为何他的师长却是上将!

 江山携手 2020-09-14
相信我们很多人在闲来无事的时候,应该也都或多或少的有机会玩过军棋,而且这一个棋盘的规则想必大家应该都十分清楚。期盼当中各种各样的棋子,也是根据自己职位的大小被分成不同的等级。
而军旗的规则实际上也是按照当年军队的整体规则分级来进行区分的。所以我们只要是但凡熟悉一些军事知识的朋友们都知道,师长和排长之间的区别可以说是非常大,两个人的地位更不是同一个档次的。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个故事就是关乎于这两个级别的,而这两个级别的人物在自己当年的时候是这样的档次区分,但是在几十年之后却完全调过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这个故事当中的主角师长,那就是周士第。
这个男子是广州人,在参加共产党之前只是一个小学里面的教师,后来在大革命的时候进入了黄埔军校,并且在此深造加入了革命。在当年的战争当中,也算是一个十分勇猛的将士,也是被大家都十分景仰的一个人物。
我们再说一说,他手下另外一个十分厉害的排长,那就是许光达。这个男子是长沙人,也是在1925年加入共产党,并且1926年加入了黄埔军校去进行深造。其实两个人的人生轨迹从这一点来看,暂时都还差不多。
但是后来他和其他人有着不同的,那就是自己在打仗的过程当中,不仅仅拥有着各种各样打仗的技巧,而且还归纳总结出来很多的军事理论,所以他也是第一个靠理论打仗的将军,虽然在当时的历史意义当中有着非常不一般的地位。
虽说从二人的资历可以看出来,周士第的资历以及战争经验远远比许光达要多很多,但是在1955年授军衔的时候,许光达却有大将军的军衔。主要原因,那就是当时的起义失败了,很多人都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但是当时作为师长的周士第也是选择离开井冈山而去到了香港。
所以感觉当时的他就是扔下了自己的军队不管,所以自然而然在后来受理军衔的时候,就不可能被授予一个比较大的军衔。反而是自己手底下的排长,在当时显得非常坚持,并且也是一步一步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自己能够获得一个如此大军衔的原因之一。
所以虽然这个事情我们乍一看看起来好像有一些不公平,但是真正了解到当时历史发生的事情之后,就会明白这也没有比这种方式更加公平得了。毕竟你做了多少事,就应该承担多少的回报,既然当时这个男子为我们国家立下了如此多的功劳,而且还是一个对于军事理论有着很大贡献的人物,自然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嘉奖。
那些半途而废的人,肯定也是不可能获得最终的荣誉的,这也是为什么28年之后两个人最后的结局如此不同的原因之一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