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悦读丨文化】读书就是在为自己离开这个世界时收拾行李?

 写乎 2020-09-14

【传统艺术】中国寺庙绝联

文/程睿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程睿,小学语文教师。近二十年的学校生活已将她深刻地体制化,单纯、直率、理想化、书卷气,这些特质已经融血液,成为她本身。她亦不是善言者,故常借苦写抒怀。虽外表淡然,但内心热情,是一对矛盾集合体。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早就知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曾听窦桂梅讲: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有效的抗衰老剂。就像女人护理自己的容颜一样读书修缮我们的灵魂。珍贵的文字佳肴是心灵日益变得强壮不再缺钙、不再孤独和软。

心动!

于是细读了商友敬先生开出的书巢细目,开始构筑自己的书巢。“玫瑰”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告诉我: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诗意语文——王松舟语文教育七讲》告诉我:读行天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这些年,我不光读了几本专业书籍,还阅读了些许非专业书籍。喜欢有鲁迅味儿的陈丹青先生,所以读了他的《纽约琐记》和《无知的游历》爱屋及乌由丹青至木心,读了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木心善喻:唐是盛装,宋是便衣,元是裤衩背心;拿食物来比唐诗是鸡鸭蹄膀,宋词是热炒冷盆,元曲是路边小摊的豆腐脑,脆麻花。哈哈,真有意思!于是我对乌镇心向往之。因为那里黛瓦白墙在漾漾绿波之上,东有财神湾木心故居—晚晴小筑。西有元宝湖畔—木心美术馆。

不动笔墨不读书。拈着一支红笔,我读完了钱穆先生讲授,叶龙先生记录整理的《中国文学史》。这是读书的方法论,期待俺闺女也能如我拈起一支蓝笔来读它。

一本木心先生讲述,学生陈丹青整理的《文学回忆录》,一本钱穆先生讲授,学生叶龙整理成的《中国文学史》有相似之处。借梁文道言:皆是《文学,局外人的回忆》,都是个性化的文学史。

但我却读出其中的不同,金圣叹评定六才子书将《左传》《庄子》与《西厢记》《水浒传》相提并论。钱穆先生说他本人了解文学,是由于他读了金圣叹的《水浒》批注,然后明白了文学。然,木心批判说:金圣叹的批注将人家原文之意肢解膦害,迁就己意,使读者没有余地。拿现在说话说还是把读者看得太低。

观点迥异处便要我斗智斗勇了。但无论如何金圣叹批注的《水浒》《西厢记》我还是想要读的。因为,现在我毕竟还是在很低很低处的读者呢。只是这两部实在是贵得肉疼的书等以后银子宽裕了再入手吧。

在QQ空间里权大姐看到了这番话,评论了一句:读书上瘾啦!/呲牙

我回复:读书无用,无用读书嘛!

权大姐再回复:我现在一看书就打瞌睡/哈欠/哈欠/哈欠

我又回复:书,读得好会成为一个有趣的无用的人,读得不好会成为一个无趣且无用的人,终究都是无用,哪有打瞌睡来的重要!

权大姐回复:/呲牙/呲牙/呲牙

结束了对话。

虽说用“读书无用”来自嘲,可我还是特别喜欢罗胖的话:

“读书就是多活几辈子。”

“读书其实是不得已,要是能跟那些牛逼人促膝聊天,我才不读他们写的书呢!”

“读书就是在为自己离开这个世界时收拾行李。”

嘿!这说法新鲜、有趣!我喜欢!

《作家洪与》微信号:hongyup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