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桂林|鸣虫悟

 书飘香逸 2020-09-14
        最能感染人的小鸣虫,莫过于禅于蟋蟀。蝉小于知了,夏末秋初鸣叫。蟋蟀秋天才叫,他的叫声似乎有哀怨之情,总要触起多情的诗人及寡居女人的秋思,比蝉更甚。蝉作为一种小动物,藏身于高高的树荫里,以风露爲食,有清高谦让的韵致。但蟋蟀争强好胜,考究其中原因,是承受秋天的肃杀之气,生机受到促迫,心中积聚了不平之气,于是激发为急促的呼号,变为愤怒而争雄的勇姿。清高数蝉,勇武蟋蟀,古人早有定论。世上喜欢蟋蟀的人,往往认为双翅上有光泽的蟋蟀有神,却不知道有的蟋蟀精神存于内里,并不表现出来。还有 的以为勇猛之气表现在头额上的蟋蟀有神,而不知道表面闲舒安然不露声色的蟋蟀,却有大智大勇存在其中。这种蟋蟀,在难以描述的神态中,实在有一种不可磨灭的景象,若隐若现地悬浮在蟋蟀的形色相貌中,让真正识货的人心领神会。
        鸣虫多不胜举,其音最入耳者莫过蟋蟀。中国人玩蟋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各种饲养实录及研究笔记多如牛毛。宋人贾似道建立半闲堂,编订了‘促织经’,开始系统的剖析蟋蟀的优劣。权衡标准多以斗虫为主。‘爱虫斗有英雄气,观鱼游生活波机’。此二者不唯养目,兼可清心。自古以来,花草鱼虫,为文人雅赏。在赏花慕草观鱼听虫四大雅之中,吾独爱者,蟋蟀之鸣也。悠值金风飒爽,蟋蟀轻吟,助三径之诗情,添九秋之逸兴。当疏篱雨过,小院月明,照彻桐叶。闻唧唧之声,得悠然之趣。
        当下正是听虫的最佳时节。鸣虫在不同的生长期,因体质,性成熟程度不同,其鸣声的音量,音质及鸣叫次数也是不同的。成虫后一周,体质渐壮,进入初叫期。从每日一二次起叫,渐次增多增强,一月后进入旺叫期。蟋蟀的叫声是靠生长在背部的又宽又大且极薄的羽翅振动发出的。只有雄蟋蟀才能发出叫声,雌蟋蟀是不叫的。鸣虫在旺叫期鸣叫极为频繁,每一次鸣叫延续的时间很长,音域宏大响亮,是欣赏的最佳时期。蟋蟀在招引异性时的鸣声,与在其他情况下的鸣声是不同的;而在求偶的不同阶段鸣声也有区别。蟋蟀在搜寻配偶时鸣声‘瞿瞿瞿,瞿瞿’,舒缓而悠长,意在表达求偶之意。刚找到了配偶,雄虫的叫声又变成‘瞿瞿-瞿,瞿瞿-瞿’,轻柔而短促,分明是一股欣喜之情。接着,雄虫又以‘的铃,的铃的铃’的乐音向雌虫倾诉爱心,而当雌虫靠近时,‘的铃的铃’之声变得愈来愈急促柔和。一旦成功结合,的铃之声减缓,最终归于沉寂,双双进入佳境。以上是蟋蟀表达爱情的叫声。蟋蟀还有一种常用的鸣声叫战斗的叫声。雄蟋蟀在见到敌手后,会先发出叫声威摄对方,鸣声高昂激越,以期吓退敌手;如果对手也叫起来,他就会越叫越响,似乎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手,此为文斗。如各不相让,弑杀不可避免,武斗开始。两虫各亮绝活,牙爪相向,窜跃腾挪,均力图致对方于死地。伊尔,战斗结束,胜利者一面瞿瞿瞿瞿地高唱凯歌,一面到处追寻败敌。一副威风凛凛的架势,如胜利凯旋的将军。
        小时候对虫鸣无什理解,觉其声音嘶嘶若蚊,非更深人定不可察知。亟待老之将至,迟愚健忘,丢东落西;耳聪目明的岁月已一去不复返了。入秋以来,每晚八点以后,清茶一杯,伏案读闲书数页,常于半睡半醒间,忽觉窗下鸣声四起,神游其间,见各种鸣虫交汇,繁若市井,文吟武唱,次序俨然。噫,我成虫也。此景数次重复,不得其解。一日某君来访,他是我数年来比较信服的朋友之一,遂直言相告求解。某让当晚八点后演示以观。妻备小菜两碟,薄酒一壶。饭毕,我如往日清茶一杯,伏案闲读。不觉又随虫游。妻推我上床睡好,惊醒,问朋友,妻回说去了,随丢一张纸条给我,上写:老武,三两小酒下肚,正襟危坐案前,伊尔如老僧入定,憨态如婴孩。其修为几达空明澄澈,何谓脑满肠肥,心广体胖,此足证也。所读鸣虫闲书里,可有速睡妙决,今借一观,若能短期里开悟,医好我的失眠,也算大功一件
        我笑,闲书一文,望传阅焉。
                  2017.8.22

【作者简介】
  武桂林,早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工作后在多个政府机关及副县级乡镇任主职,平生爱好广泛,琴棋书画均涉猎。近几年在多家报刊发表散文二十多篇。日常喜读杂书,不求甚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