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重是个什么鬼?

 我爱你文摘 2020-09-14

湿气重是个什么鬼

结论:治疗湿气重,只有利小便和发汗两条路,不可以用下法,所谓的什么润肠通便排毒,治不了湿气重。刮痧、拔罐、艾灸、推拿,这些都不是直接治疗湿气重的方法。

经常有朋友跟我聊病时候上来就说,我做了个刮痧,治疗技师说我湿气重,这一刮都紫了。。。。。。是不是啊?我也很无奈,刮紫了跟湿气重有啥关系啊,那是毛细血管破裂的表皮渗血,是一种被动刺激局部血循环的办法。那啥是湿气重呢?这个可能要从中医六淫说起了。历来中医认为致病无外乎内外因素,内因多是七情不调,而外因则是风寒暑湿燥火(也称热)这六种,其余的还有什么金疮虫咬之类的就不提了。

六淫这个说法明确提出是宋朝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不过在之前的《内经·素问》之中也提到过的,认为人生病是感受了这六种不正之气。或者说是人体在这六种因素的影响之下,产生了不正常的运行状态,该吸收的营养没有吸收到位,该排除的垃圾没有清理干净,所以会生病。那么古人就认为确实有这六种邪气,比如寒,古人真的认为就是有寒气这种邪气,攻击到人就会着凉、伤寒、感冒之类。实际上,这六淫中的五种,都是以性质来代表,除了暑,因为暑气是比较明确的,就是夏天才会得的病,所以这种是非常明确的。其他五种,都是以性质来代指的,比如风,就如同我在风与祛风那篇杂谈中提到的所谓风的特点,凡是具备善行而数变、易袭阳位等特征的邪气,都归风。其实我们并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病毒或者病菌,只要是有这个特征,引起这个病症反应就可以了。

那根据这个结论,我们再来看看湿又是什么?湿属阴邪,是有形之邪,可能会存在于各处,比如会有湿着经络、湿着关节、湿着脏腑、湿着肌肉之类的。古人形容湿病特征是如油入面、缠绵难去。症状则多是身体困重、食欲不振、口甜或口黏、大便黏腻不爽。这是后世中医的观点,可能也就是很多人口中的湿气重,那么《伤寒论》中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伤寒论》把这一类的问题依程度分成了三种,也就是湿、饮、水,分别在《金匮要略》中进行说明。也就是和后世同样,认为这种病理性的产物是有形的,依据其程度不同,会产生湿、饮、水这三种从轻到重的病态。比方说我们都去过南方,南方湿度很大,有的地方都能达到90%以上的湿度,虽然我们看不到空气中的水气凝结,但是确实能感觉到它。这个就是最初级的湿气,属于身体该排除掉却没有正常排除掉的废物,没有凝聚在一起,分散在各处,密度不是很大。而饮和水,就好比说最初的湿气开始凝聚了,慢慢在地上聚成了一滩水的样子。开始真正成为一种实质性的邪了。

正常的人体运行,是有正常的排浊机制的,也就是我们身体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会把我们每天身体内部各组织运作产生的废物,进行搜集、传导、排除的。产生湿气重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垃圾的产生量超过了处理量就会产生堆积,就好比我们小时候都做过的数学题,一个水池子,两个口进水,一个口放水,问多久能存满一池子水?另一个原因,本来也是一个口进水,一个口出水,这样并不会产生堆积,结果出水的口堵了一半,那么多久能存满一池水?其实,人体排除湿气的渠道有两个,一为尿路,一为汗孔。祛除湿气一为里湿一为表湿。所以要想不被湿气所困扰,这两条路必须通畅,治疗起来也就是利小便与发汗这二法最为适合。

那么抛开治疗,来看看普通人平时如何能够避免受到湿气重的困扰呢?结合上面提到的原因,我们能够努力的方面有以下几个:首先是有节制的饮食与充足的睡眠,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充足的睡眠可以赋予身体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垃圾处理。其次,中医脏腑观中,脾主运化,无论是营养物质的传送与输布,还是垃圾废物的回收,都与这个脏腑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一个是肾,废水排泄也是肾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所以健脾益肾,也是能够提升身体新陈代谢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还有一个,在身体运动后出汗比较多的时候,切勿直接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上面我们说了,排汗也是身体排除表湿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该出汗的时候,突然遇冷会关闭汗孔,导致应该排出体外的废水被淤积在体表无法排出,本来有很近的通道走不了,那就只能走内部循环去想办法尿了,那么如果循环不好的人,这个表湿会无法很顺畅的回收到膀胱,有可能附着在关节、肌肉等处,也就是会造成风湿关节痛、筋骨痛之类的问题。

对于用药来说,医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看一下病人是表湿还是里湿,表湿宜发汗,里湿的话要再分一下虚实,是实证则以燥湿化湿药配伍行气药和利水渗湿药为主,虚证则要选择在利水燥湿的同时进行健脾益肾来进行处理。平常我们吃的食物,冬瓜皮、葫芦、玉米须、赤小豆、荷叶等等平和之物,这些也可以用来代茶饮增进一定程度的利水排湿,但也只是常人在没有明显疾病症状时的辅助而已。

所以,湿气重这一问题,需要进行全方面的评估与分析,采用有针对性的处理办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而不是市面上随随便便就能用几个下药所谓润肠通便排毒就能排除的了,用下法治湿,只会让脾胃更受伤,对于人体自身的排湿能力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中药用法从来都是药治人,人治湿,而不是药治湿,没有任何一种药可以扔水里,让水消失,重要的是人自身的机能,这才是治疗湿气重的根本,也是治疗一切疾病的基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