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欢树的传说(马永钦)

 书飘香逸 2020-09-14

始终秉承原创首发 具有广阔阅读潜力
挖掘时代正气精神 诗词辞赋小说情感


《合欢树的传说


作者:马永钦
责编:行云 ‖ 监制:满堂辉


【原创首发】
合欢树,我们这里称为绒花树。


最早见到这绒花树,是儿时的小学堂院中,有孤零零的一棵。当时就觉得这树跟别的树不一样,它的花独特,柔美的似一个个粉红色的梦。阳春三月,绒花树用绿叶带着春的气息,充满了勃勃生机。凝望那绒花树。它不是很高大,也不伟岸,但枝繁叶茂、树冠如盖,为人撒下一片绿荫,在空中流淌着旺盛的生命力。它的叶子纤细似羽,碧绿如茵,日出而开,日落而合。特别是在六月份,绒花树的花开了,一簇簇绒花掩映在绿叶丛中,似一片片粉红色的云霞。单看一朵绒花,形似绒球,外圈粉红色,里面白色,又似粉色的扇子。风吹过,花朵随风簌簌而落,似蝶飞舞,又似彩扇在空中旋转,既诗意又清丽。每当绒花树花开季节,常常去那里捡拾那随风飘落的绒花,一大把一大把,捧在手里,被其馨香陶醉。


“合欢树”多么美丽的名字,寓意“言归于好,合家欢乐”之意,合欢花又是吉祥之花象征着永远恩爱、两两相对,古时夫妻争吵,言归于好之后,共饮合欢花沏的茶。


相传虞舜南巡仓梧而死,其妃娥皇、女英遍寻湘江,终未寻见。二妃终日恸哭,泪尽滴血,血尽而死,逐为其神。后来,人们发现她们的精灵与虞舜的精灵“合二为一”,变成了合欢树。合欢树叶,昼开夜合,相亲相爱。自此,人们常以合欢表示忠贞不渝的爱情。唐代韦庄诗《合欢》:“虞舜南巡去不归,二妃相誓死江湄。空留万古得魂在,结作双葩合一枝。”唐代陆龟蒙《庭前》:“合欢能解恚,萱草信忘忧。尽向庭前种,萋萋特地愁。”清代乔茂才《夜合欢》:“朝看无情暮有情,送行不合合留行。长亭诗句河桥酒,一树红绒落马缨。”清代纳兰性德《生查子·惆怅彩云飞》:“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合欢树最早叫苦情树,并不开花。这其中有一个凄美的故事:有个秀才寒窗苦读十年,准备进京赶考。临行时,妻子粉扇指着窗前的那棵苦情树对他说:“夫君此去,必能高中。只是京城乱花迷眼,切莫忘了回家的路!”秀才应诺而去,却从此杳无音信。粉扇在家里盼了又盼,等了又等,青丝变白发,也没等回丈夫的身影。在生命尽头即将到来的时候,粉扇拖着病弱的身体,挣扎着来到那株印证她和丈夫誓言的苦情树前,用生命发下重誓:“如果丈夫变心,从今往后,让这苦情开花,夫为叶,我为花,花不老,叶不落,一生不同心,世世夜欢合!”说罢,气绝身亡。第二年,所有的苦情树果真都开了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挂满了枝头,还带着一股淡淡地香气,只是花期很短,只有一天。而且,从那时开始,所有的叶子居然也是随着花开花谢来晨展暮合。人们为了纪念粉扇的痴情,也就把苦情树改名为合欢树了。


合欢树之所以被称为鬼树,也是因为一个传说引起的。古时候有个秀才他的妻子叫合欢,长得非常漂亮,但天生体弱多病,他们夫妻恩爱,从未红脸,他们有一对可爱的儿女,本是其乐融融的四口之家,妻贤、子孝。可合欢久病不治,临死前一刻,望着年幼的一双儿女,和体贴的丈夫,带着遗憾难舍的离开人世。她不愿轮回投胎,将自己的灵魂寄身于家门前的树中,每到晚上就会从树中走出来,看望自己的孩子和丈夫。传说人死后的前七天,灵魂还没有远去,如果亲人想见到死者的话,可以手持合欢花,在晚上十二点站在合欢树下,可以与死者的灵魂相见。传说真的有人这样做过,见到了死者。虽然无从考证,不过招鬼之说还是流传之今,所以合欢花也有了鬼花之称,合欢树也有了鬼树之称。


其实合欢树是被誉为大爱之树的,它承载着对人们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单花只争朝夕,它在枝头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一天,花开花落只在一夕之间。花落时它和蒲公英一样,随风出发散落到地上……不仅花有着很高大的药用价值,就连合欢皮也极具药效。
以前一直不知道那绒花树就是合欢树,如今更增添了对“绒花树”的喜爱。合欢,多美的名字,多么美好的象征。




本文插图由系统提供

作者简介:马永钦,中学语文教师。几十个春秋畅游在文字的海洋里,自然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有所感必有所记。习惯将个人情感宣泄于文字之中,用浅墨充实生活,为平庸的日子,增一抹淡淡的馨香,添一缕靓丽的色彩,加一道别样的风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